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斌 《社区》2012,(9):52-53
“我想不明白,同样要花钱花时间照顾,你们为何宁愿养只狗也不愿要孩子?”去年国庆期间,居住在广西桂林的白大妈被儿子叫到南宁来照看“孙子”,可让白大妈不爽的是,这“孙子”并不是人,而是一只宠物狗!据笔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宁愿养猫养狗当“儿女”,甘当“丁宠”而不要孩子的80后小夫妻的人数并不少,  相似文献   

2.
德国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只老鼠两只猫,一根骨头两条狗,一间屋子俩女人,都不会长久。”这个谚语却因当今美国刮起的女性“拼居”热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武洁 《社区》2008,(15):4-4
“狗公园”本月正式亮相香港,狗主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到公园遛狗。据悉,香港还将陆续启用多个“狗公园”。一些养狗人士也开始呼吁在深圳设立“狗公园”,可以兼顾养狗人士和非养狗人士的利益。“狗公园”还没影儿,却传来了社区公园禁止遛狗的消息:首部《社区公园管理维护技术规范》近日通过专家鉴定,其中明确规定,禁止携带猫、狗等宠物进入社区公园。有人认为,《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早就规定禁止犬只进入公园、社区健身场所、候车厅、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但在公园遛狗的市民并不少见。(《深圳商报》4月2日)  相似文献   

4.
今日门诊 心脏病发病的症状复杂难解,除了平时要多关心自己的健康外,求医时也要告诉医生更多信息。“病人要当个善于说故事的人。”医生建议,关于“痛”,你可以注意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5.
公牛奶     
《阅读与作文》2008,(10):9-10
曾经,有一个印度国王生病了,派人去请医生。医生来了,给他做完检查后说:“如果您喝点儿公牛奶,几天后就会康复的。”国王很惊讶,因为他从没听说过公牛会产奶。“这怎么可能呢?”他问。“叫学者格伯去吧,他什么都能办到。”原来医生是格伯的仇人,他想这样就会叫他受罪了。当国王把医生的话告诉格伯,并命令他去取公牛奶时,格伯立即明白了医生的企图。  相似文献   

6.
幽默一页     
●形象比喻 一位外国人被狗咬伤了,他赶快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医生指着伤口问他:“这是怎么弄的?”外国人不知道汉语“咬”怎么说,就解释道:“一只狗在我腿上吃了一口。”  相似文献   

7.
轻松一刻     
《社区》2009,(30):36-37
请勿吸烟 比尔误把一瓶汽油当酒喝到肚子里了,他很紧张,就去找医生。医生说:“没关系,只是在一周内不要吸烟。”  相似文献   

8.
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三人面前跑过。 御史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脸都绿了:“是狗。”  相似文献   

9.
胡冰经历传奇,在西藏生长,初为医生,又不甘平庸“上天”当空姐,飞累了便又“下地”读书,在川大读起了MBA。毕业后,她没有像其他周学那样去当白领,她不喜欢平淡生活,边旅游边做商人,开了家名为“天堂眼”的个性商店。  相似文献   

10.
开尔 《社区》2009,(24):6-8
近日,中国有两个城市正在争创无犬地区,虽然初衷良好,但方式和手段却饱受诟病,连央视等主流媒体都对”灭狗行动”表示质疑。有评论说,人们“为狗谋权”,其实是一种进步,社会对动物愈加宽容,说明人们在变得善良。 在北京乃至全国城市的社区中,想找个一只狗都没有的小区是很难的。各地政府也曾经出台许多清理狗患的文件,但执行的效果很差,那些“条例“或“办法”总是受到各种方式的抵触,这似乎就需要我们另寻出路。  相似文献   

11.
“狗奴才”,“狗样”,“狗娘养的”……这些都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评价。而被诸如此类言语所评价的那些人,多半不是什么好人,至少在说这些话的人眼中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论文章结构分析的能动性和为动性马文玉在语法结构分析中,存在着一个能动性和为动性的问题。如“咬死了猎人的狗”,这个短语如果把它当作偏正结构来分析,即(咬死了猎人的)狗,被咬死的是一猎人”;而把它当作动实结构来分析,即咬(死了)猎人的狗,则被咬死的“狗”...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7,(2):50-51
维也纳:养狗须为狗投保责任险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为减少因“狗咬”引发的纠纷,要求狗主人必须为宠物狗投保责任险。根据新规定,狗主人投保的责任险,在狗咬伤人或造成其他损害时,可以支付司法或医疗费用,保额在七十二万五千欧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狗年说狗     
脚下撤梅花, 天天守着家, 见熟人摇尾, 遇生人酸牙。 这是狗。 小动物,我最喜欢狗。(学狗 叫)“汪汪汪!”(学狗摆屁股 摇尾巴)真可爱! 我最不喜欢狗。(学狗故牙, 瞪眼,狂叫)“汪I汪犷汪!” 咬人!一 咬谁了? 有一天,我看见一条狗,逗 它玩,它咬我! 你怎么逗狗玩儿? (学)臭!臭!臭!我拿小棍, 捅它屁股! (学)汪!汪!汪!招猫惹狗, 不咬你那是呆狗! 上来就一口,你瞧礁,屁股 给咬两瓣了! 不分瓣那是馒头! 他们都说我不爱护小动物! 要有爱心!狗最忠诚,是人 乙甲 甲乙 甲乙甲乙 甲乙甲 妈我怕!”(学婴儿)“啊,啊, 啊!” 要吃顺儿呀! …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3,(27):14-14
浙江省杭州市良渚文化村春漫里小区周女士:经常会有人遇到这样的情况,电梯打开后,发现角落里一条狗正在吐舌头,爱狗的人上去一顿抚摸,嘴里念叨着“这狗真可爱”,怕狗的人尖叫一声,退出电梯,心里暗自郁闷,“吓死我了,真没公德心”。然而在我们小区,却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你听说过900美元的纯银质Gucci狗碗吗?这在今日美国,已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Petsmobility公司,着眼于狗爱啃骨头的噱头,发明了一种骨头形状的移动电话,把它系在宠狗脖子上后,主人在公司工作间隙,能随时和“小亲亲”说话。这样,“小亲亲”在家里也不会寂寞呀,因为它在谈话中会快乐地叫两声。  相似文献   

17.
丛新 《社区》2009,(24):9-9
几年前,通过“奔儿奔儿”,我认识了“奔儿奔儿爷爷”。“奔儿奔儿”是只狗,而“奔儿奔儿爷爷”姓李,是政府机关的一位局长,他近60岁,临近退休。 以前我就知道李先生是局长,虽然我们在一个小区、一栋楼里住了好多年,但从没有过任何交往,甚至连招呼都没打过。没想到,我们的相识是通过一只狗。  相似文献   

18.
瓜田 《社区》2007,(10)
眼下,小区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但同时,不喜欢狗的人对狗更是十分头疼。瓜田先生受在公共场合给吸烟者设立“吸烟室”的启发,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建立若干个“养狗特区”,也可以叫做“养狗城”,请养狗的人集中起来居住。瓜田先生以为这样做好处颇多:  相似文献   

19.
论文将新世纪文坛的“狗图腾”及其制造者“狗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运用比较法对研究对象的内涵进行探索性归纳,同时将《藏獒》、《太平狗》、《黑焰》等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新世纪文坛产生一定影响的“狗小说”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的外延和论述支撑,力求紧密联系文本展开论述,对新世纪文坛“狗图腾”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考察,对“狗图腾”出现的社会文化土壤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20.
当背上被利刃刺进,社区医生续广军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病人的安危——“你快跑!”在日益追逐物质化的今天,续广军、庞帮荣等英雄的义举,显得格外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