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中,首先是要把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在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保证真正增加社会的有效财富,促进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并为九十年代的经济振兴积蓄力量、创造有利条件。因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对企业的一项基本要求。目前,全民所有制工业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少问题,成为经济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急需进行改革。可以说,只有改革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我们在此探讨经济效益及工业体制改革,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我们考虑一切经济工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会计理论与实务建立在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是摆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仅就会计职能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谈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目前各项经济工作的中心。本文提出了经济效益的一般公式和全社会综合经济效益公式,从中分析了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认为加强成本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迄今一百周年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重温了马克思关于节约和再生产的理论,感到十分亲切。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作好经济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里把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摆在了全国人民面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呢?这个问题,经济理论界的同志作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探讨,我们受益很大。但是,提高经济效益应从哪里着眼、何处入手呢?这个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们认为,提高经济效益应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抓起。  相似文献   

5.
自从一九八二年赵紫阳总理提出“努力在提高经济效益上走出一条新路子来”、胡耀邦同志号召全党全国人民“把一切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以后,全国很快就兴起了“经济效益热”。经济效益问题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它在我国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中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所以,经济效益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进行经济调整的目的,是通过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以求达到经济结构渐臻完善合理化,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的需要。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经济调整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基本建设量力而行是个重要课题。陈云同志的《文编》着重论述过这个问题。其基本观点是:基本建设量力而行是指  相似文献   

7.
赵总理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现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很不合理,经济管理很落后,这是当前妨碍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的问题”。今年二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国家经委负责人吕东同志受国务院的委托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全国人民在1984年要努力开创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局面。可见,我国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水平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努力加强经济咨询工作,为提高我国经济效益服务,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赵总理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现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很不合理,经济管理很落后,这是当前妨碍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的问题”。今年二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国家经委负责人吕东同志受国务院的委托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全国人民在1984年要努力开创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局面。可见,我国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水平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努力加强经济咨询工作,为提高我国经济效益服务,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正>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既是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又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任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根本途径。所谓经济效益,一般地说,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费用对效用的关系。”①在社会主义经济工作中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在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前提下注重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同劳动成果的比较,充分地合理地运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最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七五”计划期间生产建设的关键之一。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是在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前提下,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耗费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稳步前进,健康发展,“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做法,真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的新路子。”“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要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新路子,这是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几十年的经验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以速度为核心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考虑一切经济问题。这一重大的战略转变,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经济效益问题是评判经济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长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人们对经济效益问题的研究及其实践曾经做过大量的努力,但是,可以认为,直到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才真正对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近两年,面对市场疲软,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的局面,从理论工作者到实际部门的同志以及各级政府领导人,对如何提高我国经济效益的认识,则越来越有了一种紧迫感。应当说,这是我国经济步入正轨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的报告中,把经济效益作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中的前提,突出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当前,国民经济各部门正在把经济效益作为中心环节来抓。我们畜牧业部门应该怎样正确理解经济效益问题,实际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解决的具体途径有哪些?  相似文献   

14.
李鹏总理在去年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明年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尤其要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下大功夫、硬功夫。李总理的指示是非常及时的,抓住了我国经济今后发展的关键,为我国经济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如果说缓解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制止通货膨胀,作为治理整顿中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的话,那么,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国家经济状况将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又提到我们的面前。提高经济效益是巩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现代社会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因而工业经济效益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又存在技术水平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因而提高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改变工业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事实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经济效益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几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不仅描绘出了我国经济建设今后二十年的发展远景,而且强调指出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这一光辉前景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途径。今后五年内,我们要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关键也在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核心。因此,全面分析和合理计算企业经济效益问题,对于实现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如何综合评价和计算经济效益问题提出管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大”明确规定,到本世纪末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要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要求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商品生产发展很快。相形之下,商品流通与之很不适应,商品赌塞的现象日益严重。货不能畅其流,物就不能尽其用。因此,大力疏通、扩展和增加流通渠道,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当前摆在商业工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然而,当前经济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诸多困难的症结所在。本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联系我国经济效益的实际,从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方向、指导思想、实现途径方面全面论述怎样真正走上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大的经济发展路子,以便在90年代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开创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中衡量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经济效益高低的基本尺度。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原理,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阐述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时指出:“我们不强调速度而更强调经济效益。”把全部经济工作都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党的十二大制定的宏伟经济发展纲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