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锐研究员的新作《黑龙江居民消费研究》已于2003年3月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这是在完成的黑龙江省2001—2002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居民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变迁》基础上写成的。是一部立足实证、刻意求新的力作。鲁锐研究员多年来从事经济社会学和消费社会学研究。其研究总是立足于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期黑龙江省的实际,以自己的研究为促进黑龙江的现代化发展服务,不管是酷暑的夏季,还是严寒的冬季,她经常深入农村、城市的企业或社区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的概括与升华,本书就是她近几年辛…  相似文献   

2.
居民消费分化:社会分化的重要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不仅扮演着经济的角色,而且还扮演着社会和文化的角色.本文简要分析了经济学理论对消费现象解释的局限性,并从消费社会学角度出发,基于传统社会、消费社会以及中国社会三个维度,论述了消费方式与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的关系,认为居民消费分化是社会分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将实现新的飞跃,中国居民消费也将有一个新的发展.展望新世纪的居民消费,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趋势:中国城乡居民在本世纪末顺利达到小康水平后,将在新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继续向发达国家水平迈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居民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将克服目前的由结构性过剩和消费观念的落后导致的消费的冷滞对社会再生产的障碍作用,使消费发挥更好更大的对社会再生产运行的促进作用,使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消费数字化,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和通信手段的改进,人们消费手段和方式也逐步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消费需求的满足更趋全面周到;消费高级化,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完善,人们用于精神享受性和娱乐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日益增加,消费模式更为健康合理;消费可持续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和努力相一致,人们在消费方面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绿色生态消费成为时尚,各种不健康消费、不文明消费和畸形消费将趋于萎缩.消费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预期与居民消费倾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毓铭 《学术研究》2002,(12):35-38
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调整与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居民消费倾向或是储蓄倾向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社会保障机制的整合性,居民社会保障预期偏低的直接效应首先是消费需求增长的信心不足。依据消费理论与社会保障的有机关联,加大社会保障的改革力度,增加社会保障财政预算支出,改善居民心理预期,对于拉动居民消费增长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特点使得中国居民形成了新的微观基础,铸就了异于"生命周期"式的"锯齿周期"式消费路径;转轨时期体制变迁引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阶段性的消费行为.本文根据跨时最优选择理论建立居民消费函数的一般结构,获得在不确定性、流动性双重约束下的居民消费函数,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得出结论:转轨时期的不确定对居民消费影响明显,不确定性每提高1%,当期消费将降低0.569%,借贷约束对消费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市场经济引起的变化研究新形势下居民消费的调节引导问题,有必要先考察一下发展市场经济给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力带来哪些变化。总的来说,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时期,我国居民消费的调节引导不是重要和复杂的问题,问题所以变得复杂重要,主要和体制转轨有关。(一)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了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生产与消费相互依存、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大大增强。旧体制时期,居民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占重要地位。虽然当时的理论也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但实际上片面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鹏 《江西社会科学》2007,(11):139-142
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居民消费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涵及动因,指出消费结构升级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其次探讨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阶段,并论述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最后指出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活动将进一步活跃,消费率将继续提高,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经济危机下内需的扩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运用心理会计理论,对居民消费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历史演变过程的考察,论证了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居民心理会计账户结构随公共福利和保障水平的下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并成为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理论同时得到其它经验事实的有力支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政策的效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为民众的消费欲望正名.先是通过“生活水平话语”,然后是“扩大消费”话语,国家解除了套在居民消费欲望上的意识形态禁锢,居民消费欲望被赋予合法性.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杠杆效应下,居民的消费话语获得了合法的发育和成长空间,相应地,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符号刺激而膨胀.但是,国家所沿用的低成本发展模式却对许多居民(尤其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形成结构性抑制.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劳动者只是被当作廉价的生产者来使用,而不是当作消费者来培养.由于收入分配向资本和政府倾斜,导致消费领域的双轨化:一边是高收入阶层和政府的消费主义,另一方面是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欲与消费力的失衡.于是,普通居民的内在张力(欲望与能力脱节)转变成外在张力,包括阶层之间的张力(如:仇富)和干群之间的张力(如:仇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战略上超越低成本发展模式,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钱纳里消费水平“标准结构”原理 ,对南京市居民消费水平与国际“标准结构”进行了比较 ;将南京市居民消费状况与全国消费水平进行了比较 ;就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进行了纵向比较 ;最后对南京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政策做出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本文认为 ,西方的传统消费理论无法说明中国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居民的消费支出安排具有显著的阶段性 ,二是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一般都存在一个特定的支出高峰以及一个相应的储蓄目标。文章根据上述特点 ,运用以选择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从而推导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消费函数 ,并根据实际统计数据作了检验 ,证实它能较好解释目前中国经济中的有关现象  相似文献   

12.
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在居民部门分配的比例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可支配收入水平),通过影响社会的消费倾向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样的,主要通过影响居民消费规模和GDP(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率。由于居民消费和GDP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会有不同。若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规模表现出正向影响,且劳动收入占比对GDP的影响不显著,则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一定表现出正向的影响。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劳动收入占比上升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一大重要因素。劳动收入占比上升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促进效应不是因为劳动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推动,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正相关关系显著是由劳动收入占比对GDP表现出负向影响引致的。在推进功能性分配结构优化的同时应有效地发挥劳动收入占比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外需旺盛内需不足,投资旺盛消费不足,政府消费相对偏多而居民消费不足.这种经济发展格局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诸多矛盾,从长远来讲必须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分配体制不合理,使得居民整体消费倾向不高.所以根本措施是调整分配格局,包括初次分配中提高个人收入比重,进行税制改革,再分配中压缩政府投资规模,加大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和力度,使居民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既有消费需求能力,又能产生消费需求欲望.  相似文献   

14.
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石方研究员撰著的<黑龙江区域社会史>,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百万字的巨著,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观点和方法,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做了全面的描述与阐释,提出了许多颇有建树的观点,对认识黑龙江区域社会发展史、社会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是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开拓之作.该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消费社会日益成为人们理解现代西方社会结构与变迁的重要叙事系统,成为当代社会与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消费的逻辑演绎着经济和文化的社会过程,消费异化导致行为技术无法消解的现代社会危机,其根源在于不可持续的消费享乐主义价值观.因此,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倡导责任消费,有利于促进人们科学生活方式的建立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黑土地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其由初始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基调和风格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底色。黑土地域文化的优长与缺憾是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简单肯定与简单否定。塑造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关键在于黑土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超越,并提出了黑龙江现代人的理想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铭鑫  陈蕾 《理论界》2006,(2):52-5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本文就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特征作一分析,期望对我国今后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预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经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货币都是分析现代社会的重要参照系.这些研究围绕货币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主题,凸现出货币与社会结构、货币与现代文化发展、货币与人的生活方式建构等三个问题的关联,并形成了结构与文化两个路径的理论框架.货币与社会的互嵌论、建构论、视角论、多元论成为货币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二次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QUAIDS)模型,本文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22个OCED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第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方向是从对食品、衣着和家庭耐用品等可贸易商品的需求转移为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娱乐文化教育等不可贸易商品的需求;第二,经济全球化与居民消费结构演化方向一致,其中,对外贸易起主导作用,其影响作用远大于FDI;第三,相对于不可贸易商品,居民的可贸易商品消费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程度更大,其中,食品消费影响最大,医疗保健消费最小;第四,经济全球化对不同OECD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对经济规模较大国家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考察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衡量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重要部分。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可支配收入、居民预期来影响居民消费。考虑到我国城乡的差异,本文将居民区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利用1978—2010年数据考察财政政策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平均水平、政府财政支出、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和未来支出不确定性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据各回归系数可知,影响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键因素是税收和政府的财政政策;国家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传导效应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