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源型经济问题的产生,在于与资源开发、管理等相关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性。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等政策手段和措施,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消除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解决了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善了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视角,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关系。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自治区生态足迹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生态赤字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说明经济社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属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区域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走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从而提升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主产煤区属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其显著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因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源市场状况而定,故给经济和税收造成的风险较为集中。黄陵县在产煤区资源型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变动会增加经济、税收的波动风险。为降低风险,必须扶持传统煤炭产业改造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具备发展潜力的行业,同时要加强税源监控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相似文献   

4.
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对一些省份来说,确立开采资源的方式作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路,既是国家的无奈,也是该地区发展的依赖。煤炭资源型地区政府生态职能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狭隘的经济增长观对生态职能的忽视。国家政策倾斜及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是资源型地区生态职能建设的两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加快实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我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的基础上,以区域创新体系分析框架为依据,以福建省为例,从创新活动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活动主体之间联系、创新活动主体与区域创新环境之间联系和创新网络等5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障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为例研究资源型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经实证研究发现: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相比较低,而且这一差距在拉大;山西农民收入构成在发生变化,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第一来源;计量的结果发现,农业和资源型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存在动态变化,而这一变化背后是制度、政策的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煤炭资源整合都会影响到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区域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以寻求强化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产资源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途径,实现缓解区域人地关系矛盾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这也正是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基于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基本原理,本文构建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以新疆为例,在分析新疆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新疆矿产资源进行了整体优势与竞争力评价,得出了总体评价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要遵循"人力资本先导"模式,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发展的重大责任。文章通过建立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力资本状况进行比较,运用SWOT方法分析辽宁区域人力资本与高等教育的优势、劣势及其今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基于提升区域人力资本的辽宁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一定发展优势,但仍存在自身发展瓶颈.作为资源型农村,北马冢村面临的"资源枯竭、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为:政府主导、村集体配合以及村民实施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西省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人力资源素质、教育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力度。劳动力资源对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影响重大,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对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水平对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地方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该模型当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居于第四位;而教育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的影响居后,但是仍然与地区生产总值有正相关关系。本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的层面上分析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以及人力资源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江西省的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建设给三峡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深入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农村工业化是三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该地区农村工业化条件及农村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三峡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主要是:立足现有矿产资源,向结构导向、技术导向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改革、发展城市工业,紧密联系城市工业,城市、农村工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资源诅咒破解理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核心依据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通过构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三个典型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得出这些省区是否陷入资源诅咒的判断。认为可持续发展水平达到0.5以上即可被认为实现了资源诅咒破解,内蒙古在2005年成功破解资源诅咒,探索成功破解资源诅咒的内蒙古模式,对其他资源丰裕省区和资源型城市破解或规避资源诅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将中国的农村工业划分为低、中和高度污染行业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工业各个行业增长分布和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农村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是趋于减缓的,东部地区农村工业各个行业的份额在全国都居于主导地位,而且还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全国农村工业污染治理的重点要放在东部地区。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地区农村工业的低污染行业增长速度最快,高度污染行业下降的速度较慢;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低污染行业增长较快,但同时高度污染行业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这两个区域更重要的是要降低高度污染行业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以典型资源型县域繁昌县为例,基于相关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塞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型与GBC测度对其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资源型县域产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转型期的发展机遇,认为当前以繁昌县为代表的资源型县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应当采取科技兴农,通过招商引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速核心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产业集群和构建优势产业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这些策略对其他资源型县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农村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 ,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该文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认为区域差异的根源来自于动力结构要素水平的差异 ,即各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上的不平衡。因此 ,各地区在制定各自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时 ,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单一、固定、僵化的模式将会限制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6 ̄2006年辽宁省建平县土地祥查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分析其土地利用数量、程度变化及土地利用效益情况,定性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定量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人口增长是建平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现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凯歌行进”时期 ,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充分认识和发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现实功能 ,推动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 ,引领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进一步加强和增进民族团结 ,以一步一步地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境界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逐步开创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8.
基于跨区域全面深化合作的战略行动需要,从粮食经济的微观主体、中观产业和区域总体等多维度构建区域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空间关联且具有典型市场与资源禀赋差异的湘粤两省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粤两省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处于系统测试的低水平阶段,区域粮食经济的三维行为具有市场高效率竞争和高能量释放的潜质特征;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经济系统“三维”主体行为对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湘粤两省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具有区域行为的趋同性,也有区域行为的差异性,表明湘粤两省具有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补性合作空间。因此,要实现跨区域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跨区域市场主体行为竞争,拓展粮食产业的区域合作空间,推进跨区域粮食全产业链建设,增强跨区域系统结构行为协同。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发展中结构效应具有决定作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如果是比较完整、比较协调,它就会在高增长周期中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否则,就会错过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的西部地区,这一特征表现得尤其突出。对此,本文以甘肃工业增长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并提出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产业联动对于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产业联动网络的测度模型对环渤海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正在形成,但水平还比较低;北京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在环渤海地区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辽宁在环渤海地区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既有历史的也有地理空间的。需要积极构建政策体系,引导和促进环渤海区域产业联动网络的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