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网瘾问题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各地相继推出预防和戒除网瘾的新举措,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这些措施均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都将青少年“不上网”作为戒除网瘾的具体追求,戒除网瘾实质上变成了“戒除网络”。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青少年远离网络不是根本之计,即使暂时离开,最终也要回归。只有在上网过程中,青少年能够合理控制自己而不至于过度沉溺,“网而不瘾”,才算真正实现戒除网瘾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切实站在青少年的立场上,准确了解他们在上网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找出网瘾形成的关键因素,从而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发布会透露,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为2404.2万人。而网瘾成因和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刊"网瘾门诊部"开办以来,接待了不少患网瘾的青少年,也治愈了几十个有网瘾的青少年。从我们治疗的过程看,一般讲,有以下几种孩子、青年易染"网瘾"。  相似文献   

4.
(一)据《光明日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网瘾问题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各地继续推出预防和戒除网瘾的新举措,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这些措施均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都将青少年"不上网"作为戒除网瘾的具体追求,戒除网瘾实质上变成了"戒除网络"。这有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5.
《金色年华》2010,(2):8-8
日前,从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为2404.2万人。  相似文献   

6.
网瘾问题可能表现为青少年个体的问题,但根源却在于维系其家庭的家庭机制。  相似文献   

7.
上网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和欢乐的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一种时髦病——网瘾综合症(IAD)。据统计,全球两亿多网民中,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综合症,占总人数的6%。进一步调查还发现,病人多集中在学生、无固定职业者(网虫)及家庭主妇,这些人有充裕的时间痴迷电脑,因而是易感者。网瘾综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现是: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在我国,至少有400万名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种“社会病”。面对这一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来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8.
加入“e路春风”——深圳市预防青少年网瘾社工服务项目组至今已近四个月了,成为一名网瘾项目社工以来,我接待了很多前来求助的家长,深知预防、戒除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请网瘾青年、家长、老师看看下面三篇本栏目转载的报道:一篇是讲网瘾害人之深;一篇是家长、老师、专家谈解救网瘾青年的各种方法;一篇则讲网瘾青少年如何转变成有用人才。现在,不少网瘾青年就按着上面三篇文章的"路"在走,有的已走出困境,踏上了人生健康光明之途;有的则在徘徊,犹豫不定;而有的仍深陷网害之深渊……为此,读这三篇文章可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并能帮助我们引导网瘾青年早日回归学校、家庭、社会,过上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问题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士的参与。在有些情况下,社会工作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理念或思维模式,社会工作者应更多地发挥倡导、中介、资源动员的作用,组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致力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