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些人打着反“神化”的旗号,极力贬低鲁迅;或者祭起了“纯艺术”的法宝来否定鲁迅。不幸的是《青海湖》八五年八期上发表的邢孔荣同志《论鲁迅的创作生涯》(以下简称邢文)集中地反映了这两种殊途同归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从自我否定中走向新生──论鲁迅《野草》的死亡意识李玉明《野草》是鲁迅由外在的社会批判文化批判转而凝祝自身解剖自我的产物。如果说,《呐喊》、《彷徨》和鲁迅的大量杂文更多地见出鲁迅对现实社会“病根”的针砭,体现着他“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人道主义情怀,那...  相似文献   

3.
<正> 一般比较重视鲁迅大革命时期从“逆子贰臣”到“现代革命圣人”的思想转变,但忽略了作为文学家鲁迅的文学观的变化。同时对他早年发生的另一次重大思想转变研究不够。我们拟把鲁迅的两次转变结合起来,把他的思想和艺术结合起来,对鲁迅作一考察。否定——鲁迅的自觉扬弃在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坚决否定与无情批判的过程中,鲁迅也进行着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最醒目的是他对文艺的态度。他从1906年弃医学文后,对文艺的作用备极推崇,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第一要著是改变国民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呐喊·自序》)但二十五年后,鲁迅却说:“我想,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虽然鲁迅此后并  相似文献   

4.
蒋大椿先生的《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一文从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关于超越唯物史观的问题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这些观点存在逻辑矛盾。其实社会历史规律是客观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并不是某一历史事件的具体规律 ,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相似文献   

5.
支克坚(1935-2009),男,浙江嵊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曾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兼任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及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发表了有关鲁迅、冯雪峰、胡风以及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冯雪峰论》《胡风论》《周扬论》和《中国现代文艺思潮论》等专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本体的存在 ,外在的他者 ,内在的自我三个角度对鲁迅作品《野草》进行文本分析 ,将《野草》所体现的鲁迅式的哲学底蕴归结为对存在的根本性否定和反抗、对外在他者的仇恨和拯救、内在自我的分裂和对立 ,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鲁迅的原罪意识、受难意识、否定意识、拯救意识、自虐倾向等深层心理。  相似文献   

7.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根据问题,我国哲学界近年来已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讨。杨适同志的《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根据问题》一文,从本体论和哲学史等方面论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提出否定之否定这一规律的辩证思考的根据(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陈依元同志的《读<否定之否定的根据问题>后的思考》一文,简明扼要地补充说明了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论根据(见《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对于杨、陈二同志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全集》中有四次提到《支那人气质》。可见,在鲁迅终其一生的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批判、重建和实践、选择之中,斯密司的《中国人气质》一书自始至终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阿Q所代表的中国国民性的核心就是“精神胜利法”,但这种“国民性”却并没有直接受到道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它是民间道教思维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衍化。鲁迅的怀疑与否定精神明显可见道家传统的影响,怀疑与否定精神本身并非只有消极、破坏的功能。从反面来看,正是怀疑与否定,才推动了积极、正面、建设的形成与发展。鲁迅经由与老庄道家非常接近的思路构建了“鲁迅式的沉默”世界,表现出他情感的丰厚博大。  相似文献   

9.
宋惠莲和庞春梅是《金瓶梅》中的悲剧人物。多数论者将其悲剧归结为正统思想与恣情纵欲的结果,并从道德评判上予以否定。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二者本真而复杂的性格,从社会思潮、时代风习、生存环境等方面探究其性格及悲剧之因,肯定她们的抗争与追求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等思想曾经多次出现,形成重要的社会思潮。我们过去对这些思潮都是否定的,认为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东西,是阻碍甚至抵制革命的。这种看法虽然不无道理,但仔细想想,并不全面,或者说有很大的片面性。我们是历史唯物论者,必须历史地看问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关系(主要  相似文献   

11.
<正> 鲁迅先生的《汉文学史纲要》(原名《中国文学史略》,以下简称《纲要》)编写于一九二六年。五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隆重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当我们不断克服“四人帮”和极左思潮的种种禁锢,努力把文学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的时候,重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学术界就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展开了有意义的讨论。其中,不少论文涉及到鲁迅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大都肯定他具有深厚的革命人道主义思想,有的论者甚至还断定鲁迅是人道主义者。说法虽然不尽相同,有的不无偏颇,但由此出发,进一步认真分析探究鲁迅(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鲁迅)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评价人道主义,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地认识和看待人性、人道主义问题,是深有启发和教益的。人道主义是在欧洲反对中世纪教会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它主张把人类从中世纪教会的宗教世界观束缚下解放出来,尊重、保护个人的权利和人格,在历史上起过反封建的革命作用。然而,人道主义不是一种固定的社会思潮;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人性和人道主义,并不抽象地笼统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鲁迅在他思想发展的早期和中期,提倡过人性的解放,接受和宣传过人道主义思想。他曾说,“五四”时期,“文学革命者  相似文献   

13.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铸剑》,从发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对它的各种评论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在我认为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观点。如:有的认为作者所热烈歌颂的那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缺乏健康的战斗的乐观主义色彩,反映了鲁迅前期思想上的局限性;有的认为《铸剑》是《故事新编》中仅有的一篇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历史作品,从而否定其他各篇是历史小说;还有的认为《铸剑》的主人公是眉间尺,而不承认宴之敖者也是作品的主人公。近年来,一些评论者力图正确地阐释《铸剑》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还没有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张江明同志不愧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问题的带头人。我们一直在注视和学习他的研究成果,从中得到不少的教益;但也发现我们与他在某些观点上存在歧异。这里,我们打算就张江明同志原在《哲学研究》1981第9期刊登后来被收入《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研究》一书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否定之否定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的某些观点谈一下看法,以就教于张江明和哲学界的其他同志。(一)  相似文献   

15.
鲁迅留给我们的最后遗言是“忘掉我”,他真诚地希望他和他所攻击的时弊同时灭亡。但人们一直都无法忘掉他,特别是近二十年鲁迅一再成为争论的对象,近年来有些人对鲁迅毫不留情地全面否定,在学术界形成了“倒鲁”与“护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很清楚这些质疑的声音并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而是当今中国的某种社会思潮在文学领域,尤其是在鲁迅研究领域的反映。很多年轻人把鲁迅的作品当成另一个时代的东西,读不懂也无心读懂它,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拒绝和否定。但无论怎样否定,鲁迅总是被提及、被争论,这又恰恰证明了他的…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文艺思潮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从20年代中期起,鲁迅就大量接触并译介表现主义的有关论著,并使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发生微妙而显著的变化。文章通过对《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的具体考察,对长期曾有争议的其创作方法的性质问题发表了见解,认为它并非现实主义而主要是现代主义——确切地说是表现主义的产物。文章认为,鲁迅在创作思想与实践上的上述变化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他一贯主张对各种艺术思潮、艺术经验广泛吸取、借鉴的结果。对于这位倡导“拿来主义”的思想家、文学家来说,他并没有把西方现代主义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呐喊》《彷徨》研究有关《狂人日记》论述最为醒目。郜元宝、木山英雄的《野草》研究,乐黛云的早期文言论文研究,姜振昌的杂文研究皆有其新颖独到之处。思想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于国民性、启蒙主义、精神特质、哲学内蕴、科学理性、文艺思潮、知识分子、越文化、当代性等的解读,其中李新宇、李春林、魏韶华、朱德发、支克坚、孙郁、姜振昌等的文章(专著)尤其值得注意。传记研究中,林辰《鲁迅传》具有很强的学术性,《鲁迅图传》等则体现出通俗性、普及性诉求,孔海珠《痛别鲁迅》关注鲁迅晚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鲁迅与翻译、学术、美术、期刊、医学等其他层面的研究仍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文学界出现了一股非议甚至否定鲁迅的思潮,这就是鲁迅风波。这股思潮的外部表现形态虽然是对鲁迅作为思想资源的怀疑及由此引发的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批判,但在本质上,是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20世纪80年代的重新认识与评价,反映的是年轻一代学者力图塑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当代史的努力。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话语转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否定之否定”,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在人类社会“所有制”的演进问题之研究方面,曾得到广泛的运用,人们对此也各持己见。张江明同志发表在《学术研究》1990年第四期上的《也谈社会主义社会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法—与王坛浦、张政同志商榷》一文,在谈到该问题时,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社会从初级阶段公有制到高级阶段公有制的自我否定完成以后,便进入更高级的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自我否定。这是一个向上的、前进的、永无止境的自我完善、自我否定的过程。不会如同原  相似文献   

20.
王坛浦和张政两同志(简称王、张)在《论社会主义社会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法》一文中(见《学术研究》1986年第3期),对我先发表于《哲学研究》,后收入《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研究》一书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否定之否定问题》(简称《问题》)一文某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同我商榷,对我很有启发和教益。我在该文中对某些问题的论证不够充分,未有展开,确实需要补充。但是,我对王、张的一些论点仍持有不同看法,现提出再作商榷,并就教于王、张和哲学界同仁,以便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