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创立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思想基础张葆文,李继准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是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还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个问题从本质上说,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内不是别人,而是毛泽东发现和创立了农村包围...  相似文献   

2.
超文本语篇与认知图式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了超文本语篇的特征,并对超文本语篇与认知图式的耦合进行了具体分析。该研究指出:(1)超文本语篇具有互文性、多模态化、前景化、任意性与系统性统一、静态性与动态性结合等特征;(2)超文本语篇与认知图式在特征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超文本语篇在构建、阅读、重构过程中与认知图式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动态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那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目前理论界十分关心、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仍然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它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谈雅典奴隶制民主政体创立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体的创立问题,国内外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认为民主政体的创立者是梭伦、克利斯提尼或厄菲阿尔特。本文从史学史角度对这些观点的源流作了考察,并就其得失,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方法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大多数论者因仅仅注意了梭伦政体中的民主因素而未重视其在整个政体中的比重,或因缺乏对梭伦、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的详细对比,主张梭伦或克利斯提尼创立了民主政体。有的论者则由于较多注意了民主化进程中纵向、横向的具体比较,提出了厄菲阿尔特创立民主政体的结论。对于这一论点,作者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区别时的哲学视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立者。恩格斯与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另一方面,恩格斯又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理解者。作为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关系,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哲学理论上既有基本一致的地方,也会有所差别,不能简单地把恩格斯看作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时,具有不同的视野,马克思从对思维和存在现实关系的理解方式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而恩格斯主要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揭示这种差别,不应是导致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对立论,而应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大发现中,有两点特别重要,而第一点就是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即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有其社会阶级根源和实践基础,也有其理论的思想来源。探讨马克思历史现的思想来源,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理论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评价黑格尔的历史观,在批判其唯心主义基础和反动因素的同时,着重揭示其中有价值的合理成分,主要是关于人类历史具有地理环境及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的思想;关于普通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思想;关于社会生活中法、经济、国家、道德的作用以及关于历史是发展的和历史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思想等。文章分析了黑格尔历史观中这些有价值的思想和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联系,以此说明黑格尔的历史观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本身,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一个具有先验批判性质的话题。它首先要回答的是审美主体能够有何种“先验审美认识图式”。这个图式的纯洁程度决定着人们是否可以和对象世界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联系。这个具有先验性质的问题,只能从对各种“经验审美认识图式”的逻辑批判中,尤其是对美学史上具有主流性质的理性审美图式与伦理审美图式的批判中获得。只有完成了审美意识的本体论决断,即从先验分析角度建构出审美图式与伦理图式、理性图式的基本区别,才能保证审美叙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不要再局囿于达尔文进化论孙关龙在中国,为世人知晓的外国科学家及其理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达尔文及其理论就是其中一个: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伟大的学说,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它第一次勾画出了生命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图式,创立了自然选择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主持者言:冷战结束并没有带来人们期盼和追求的理想和平,国际安全更加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和实际观察的重要议题。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广泛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创立国际安全框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那么,国际和平与安全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过程中,联合国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其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联合国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国际  相似文献   

10.
图式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的知识与读物中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在已知信息与新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图式理论对于改进我国外语阅读教学具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加大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有效地激活已有图式;而加强课文结构提纲的设计训练,有助于组织新的图式。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8,(3):180-184
对语句和命题的研究在语义学理论,关系逻辑和形而上学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断言页(a sheet of assertion)是皮尔士所创立的存在图系统的基本单位,在作用上类似于弗雷格的语句(sentence)和罗素的命题(proposition),因此对断言页的研究也在语义学理论,关系逻辑以及形而上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存在图系统创立于近代,完善于当代,上承欧拉圈和文恩图等经典,下接蜘蛛图和概念图等前沿,是当代图式逻辑研究领域内其他分支的灵感源泉。近年来,存在图研究面临阻碍,其发展的必要性遭受质疑。因为,图式逻辑的优势就是证明的直观性,但是,到了存在图系统的Beta(等价于一阶逻辑)和Gamma(等价于命题模态逻辑)部分,为了增强其表达能力而介入了越来越多的数理逻辑的方法,这就损害了存在图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的哲学理性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的哲学理性与方法纪德尚(郑州大学哲学系)社会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哲学上探讨社会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研究中最基础并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它起始于对发展本身的看法,终结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什么观点出发去看待社会发展,以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认识图式本质上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映,是大学生们学习和实践的产物,并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认识图式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以及未来人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图式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诸多顺应和同化的平衡过程不断建构起来,并沉积于意识和无意识之中的一种认知结构,在认识水平上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创造,具有认知,构造客体的能力.元气论图式与原子论图式的功能区别使中西科学在对世界科学的贡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周文美  周文娟 《阴山学刊》2009,22(1):117-121
听力理解是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往往借助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交互作用来处理输入的信息。图式理论将听力理解的过程解释为听者大脑中固有的图式与输入的言语信息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过程。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注重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激活学生的已有图示,建立新图示,增强学生的理解性输入。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的全部著作和实践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面展开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因此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命题,这个理论所要集中回答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这种本质在中国如何实现。(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论证…  相似文献   

17.
波兰尼个人知识论的立论基础是意会理论。他指出知觉中存在着意会认知结构。意会认识的觉察连续统一体使经验具有功能关系、现象结构、语义和本体映射等特性。概念化与身体化是认知活动连续统一体,通过这种双向的内居使知与在同一。意会知识是任何知识的基础,通过意会认识可以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本文指出波兰尼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从知与在统合的角度审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片面性,对融合当代两大社会思潮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义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统一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可见,马恩立足于当时社会状况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结合自然科学与工人运动的经验进行哲学批判和理论创立,才产生了高于前人和同代人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是建立在对现实矛盾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在现代要发挥理论威力就必须将系统性与现实性、开放性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处理好这一时矛盾的辩证关系表现为深层次的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思维的基本图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日常思维的经验图式或常识图式,二是日常思维的习俗性图式或礼俗性图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凭借经验思维和常识思维自在自发地进行维持个体生存与再生产的各种活动,它以重复性、自发性、实用性为基本特征,这与非日常思维的自觉性、反思性和创造性特征相区别。其次在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上,人们基本上遵循世代相承的各种风俗、习俗、礼俗等进行日常交往活动,它具有礼俗性、情感性、不平等性的特征,这与非日常交往活动所具有平等的、契约化的、理性化的思维特征相区别。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叶,当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屹立如山,蓬勃发展?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敢于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敢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选择自己的革命道路、改造道路和发展道路,因而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而且在改革的实践中成功地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