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宪森所写《曾国藩的实事求是观及其渊源》(娄底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一文,说“实事求是是曾国藩理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准则”,“其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类说法,我疑难颇多。(一)关于曾国藩哲学思想的渊源曾文的题目表明作者重视曾国藩哲学思想的渊源,但文章所说的渊源,只是作者的看法而不是曾国藩及许多学者的看法。曾国藩哲学思想渊源之一,是以姚鼐为首的桐城派。其“为学渊源盖得之于桐城姚氏”。(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国藩从早年起就“…  相似文献   

2.
1900年6月,局势急剧变化.清王朝中央以载漪、刚毅为首的顽固排外集团,取得了主导地位,左右了朝政.6月10日左右,义和团在他们“道引”下,大批涌进北京.16日,西太后任命刚毅、董福祥招募义和团成军.八国联军于10日从天津向北京进犯,17日,攻占大沽炮台.16日至19日,西太后召集四次御前会议,光绪帝、荣禄与许景澄等剿拳和洋的主张,未被顽固派和西太后接受.21日,发布宣战与招抚义和团上谕,开始围攻北京公使馆.23日,西太后任命载勋、刚毅为统率义和团大臣,把义和团纳入官家轨道.  相似文献   

3.
一一八五○年(清道光三十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组织了太平军,太平军的发展,动摇了清皇朝的极权统治,也打击了地主阶级的权益。反动地主阶级看到了清皇朝的军队镇压不了革命,就自己组织了反革命的地主武装,其中最主要的一枝便是曾国藩的湘军。曾国藩为了个人的名位,保卫地主阶级的利益,忘记了清初汉人被屠杀的仇恨,帮助清军跟太平军搏斗了十二年。反动的资产阶级学者所称道的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学,清史上所讴歌的曾国藩的“中兴事业”,揭穿了说,还不是他最后投靠了帝国主义入侵的力量,才颠复了太平天国。曾国藩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者联结起一个反动同盟,创造了典型的范例,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他是屠杀中国人民的汉奸刽子手。国民党反动派五次“围剿”我们的时候,高喊“先安内而后攘外”,曾经抬出了“曾文正公”以制礼作乐,但是曾国藩的魔杖不灵了。尽管如此,右派分子要资产阶级复辟,章伯钧又高喊“读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手握屠刀 不能成佛——读曾国藩的自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对曾国藩的评价越来越高,不仅是充分肯定他办“洋务”的功劳,而且连镇压太平天国也被充分肯定。有人甚至要以否定太平天国来肯定曾国藩,比如,有人说:“否定太平天国必然为曾国藩翻案,为曾国藩翻案必然否定太平天国,可以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曾国藩打败了太平天国避免了中国历史倒退到神权政治的黑暗时期。”①问题发展到如斯地步,笔者不得不发表点看法,以正视听。从实而论,讴歌“曾文正公”的观点倒不是什么新观点,批判的才是新观点,不过人们善于忘却罢了。几十年前范文澜著文批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时过境迁,有人又以…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大做“女皇”梦,大念“女皇”经,是为其篡党夺权作反革命舆论的。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以后,江青与其同伙利令智昏,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去年“十·一”前后,江青把近代史上极端反动的慈禧捧了出来,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她眉飞色舞,蛊惑人心地说:“西太后你们知道吗?名为西太后,实际上是女皇帝。”她对慈禧仰慕、崇敬之情,朝思暮想“加冕登基”之心,溢于言表。她  相似文献   

6.
当1944年范文澜写了《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之后,曾国藩这位被清人誉为“中兴之臣”以及被国民党政府视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就被打入了历史的别册。这种“定论”持续了40余年;1978年当李泽厚完成《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时,仍然以此为基调,虽然试图小心翼翼地有所评价,但还是在结尾时指斥了曾国蕃其人其书的“虚伪的深刻意义”(见李著《后记》)。因而1979年当钟叔河先生提议出版《曾国藩大全集》时,出版界为之哗然。而1982年当这一计划列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计划项目时,则标志着离对曾国藩做出一个较为公正评价的时候不远了;1989年,在《曾国藩家书》的重印前言中,钟权河先生似乎还不得不先引用刘伯承元帅的话,以证明曾国藩其人其书并非全无道理,尚“可以借鉴”。而当1990年至1992年唐浩明先生所著三大卷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副标题分别为《血祭》、《野焚》、《黑雨》)由湖南文艺出版社陆续出  相似文献   

7.
关于曾国藩的政治思想,以前人们也多有论及,但一般都侧重于揭踞他的屠夫面目,这未免过于简单化。实际上,在道光末年以后,曾国藩巧妙地将中国封建政治中传统的“王道”与“霸道”统治术融会贯通,交替使用,发挥了暂时挽救清朝统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梅乐 《船山学刊》2022,(4):105-114
从1906年的日记到1960年致友人的书信,胡适在多处对曾国藩进行了评述。在胡适笔下,曾国藩是修身之模范人物,是桐城派古文的“中兴大将”,亦是带来清王朝短暂“中兴”的著名将相。胡适视曾国藩为修身之模范,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修身角度。实际上,他从早年起即不甚在意曾氏那些理学意味极浓的修身名言,对其理学成就更是忽略不提。关于曾国藩的古文,胡适肯定其具有一定的“应用”功能,对曾氏在古文上的具体造诣却论述不多。胡适固然认为曾国藩是使清王朝“中兴”的关键人物,但明确指出曾氏的中兴事业并未长久,并加以批评。总之,胡适以他自己的标准描摹了一个他心目中的曾国藩形象。  相似文献   

9.
<正> 在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曾国藩的诗论是有某些特色的。它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史上,应当占着一定的地位。曾国藩论诗之语,散见于信札、日记、书籍批注之中,不乏精辟可取的意见。本文姑论其三题,以见其诗论之一斑。诗的“情”与“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诗坛上有唐诗派、宋诗派和汉魏六朝诗派。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指出曾国藩就是宋诗派的著名诗人和诗坛盟主。他说:“道咸以来,何子贞绍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是商战论的始祖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志红女士认定 ,曾国藩曾“首创‘商战’一词” ,曾最先“酝酿出商战的词旨”,且其“对‘商战’一词的使用 ,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以上各点 ,笔者认为不仅不能成立 ,相反 ,曾国藩对“以商、战二字立国”持的却是断然否定的态度 ,吟唱的是“断难”与西方列强“争锥刀之末”的对外主动缴械的洋务论曲调。就郑观应的商战论来源的某个侧面看 ,它其实是在批判曾国藩作为首倡人之一的洋务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邱女士先奉曾国藩为商战论始祖 ,后又认为始终拒纳曾国藩的《辞海》“商战”条诠释“基本上准确” ,前后明显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1.
<正>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影响较大而又争议较多的人物。自《曾国藩全集》出版后,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通过普氏的文字,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形成了关于曾国藩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曾国藩的未刊书信,为全面研究曾国藩增  相似文献   

12.
洪秀全、曾国藩功过片论———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一个论点曹念明有关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曾国藩的功过是非,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的《自序》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概括的论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所要学习而搬到...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修身养性人格教育理念,以“八德”为主要内容,以“日课”为主要方式,以“厚重”为主要形式。曾国藩人格教育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对于如何形成健全人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峰历史沿革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清廷满汉政权中权位最高的一位汉人.位至侯爵,是一位引人注目的著名人物。还在他在世时,人们就已经对他评头论足.议论纷纷,是非功过,毁誉不一。他死后一百多年来,史学家们更是把他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对象进行研究,从未间断过。时至今日,特别是八十年代的《曾国藩全集》陆续出版及唐洁明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问世以后.曾国藩研究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在谈到曾国藩的籍贯时.史学家们都称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最近十年来不少有关曾国藩的著作:如1985年10月出版的朱东安先生的《曾国藩传…  相似文献   

15.
彭小舟 《船山学刊》2001,(1):127-128
幕府与幕僚,是中国历史上是的一个奇特现象。 “人幕之宾”指的便是东晋的那个郗超,而著名的幕府有忽必烈入承皇统前总理漠南汉地军国事务的金莲川幕府。历史发展到了近代,因缘风云际会,曾国藩幕府更以规模空前整齐庞大、事功进展的广度与高度及其深远影响而成为“神州第一幕府”。长期以来,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继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和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之后,2000年10月成晓军新著《曾国藩的幕僚们》(以下简称“新著”)已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 综观全书,具有如下几个突出…  相似文献   

16.
晚清之前,湖南学人“弁冕史册者”廖若星辰。但是以曾国藩(1811~1872年)进入统治中心为转机,湖湘士人尤其是曾国藩的弟子门生日益彰显在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湖湘学以曾国藩的成功为契机,借助曾国藩的人才教育培育出了一个较之传统士人群体更能适应社会近代化需求的具有匡世扶艰的精神和经世致用的务实态度的事功群体。  相似文献   

17.
试论曾国藩在攻陷金陵后主动裁撤湘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6 4年 7月 1 9日 ,曾国藩为首的湘淮军攻陷金陵 ,将历时 1 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血腥镇压下去。至此 ,湘军总数达到 30万人 ,曾幕人才济济 ,当时中国军政、科技、文化、教育之“精英”大多汇集于此。曾国藩成了威震天下、权倾一时的“中兴名臣”之首。然而 ,清廷在此时却未履行咸丰皇帝临终留下的“攻克金陵者王”的遗言 ,只给曾国藩一个一等侯爵的封赏 ,且纵使一些御用官吏制造罪据 ,纷纷参劾湘军将领 ,用以控制住尾大不掉的局势。一时间 ,曾国藩、曾国荃破坏纲纪 ,湘军纪律废弛 ,以及众多攻击湘军将领的诸多“劣迹”之言四起…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为什么没有自立为帝?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的热门话题。近代著名的政论家章太炎在《失机论》中曾说:“吾尝谓曾文正之克金陵也,豪俊之士,杂沓云合,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不以此时建号金陵,而俯首下心以事辫发之孱胡,其昧于大义,而为中国遗无穷之患也,亦甚矣。”章太炎在这里指出曾国藩没有自立为帝,是近代史上重大失机事件。 人们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曾国藩曾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土的要职。1861年11月20日,清廷又命曾国藩管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军事,自巡抚、提督等以下文武百官皆归他节制,这是清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同时,他的亲信左宗棠督办浙江巡抚,沈葆桢为江西巡抚,李续宜由湖北巡抚凋为安徽巡抚,严树森由河南巡抚调为湖北巡抚,李鸿章署江苏巡抚。不仅如此,曾国藩的势力还伸展到西南内地,所谓“西至四川,东至海,则皆倚国藩为一”当时曾国藩的势力真是达到清朝的半壁江山,同时,拥有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因此章太炎论述到“或渭是时西有骆文忠,南有左文襄,各拥旄节,皆非肯相者。然文襄与官文,贸首之仇也。使曾公子佛尔图春许奏之顷,激厉将  相似文献   

19.
刘征斌 《南方论刊》2012,(10):63-64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曾国藩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直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成丰帝即位后,他又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公元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危及清廷生存的时候,曾国藩在湖南组办了地主武装湘军,于1864年7月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镇压了这场农民运动。曾国藩能够在封建统治摇摇欲坠的末世一度挽回危局,引起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和学者们的极大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考察研究曾国藩其人,作出了不同的评价和结论。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