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之乡不仅是一种教育形态,也是一种教育精神。教育之乡精神凸显地方文化特性,体现乡人心态,反映时代特征和城市个性,融多元素为一体,是一种本土的、民间的、人文的文明精神。南通教育之乡精神可概括为:敬畏教育,地方自动,乡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教育之乡是本土化的教育文化历史产物.江苏南通地方教育历史表明,教育之乡是中国先进教育之地;教育之乡为先贤与乡人共创;教育之乡建构可视为实践"和而不同"教育哲学思想的一种地方教育文化活动;教育之乡的特色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构成.教育之乡及其研究体现了乡土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的、哲学与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等多方位和多层次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徐州地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构建为切入点,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分析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出地方高校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教育之乡”是一个经常为人提及、被人使用,又未见明确界定的教育现象,它会引发一些教育问题。“教育之乡”是一个具有引导作用,而本身又需引导的教育评价问题。“教育之乡”从历史的角度可以解释为,是一种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独特教育文化、淳厚重教风气、卓著育人业绩和广泛教育影响的地域教育文化形态。从现实的角度可界定为,群众针对家乡教育业绩,作出的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的,表达肯定性自我认识和自豪情感的一种教育评价。从未来角度应理解成,一种按照时代要求和教育规律规划、构建的,体现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5.
大力建设各地地方特色文化,是推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有效手段。在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各文化区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合理布局、特色发展。在各文化区内部,也应结合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按差异化原则进行地方文化的建设。具体到每一个文化区中的城市,应该结合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的精神个性,来建设文化强市。地方特色文化建设,首先应抓住我有人无的独特资源进行开发,应当创造性的利用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意开发出特色文化产品,应该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跨区域的联合,应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
福安康厝畲族乡中心小学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推进素质教育,探索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进了畲汉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关于闽东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畲文化传承,康厝中心小学的经验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艺术教育开始进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时期。教育理念的相对片面、教育受众群体的意识误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生态式文化传承"这一文化范式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意在强调对传统文化进行清晰的脉络梳理,注重中国艺术精神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独特意蕴的再释。在文化的继承与教育方式问题上,以多元维度与块面结合的方式,探寻一条具有中国本真特色的艺术教育文化新路。  相似文献   

8.
9.
蒋卫星 《阅读与作文》2007,(9):22-22,20
结合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学,我们结合学生所在区域的文化,开展了探究实践活动课,主题是《南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知识与技能、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对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制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保存、积淀和选择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服务于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地方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院中有园,园中有院"的宿州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出发,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为例,分析了"龙城画派"的艺术传承,提炼出了其特色文化内涵,设计了融入数字媒体趣味化典型代表形象,为下一步剧本创作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提出了后期制作地方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技术路线和宣传途径。这对于宣传魅力宿州、服务地方经济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地方绿色GDP,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性入手,客观分析当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和弊端,指出在现代艺术教育中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盐城地区艺术教育实施为视角,从教育理念、教材编排和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对现代艺术教育如何利用地方优秀文艺资源的问题进行探索和阐释。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发展繁荣离不开传承和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关乎到国家的统一、富强以及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地方高校,应针对区域文化的特点,努力发掘区域文化资源,推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充分发挥其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文艺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到现有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阐释日新月异的文学现象,也难以满足大众不断提高的审美实践活动,文艺学知识得不到很好的转化,并产生了理论艰涩难懂、高不可攀的排斥心理。同时文学活动样式和艺术审美形式的变革要求文学理论对现实及时作出解释与回应。本文从文艺学学科发展规律出发,试图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和艺术活动,引入到文艺理论学科当中,探索文艺学学科新体系,将地方文化研究与文艺学学科结合起来并贯穿到文学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文艺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到现有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阐释日新月异的文学现象,也难以满足大众不断提高的审美实践活动,文艺学知识得不到很好的转化,并产生了理论艰涩难懂、高不可攀的排斥心理。同时文学活动样式和艺术审美形式的变革要求文学理论对现实及时作出解释与回应。本文从文艺学学科发展规律出发,试图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和艺术活动,引入到文艺理论学科当中,探索文艺学学科新体系,将地方文化研究与文艺学学科结合起来并贯穿到文学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传统村落日渐消失,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和文化传承迫在眉睫。基于对月山村文化传承载体——月山春晚的历史演变梳理,从文化自觉视域深入分析不同时期多元主体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探索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路径。研究发现,只有国家、社会和村民等多元主体有共同的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传承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村落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明清时期的山东地区为例,分析认为庞大的基层士人群体对儒家文化的传播、儒家文化的世俗化以及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影响颇大,而系统所呈现的基层士人与文化传承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既是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及其传承方式的重要途径,又为探索当代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提供了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浙江遂昌三仁乡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及畲民族文化的传承状态和途径的探寻,指出休闲教育和休闲旅游对传承畲族文化、保护和利用原生态畲民族文化、构筑富有民族个性的健康快乐的生存状态、促进人类自由和发展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并指出加强和推进休闲教育、扩大休闲教育受众面、将畲族文化纳入休闲旅游的框架,是拓展畲族文化传承空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课程资源开发,地方文化作为校外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具有非常重要的课程价值。探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有三个认识维度,即什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最有课程价值,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对谁最有价值,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课程有什么价值。而从其具体内涵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表现为促进学生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实现地方文化传承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张艺 《人力资源管理》2012,(12):159-16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看待文化发展,以及如何面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是当前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云南省施甸县金布朗族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调查为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语言传承危机、文化资源流失和文化意识淡化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