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鸿 《经营管理者》2007,(11):35-37
十七大召开后,外电纷纷评论说,中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将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世界经济将因为中国而璀璨,中国人因为是中国人而自豪。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中国的秘书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实质性变革。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存在不到一百天,但它对中国秘书工作的影响非常大。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古代秘书史和中国现代秘书史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国的发展道路,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艰辛探索的道路;中国的成就,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金融市场是必须好好发展的,中国金融市场关系着中国的经济血脉,本文就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寄予中国金融市场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渔政船编队在钓鱼岛护渔维权、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维权巡航,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道理很简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需要这样的坚守。没有这样的坚守,中国的领土主权、合法权益就无法真正得到维护。如果连自己的领土主权都没有能力维护,中国几十年高速发展的意义何在?中国又如何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一些人不是习惯于谈论"中国责任"、要求中国在种种问题上发挥更大  相似文献   

6.
雷墨 《领导文萃》2014,(14):114-117
正安全压力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提升,中国实力上升给外部造成的安全压力越来越引起外界的关注,而中国自身的安全威胁问题受关注度却相对较低。事实上,与历史上其他崛起大国相比,中国所面临的内外安全环境要复杂得多。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与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学者施道安,2012年底出版过一本名为《寻找安全感的中国》的书。作者把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分为"四环",即中国疆域之内、围绕中国的周边、中国周边的6个区域体系以及周边以外的外  相似文献   

7.
袁学伦 《经理人》2008,(6):102-104
大浪淘沙,英雄砺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从落后迈向腾飞,中国企业从萌芽走向崛起,一批成功的企业家已然登上历史舞台,擎中国商业之巨擘,领中国管理之走向,普受世人之拥戴。毋庸置疑,这些商业领袖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决定着中国企业的未来。那么,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什么营养?他们骨子里流淌的商业基因将引领中国管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和较快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如何客观认识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战略定位和策略上提前做好准备?本文尝试性地总结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剖析中国发展面临的调整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预测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提出了中国全球战略定位。我们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将有望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对全球的影响力也将继续增强。即使在那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中国要成为名实相符的经济强国,需做出更多努力,调整和提升中国全球战略定位,并需要相应的策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服装行业的日益兴盛,中国女性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地增强,中国服饰品牌的机遇大大增加,但同时,国际名品服饰的大量涌进,也让中国女性服饰品牌面对从所未有的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知名品牌的营销策略及中国女性服饰品牌的现状,探索中国的女性服饰企业如何在"危"与"机"中突破重围,构建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发挥了很大的优越性,中国人民是从五四运动开始找到改造中国的道路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改造中国的正确的思想武器。当前,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但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再适应当前中国的发展了,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1.
岳巍 《领导文萃》2012,(17):7-22
随着银发浪潮汹涌而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正在加速发展。人们担心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将出现短缺,担心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储备不足,担心中国的老年政策不符合中国国情,担心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持续,等等。针对当前这些热点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研究员,请他就以上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2.
王卿 《领导之友》2009,(5):12-13
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中国模式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和走向成功,关键在于这条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中的一系列战略、制度和理念上,这种特色也是“中国模式”的优势和它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辛华 《经营管理者》2009,(21):50-50
文章基于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即中国是一个关系取向的社会,引出关系管理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从而讨论了中国企业的对外和对内的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14.
黎冲森 《经理人》2010,(10):88-89
当中国读者看到书名《当中国统治世界》时,可能既憧憬,又诧异。在西方世界一会儿“中国崩溃论”、一会儿“中国威胁论”甚嚣的氛围下,中国怎么可能统治世界呢。  相似文献   

15.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也给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农业经济带来了潜在的发展契机与挑战.重视金融危机带来的"危",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把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全面分析、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契"机",趋利避害,进而把中国农业经济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提升中国农业在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未来10年内.中国将会涌现一两个在世界上位居前十名的世界级品牌。”这是澳大利亚销售业务咨询事务所负责人珍妮弗·戈登的预言。曾几何时.中国的企业家们将此预言牢记于心,似乎中国的“世界品牌”唾手可得。一时间。中国的名牌战略吆五喝六,中国的品牌似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品牌军团”也开始集结向全球进军。然而.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在兴奋的背后,残酷的现实表明:相对于那些真正的国际大品牌,中国企业的品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8-9日,"2007(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本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主题定为"繁荣时期的领导力"。年会认为,在目前中国商业空前繁荣时期,中国企业界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成就得到了大批量的爆发,多年的企业创造者通过全球资本市场实现了价值,中国商业作为一个整体被重估价值。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再到投资大国的飞跃。然而,这也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与危机的时期。中国企业市值增长的同时,其全球竞争力令人堪忧;中国企业得到了全球资本市场高溢价,而与之伴随的却是"中国制造"在海外广受质疑;中国经济已被纳入全球商业周期的轨道,繁荣之后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正>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以年均约10%的高经济增长率快速前进。即便在21世纪全球经济普遍衰退、各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不到3%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以7%以上的增长速度一举进入了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的骄人位置。在人们惊叹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同时,也时时掺杂着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生存论”, “中国经济崩溃论”, “中国经济数据水分论”等不和谐的声音。但不论人们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克鲁格曼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科幻小说,他看不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梭罗对中国经济增长数字的质疑是: “谁能告诉我,如果体质健全的香港经济增长率为零,那么中国7.3%的高经济增长率如何能办到?” “谁又能解释,中国如何在一年内将通货膨胀率由10%降到零,并在此期间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是残缺不全的现代化、潜藏巨大风险的现代化、不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民富则中国富。中原大地的河南,用中国1/16的耕地,生产了中国1/10的粮食,不但养活了自己近亿人口,还每年向外输出300亿斤以上粮食和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崛起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的强劲发展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担忧,它们提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中国为了打消它们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提出了"和平崛起论"。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于国内建设的和平形象,是要促使国际主流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