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孤寡老人死亡,留下遗产,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黄先生想继承遗产,行得通吗?一审法院驳回了黄先生的继承请求。但二审出现了反转,法院认定黄先生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有权继承这笔遗产。案情:朋友想继承孤寡老人遗产被驳回陈先生是一名孤寡老人,朋友黄先生多年来对其照顾有加。2010年10月,因陈先生身体渐差,黄先生将其送至南京市福利院,相关费用由陈先生本人工资收入缴纳。6天后,黄先生与陈先生  相似文献   

2.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正式开通至今已整整126周年,它为繁荣世界贸易,缩短东西南北交通距离,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埃及人民为全世界人民作出的极为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在开凿运河的10年间,埃及人民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约有12.5万人献出了生命。从1881年爆发爱国运动开始,围绕着苏伊士运河,埃及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6年埃荚条约签订后,英国一直将其军队集中在这条战略水道的周围。1956年,纳赛尔总统领导埃及人民,不畏强权,与帝国主义作了坚决的斗争,不仅成功地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而且挫败了英、法、以三国的侵略阴谋,择  相似文献   

3.
广义五四运动指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进行了批判。文章简要介绍了几位学者眼中的五四运动与儒学的关系,并对现代儒学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26日,由赵薇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全国热映。这部电影改编自著名言情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巧合的是,与电影主角郑微和林静一样,辛夷坞和老公黄先生也是青梅竹马。但是与原著中伤感结局不同的是,辛夷坞与黄先生的生活是一出温馨浪漫满是人间烟火的喜剧。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指导纲领———张秋俭著《邓小平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论》简介张秋俭著《邓小平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9月出版)是“八五”国家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中的一项主要成果。本书阐述的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与把握当代初中学生的生活意识,进而窥测新一代人的价值观念,以为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提供一定依据,日本青少年所设计了一套《初中生生活意识调查向卷》,于1988年底在中、日、美三国初中生中抽取样本,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三国初中生总体的样本含量、地域分布、抽样与调查方法如表:  相似文献   

7.
继孔子初创儒学之后,战国诸子中出现了孟子和荀子真正继承和发展了儒学道统,但两位儒学大师却对儒学有着各自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探讨,以期管窥儒学作为我国古代主流思想在历史演进中的继承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黄先生与女友刚分手就中了1000元奖金,这得益于"广西风采"的青睐。一直以来他都坚持每期买3注彩票,碰一下运气。可连最小的5元"安慰奖"都没有沾过边。正当黄先生想退出彩民行列时,友朋友与他分手了。在女友提出分手的那个夜晚,黄先生彻夜难眠,虽然明白感情不能强求的道理,可没了感情寄托,心里忽然变得空空的。一气之下,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历史学界,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不久前又推出了一部新作《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以下简称《新论》),对现代化理论和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了重要探索。《新论》以历史学为出发点,探讨了英国首先实现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却进程迟缓的原因以及在现代化三次大潮的冲击下其他国家现代化的不同模式。但这种研究与探讨又超出了纯史学范畴,所获结论本身内涵了更为一般的法则,因此著者又得以从中伸延,概括出诸如内源性现代化与外源性现代化的各自特征、宏观社会变迁的一般性动因与基本形式等社会学的因果律,建立了一个具有首创意义的,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观的理论体系。将以往史学中史论结合的套路上升到更具有科学性的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联姻。《新沦》为宏观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创辟了新途径,它以马克思的本来构思为基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的一天,厦门的黄先生接到一条短信:我是中国邮政工作人员,你有一云南寄来的包裹,已经放置多天没有领取,经调查发现包裹内有违禁物品和一张以你的名义办理的银行卡,并留下一个电话号码。一头雾水的黄先生按照短信中留下的电话号码拨打过去,被告知短信内容完全属实,而且目前警方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1.
钱穆的儒学观,在其学思历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与他的子学、经学、史学研究等都密不可分又相互贯通。钱穆将整个中国儒学从先秦到清代的发展历程分为了六个时期,对于每个时期的特点都进行了阐释和论证,并且体现了其个人的儒学观,研究钱穆儒学观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人其学,强调德性,回归传统文化,融合旧学与新知。  相似文献   

12.
汉朝的儒学与宋朝时的不一样,明朝的儒学也不同于清朝,即使同是先秦,孟子与苟子的儒学亦有所差别。与此相应,秉承其时儒学的儒家知识分子的气质也难免有所差异。但是,如余英时所云,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其枢纽的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就是“君子之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下悠悠五千年,其中儒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元5世纪中国儒学东渡日本,在日本经历了初入、成长、鼎盛和衰落四个时期。在每一个时期,中国儒学都对日本的政治、哲学、文学、法律、宗教和艺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日本各方面的发展。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播与发展,日本儒学汲取了中国儒学的精华,剔除了中国儒学的糟粕,并且不断地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最终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日本儒学。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于1994年11月7日~10日在北京大学组织召开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美国、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就东亚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与交流。 一、审视东亚现代化的新思路 本次学术讨论会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建树主要表现在诸多研究都注重将东亚的变革置于近代以来世界大变革的总进程中,将东亚一国、一地的发展置于这一地区整体变迁中加以考察,从而产生了一些审视东亚现代化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
Jeremy Munday于2001年所著的《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依次对20世纪50年以来的西方译学流派与思潮进行了系统性分类和介绍,本文将从内容简介,亮点和局限性这三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6.
现世的沉沦之诠释学分析,经验性的不在场使儒学"走向无的无",常常背离人们应当理解的东西。儒学表达的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需要——去理解的思想运动。儒学演进过程同时是不断克服相反现象的过程。固本守真、终极关怀。此在呼唤——追本溯源、天人合一。终极关怀,以人为本、美善相乐,传达生命情调与美感,至大美人生境界。儒学追求之哲宗"一个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世界精神太忙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故而人们以经验世界的方式回到内心,转向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以人为本,传达生命情调与美感。儒道相融、家国情怀,爱善相因、薪火相传,儒学革故鼎新。协真善美、美善相乐,至秩序和,以博大豁达的家国情怀、舍弃有限"小我"至无限"大我"之真理永恒。  相似文献   

17.
儒家学说嬗变的过程,展示出争鸣和独尊互动的历史画卷。从“诸子争鸣”到“一家独尊”:儒学的确立和成熟儒学发端于孔子。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为儒学奠定了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基本取向。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规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然而,孔子的人道原则存在着“仁”和“礼”的紧张,即“礼”的亲亲尊尊的宗法性和等级性渗进了孔子之“仁”,形成了它“爱有差等”的这一面,这就阻遏了他的人道  相似文献   

18.
骆远 《老年世界》2013,(17):42-42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三国从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因市场经济冲击造成严重道德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古代传统儒学教育对当今德育模式有重要启示意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传统儒学教育中的德育是国家提倡与地方宗族倡导的结合;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儒学教育中把"德行教育"视为基础和根本;从教材的角度看,传统儒学教育重视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学经典教育;从教育主体的角度看,儒学教育重视教师的言行垂范、因材施教与学生的内省实践相结合。儒学德育模式中的上述特征或许可以与当今时代特点进行有机结合,成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德育模式的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郭鸿懋 《城市》2005,(4):9-11
比较研究从来都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不仅可以了解不同事物质的规定性,而且由于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它还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高佩义博士是我国早期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学者,1991年出版的他所著的<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是同一研究领域学者引用率最高的一本著作,在理论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进入新世纪,我国步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深入研究了最近十几年来中外城市发展的新历程和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于2004年又出版了这本著作的修订版,与原版相比,修订版篇幅增加了一倍,内容更加丰富,比较研究领域更加广阔,规律性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而且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进展,显著地加强了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内涵与对策的研究,提出了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理论上的创新和振聋发聩之见,极大地增强了这部著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