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不断的与中国本地文化相融合,这个相融合的过程也是中国绘画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佛教的传入,中国传统用线的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本文将主要从佛教的演变来论述其对中国绘画影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佛教于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500年间,佛经翻译研究逐渐发达,到隋唐时便产生了天台、华严、维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据说,佛教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佛与中国人香火缘深,为中国佛教的四在菩萨,他们”说法”的道场,则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它们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相似文献   

3.
公元67年前后,两名天竺僧人将佛教带到中国。在此后的1000多年里,佛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佛教自身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佛教传入了西方社会。在过去的35年里,佛教在西方有了快速的发展,并在那里形成了新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佛教十分盛行的国家,全国绝大多数人口信奉佛教。佛教寺院、佛教团体儿乎遍及全国各个角落,社会影响十分广泛。相比之下,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日本社会中的影响就显得比较弱。但据专家们考证与研究,近几十年来,伊斯兰教在日本有逐步发展和扩大的趋势,出现了不少伊斯兰性质的宗教组织,并由这些社会团体开展对伊斯兰教的研究,扩大了伊斯兰教在日本的影响。 掘考证,伊斯兰教传人日本大约是在上世纪末。1890年,当时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政府曾派遣一个穆斯林代表团前往日本。数年之后,在麦加便发现了一些来自日本的穆斯林朝觐者。据说,早期的日本穆斯林大部分是来自中亚、中国的新疆与东北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移民,日本本土居民皈依伊斯兰者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5.
佛教自三国时期传入吴地后一直十分兴盛,尚佛成为历史上乃至今日吴人的宗教信仰主流。吴人尚佛可以从吴地的佛事活动、佛教建筑和佛教信众等方面得以体现。历史上吴地的经济环境、吴地统治者倡佛、吴地文人士大夫习佛、佛教中国化后自身的易接受性与吴人尚佛之风的形成都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6.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的古印度,两汉之际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由于上层统治阶层的宣扬,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江南地区最早的寺庙是南昌的大安寺,相传为汉灵帝建宁三年(170),西域高僧安世高所建,为江南寺院之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至晋代,南昌已有普贤寺、佑民寺等佛教活动场所22所,初现江南佛教重镇景象。  相似文献   

7.
<正>在佛教中,所谓“空观”,即指通过观想诸法,悟得诸法皆空之观法。佛教认为,一切诸法皆由因缘所生,法无自性,因而空寂无相。观此空寂无相之理即为“空观”。佛教各宗派皆阐说“空”之教义,亦立“观空”之法门。禅宗初祖达摩“观壁安心”,“达摩以观壁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从“空观”的哲学视角进行分析,“观”空即是在直觉层面上非逻辑、非对象性的将心灵楔入所观之物,直到体悟一切和自我有关的感受皆为因缘所生念念不住,不可以恒久视之。而“心”作为功能性本体,可作为安定入道之所依。由此而“观”便可把握到“象”之外的终极本质。无独有偶,在哲学美学理论中,“美感”所  相似文献   

8.
据藏族史书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大约始于6世纪初藏王拉托多日年赞时代。到了8世纪,以莲花生大师为代表的一批僧侣学者,吸收融合了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的教义,掀起了一场佛教西藏化运动。从此,佛教开始扎根于西藏高原。佛教在西藏的传播,经历了“前宏期”和“后宏期”漫长历程后,于13世纪正式形成了一个新的支系——喇嘛教(亦称藏传佛教)。11——14世纪,喇嘛教出现了众多派系,诸如宁玛派、噶丹派、萨迦派、噶举派等等。由于教派林立,各派上层僧侣耽于权力之争,且又互相抵毁,僧徒戒律松弛,颓废之相弥于教门。15世纪初,宗喀巴·罗桑扎巴力挽喇嘛教的衰微,实行宗教改革,建立了格鲁派(即黄教),使喇嘛教义得到宏扬。达赖和班禅就是宗喀巴的两大传承弟子。18世纪中叶,格鲁派终于执西藏政教大权之牛耳,在藏族社会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韩愈(公元768—824年)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一生写过很多极富战斗精神的散文,《论佛骨表》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这篇奏章类公文是他52岁任刑部侍郎时写的。佛教自汉朝传入我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发展,到隋、唐五代进入繁盛时期,加之统治者大力提倡,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崇佛风气。唐代帝王继承陈、隋传统,礼僧敬佛,推崇佛教。到了中唐,据《释氏道鉴》记载,佛教寺院已增加到4万余所,僧民达25.5万之众。这些人占有大量土地,又享受免租、免税等种种特权,对正统的儒家思想,对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0.
刘娜 《现代妇女》2013,(10):228-228,245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而凉州及河西在这次交流与融合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寺庙是凉州众多寺观中仅存的一小部分,但它仍然是凉州佛教文化繁荣发达及各民族融合的缩影和象征.佛教的广泛传播,也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条件.正是佛教,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群,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道地平线.  相似文献   

11.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互相渗透,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宝光寺是长江流域禅宗"四大丛林"之一,也是兼具早期佛寺与现代佛寺特色的寺院。本文以宝光寺为例,从寺院的布局入手,对汉传佛教与汉地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2.
马毓鸿 《现代妇女》2014,(8):282-282
提到佛教,我们会马上想到释迦牟尼,想到印度,想到般若、波罗蜜、度等梵语翻译过来的词汇。提到佛教在中国,就不能不提为把佛教传入中国呕心沥血的僧人们。介绍佛教的书中都对一个问题有所提及,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僧”与“名僧”之辩。与其纯粹讨论这一似乎没有答案的辩题,倒不如看看这些僧人到底给后世后人留下了什么,也就是“用事实说话”。这样说来,道安绝对是用事实说话的人,且掷地有声、使人信服。  相似文献   

13.
佛教源于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的佛塔,吸收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意义上发生了融合转换,神圣崇拜之感逐渐褪去,人性感悟之光逐渐明亮,从而体现于形象之上,生成了诸多的形式和用途的变化.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语言,佛塔无不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营造和审美.一是其形象的体量、比例和位置对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多样性和鉴赏标准的提...  相似文献   

14.
王辉 《现代交际》2011,(1):71-71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佛像雕塑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很多出土的文物中的雕像造型生动优美,神采奕奕,这表明中国古代的雕像已经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的佛像艺术有了很大的推动,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佛像雕塑艺术宝库。对中国传统雕塑产生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由以表现人和动物为主题,变为着重表现佛、菩萨的宗教信仰崇拜;在技巧上由简明质朴发展到了精巧圆熟;在风格上由雄伟、挺秀转为庄严、富丽。  相似文献   

15.
钱占元 《老年世界》2006,(10):10-12
公元前五世纪,一位名叫乔达摩&#183;悉达多的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境内)太子,因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对当时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经过10多年的苦苦修炼。最终创立了佛教。信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后来被神化为佛祖。公元一世纪始,佛教逐步通过三条途径传入中国,一条是从古印度向北,经新疆沿“丝绸之路”传入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6.
魏晋之际,儒学衰微,玄风日盛,士大夫阶层崇尚清议,以庄老之学相矜夸,以谈玄说理为能事,这种风气自然影响文学,佛教传入以后,迅速与玄学合流,形成释道混杂的局面,并在文学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可以说,没有佛教,便没有中国古代文学后来的形式与风貌;反之,没有中国古代文学,佛教也不会像后来那样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陈:人是什么呢,就是一堆本能.智力、欲望和情感,所以佛教说.先要戒三个东西,贪、嗔、痴。  相似文献   

18.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本也过端午节,现在又称为儿童节,特别要进行祈求男孩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端午节传入日本以后,与日本文化不断融合,演变出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本文主要考察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展 《现代交际》2011,(5):72-73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的端午节是由中国传入的,但是传入日本之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秉承了中国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本文就端午节在中日两国的演变及特色,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儒、佛、道三教是长期活跃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三支主要思想力量,佛教的传入对于道教和儒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三教之间虽然互有矛盾,但是三教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相互发展,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对于中国的历史上很多帝王的统率平民和管理臣下都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