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公车改革之所以难度很大,是与公车的性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制度缺乏正规化以及各地经济水平不同有关。为了使公车改革不变形走样,必须制定合理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和明确改革的目的。只有让权力站在阳光下,才能使包括公车消费在内的“三公”消耗得到有效治理。地方政府“车改”之类的事务,属于地方自治事务的范畴,完全没有必要由中央政府来制定统一方案。  相似文献   

2.
公车改革之所以难度很大,是与公车的性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制度缺乏正规化以及各地经济水平不同有关。 为了使公车改革不变形走样,必须制定合理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和明确改革的目的。 只有让权力站在阳光下,才能使包括公车消费在内的“三公”消耗得到有效治理。 地方政府“车改”之类的事务,属于地方自治事务的范畴,完全没有必要由中央政府来制定统一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2014年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条上多了一项新内容--交通补贴,中央层面的公车改革终于在《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的时间节点交上了一份答卷。但面对公车改革在中央层面仅完成第一步,公车如何处理、司机如何
  分流等问题还未落地;而地方层面的公车改革进程参差不齐。专家表示这份车改的“答卷”,还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经过半年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已基本完成,地方公车改革大幕次第拉开,部分省份已给出推进时间表.从现在算起,在年底前兑现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承诺,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项重要改革,已经到了见真章、求实效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2014年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条上多了一项新内容——交通补贴,中央层面的公车改革终于在《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的时间节点交上了一份答卷。但面对公车改革在中央层面仅完成第一步,公车如何处理、司机如何分流等问题还未落地;而地方层面的公车改革进程参差不齐。专家表示这份车改的"答卷",还尚未完成。中央层面车改推进仍有细节待完善随着2014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公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14,(15):25-25
<正>近些年,舆论对公车改革一直在不断呼吁,地方也在努力试点,但就是看不到大规模推行。根本原因,其实还在于把公车当成了一块"肥肉":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了独享,一旦撤销公车,仿佛就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了;另一方面,改革者在分配时又摇摆不定,既想让习惯公车者利益不受损,又想让公众利益有保障。"改革中触动利益比触及灵  相似文献   

7.
公车改革是一项难题,在过去许多年中,不少地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试图破解这一难题,迄今仍未取得满意答案。  相似文献   

8.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1,(44):28-28
2009年5月起.杭州在市局机关推行公车改革。截至今年7月。100多家市级单位的公车数量从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据统计.第一批车改单位的用车补贴.比车改前下降32%.第二批单位则下降了30%.共节约费用3442万  相似文献   

9.
周江 《决策》2011,(2):48-51
公车改革是革自己的命,只有改革者自己“不舒服”才能换来改革的成功;这场改革不是“全国运动”,而是地方尝试,没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尴尬和不被理解有时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0.
方新兵 《决策》2014,(9):89-89
公车改革最早始于1994年,回顾20年来时断时续的改革征程,不可谓毫无进展,也不可谓不能借鉴。笔者深思后认为,"公车改革"当快刀斩乱麻、快马加鞭,才能见成效。 以往各地试水公车改革的路径,不外乎发放交通补贴、统一集中管理、全程智能监测、悬挂公车标识、公车外包、接受社会监督等。  相似文献   

11.
京财月 《决策探索》2014,(15):26-29
始于1994年的公车改革,在第20个年头终于破冰。7月16日印发的公车改革的两个文件,不仅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而且确定了补贴标准等车改细节。在一直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等专家学者看来,公车改革之所以历经20载进展缓慢,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来自利益阶层的阻力,"但现在,在顶层的强势推动下,原来的阻力已不存在,官员阶层达成了‘共识’,如果不接受车改、抵制车改,那就不必做官"。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上镜率     
江苏率先推行公车联动采购最近,江苏省2006年第一期全省范围内的汽车联动采购悄然“试水”,其采购成果将由省级、全省13个省辖市和常熟市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共享。与此前北京、成都等城市实行的公车改革相比,江苏省首推的公车联动采购制度更进一步,在提高公车采购透明化和化解地方各自为政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京沪新一轮城市环境治理比较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日益临近,京沪两市加快了环境综合治理步伐。一个从小处入手,一个从大处着眼,很有比较价值。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近日正式启动了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等…  相似文献   

13.
《办公室业务》2011,(3):6-7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分别针对省部级和省部级以下单位公车配备做出规定。各省份就此办法正在修订地方法规,在新办法出台前,一律停止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编制和配置审批,并重新核定公务用车编制。  相似文献   

14.
公车改革不仅是国内民众热议的焦点,在世界各国,公车的使用都是媒体和公众关心的话题。那么国外对于公车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是怎么样的?是否有一些值得借鉴之处?对此,记者对新加坡、英国和韩国三国的公车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王鹏 《决策探索》2014,(1):64-66
叶青,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国公车制度改革的践行者——一个放弃公车特权的厅官。不久前,他坚持了10年的"叶氏车改"终于有了结果:国家即将进行一场"更彻底的公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中央部门相继公开了三公经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公车支出61.69亿元,公车费用占到三公经费的六成以上。公车过多过滥,公车费用庞大,无疑已经成  相似文献   

17.
2013年9月上旬至12月上旬,多个地方、多个单位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据悉,22个省区市、56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单位、27家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12所中管高校领导班子成员都迅速清退了违规配备的公车。班子成员普遍腾退了多占的办公用房、福利性住房。  相似文献   

18.
一周声音     
既然公车还在,使用还和以前一样方便.为什么要“没事找罪受”.去骑车办公呢? ——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向24家省直单位免费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要求市区3公里范围内公务活动原则上使用公务自行车。事实上,去年四川省的绵阳、德阳等地就试行过骑自行车执行公务.不过这些公务自行车的使用频率都不高。《新京报》21日评论说,公务自行车不可能担负起沉重的公车改革使命。  相似文献   

19.
公车作为很多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目前被热点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如今油价、物价不断上涨,公车运行成本也大大增加,因此对于公车使用管理来说,如何做好公车节能降耗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提出了目前政府机关公车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叶青 《决策》2008,(4):68
今年两会关于公车改革,有一个新的思路。全国政协委员庄威提出:"公车改革改来改去,成效并不大,要有所成效,应采取限制公里数的做法。"公车积弊是不可避免的话题,有指责超标配车的,有批评修车猫腻的,公务车私用更受诟病。他建议,国家应制定全国车改方案,对现有公车进行大检查,摸清现状,确定若干年内公务车总量不增、司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