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四地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考察了显性授权行为对于员工个体心理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显性授权对隐性授权有显著影响:显性授权与隐性授权存在差异;个人特质对显性授权与隐性授权的关系存在显著影响:内控人格特质较高的人对授权感知较高,从而显性授权与隐性授权差异较小;自尊度较高的人对授权感知较高,从而显性授权与隐性授权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核心能力与知识的网络模式 美国学者Dvertpont&Prusak对知识给出了较为明确、合理的解释: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形成的构架可以不断地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在组织结构中,知识不但存在于文件或档案中,还存在于组织机构的程序、过程、实践及惯例之中,即有显性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之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可以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的那一部分知识,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而隐性知识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却不易用言语表达的知识,它储存于企业员工的脑海中,尚没有通过有形的载体把知识展现出来为大家共享,与员工的个人能力息息相关,是个人经验的一种体现.据统计,隐性知识约占知识总量的90%,而显性知识所占比例不足10%.隐性知识是非格式化的、缄默的、嵌入系统的、动态的知识,它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和利用能力是个人和组织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隗斌贤 《浙江统计》2000,(11):14-17
按国际惯例,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即显性(或公开)失业率,是指没有职业尚在寻找工作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率。但在我国不仅存在着显性失业,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包括城镇国有企事业单位2000多万冗员,1000多万下岗职工和农村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隐性失业公开化,那么我国的失业率就不是官方公布的30%左右。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1995年的联合调查,中国城镇隐性失业率为188%,农村则高达31%,综合水平约为27%。这个数字远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国3%~18%的失业水平,比失业率最高的西班牙的22…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制约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本文立足大兴安岭的实际情况,对2009年—2013年的五年间我区人口变动及人才流失情况进行研究,从五个层面阐述了大兴安岭人口变动及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出人口变动及人才流失对大兴安岭产生的五个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六项留住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企业的人才流动日趋加快。随着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抢滩登陆,我国国内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人才流失,英文称为“BrainDrain”,是指人才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合同(雇佣关系)的过程。人才流失不同于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6.
显性和隐性通货膨胀相互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显性、隐性和综合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分析了显性和隐性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和类型,指出了我国2009年以来CPI持续走低与货币供应急剧增长之间的严重背离的情形是显性通货紧缩与隐性通货膨胀并存的表现,其实质是商品总供求失衡与货币供求失衡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薛志洁  杨利维 《山西统计》2002,(6):58-58,64
什么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呢 ?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内涵是指企业通过改革建立起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各层次人员创造性、积极性的运行机制。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 ,无不应证了这样一个道理 :得人才者得天下。当今 ,国有银行业与股份制银行的竞争 ,亦是将广纳人才放在了首位。入世后 ,随着外资银行的抢滩登陆 ,我们将会面对一场愈加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由于外资银行在人事管理、分配机制、薪酬制度等方面的优越条件 ,会导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许多优秀业务骨干“跳槽” ,人才流失会更为严重 ,而人才的流失又将恶化和削弱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因而如何建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状况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从理论上讲,人才属于社会、人才流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但对当前国有企业而言,严重存在着“流失”而非“流动”的现象。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发展。苏州第一建筑工程集团公司在1996-1998年的三年...  相似文献   

9.
二元劳动市场中,农民工的失业包括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其受教育年限超过工作学历要求的情况称为过度教育,属于隐性失业的一种。如果不考虑过度教育这种隐性失业,农民工的实际失业率将被低估。文章利用2009年武汉市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从农民工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学历要求不匹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民工的隐性失业现状,并采用实证方法对其影响因素和收入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不能忽视农民工隐性失业的结论与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与人才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日益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这种知识型员工的供需缺口,为人才的流动创造了需求并提供了可能.一方面是企业急需的各种人才.另一方面是人才的大量流失。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如何减少企业人才流失.加强人才管理,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粗略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各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缺乏在各因子与各指标构成的整体系统框架下考虑其复杂关系而得到客观权数计算的依据.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实现了在确定因子与指标的显性(直接)与隐性(间接)关系影响的环境下整体上系统上考察指标的客观权重,从而实现系统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董根泰 《统计研究》2004,21(11):47-5
一、部分国家农产品价格的政策支持评价体系简介 1.生产者支持估计 生产者支持估计(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简称PSE),是因为政策原因而从消费者和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转移的年度总货币价值.生产者支持估计包括隐性和显性转移(支持).所谓隐性转移(支持),就是指国内农产品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所谓显性转移(支持),主要是指表1中的从B.到H.共7项.  相似文献   

13.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行政工作的政府统计工作是否也要实行成本核算呢?吴志强同志在2001年第9期《北京统计》上撰文提出,核算统计工作成本十分必要。他认为,统计部门的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所谓显性成本是指政府花在政府统计部门的各种财政投人,包括人员工资、福利、劳保、差旅费、固定资产折旧、办公经费等。所谓隐性成本,就是难以计量的成本,如由于统计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而浪费的费用。这部分费用虽难以计量,但危害极大。在统计数据收集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如果不改变…  相似文献   

14.
职工隐性收入统计之我见□/文南京邮电学院翟明坤职工隐性收入是指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职工通过各种合法手段获取的劳动报酬,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费用、资产性、资助性以及其他从各种渠道得到的货币和实物收入。这部分收入没有反映到国家劳动计划、财政收支、统计和税收...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形成螺旋上升的价值创造过程,隐性知识是核心.节点企业进行隐性知识管理决策的原则是自身利益还是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绩效,其结果是不同的.在由多个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考虑知识的含量与成本是负线性相关的情况下,研究为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绩效,制造商和零售商进行隐性知识管理决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经营的发展概念及其精髓 “城市经营(Urban management)” 是指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 指把城市作为一种资源来管理的新的 理念,是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来 调控城市发展要求与发展条件之间矛 盾的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它将城市作 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规划、建设、管理 和经营,通过营造城市的最佳投资环 境和最适宜的居住、人才集聚环境,创 造城市的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优 化城市资源配置,带动城市经济、社会 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城市自身价值 和综合竞争力。“城市经营”的主体是 城市所在地的政府、各类企业以及全 体市民。“城市经营”的产品。是指一切 可以由城市政府管理部门直接或间接 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进行整合,有利 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城市知名 度、美誉度提高和形象提升,能够资产 化、资本化的城市资源都是城市经营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要总结和评价一个单位的工作情况,一般采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其中横向比较指把某单位的有关指标与其它同类单位的相应指标或计划目标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说明该单位的位居水平和相对发展水平,常用的比较参数和计算公式有均值、方差、信度、难度等等;纵向比较指把某单位的统计期状况与基期状况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说明该单位的绝对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比较一般采用动态数列的方法;综合比较指横向与纵向两者综合应用的比较,例如要把某单位纵向比较所得的数据再与其它单位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其目的是为了综合评价该单位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企业知识资本管理战略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资本概述知识资本是蕴藏于知识中,以知识形态存在和运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其管理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价值增值性的预付价值。知识资本不仅包括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而且还包括所有企业发展并积累起来的知识信息的显性和隐性  相似文献   

19.
税收流失是指在一定的税收制度条件下国家对所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应征收而未征收到的税款。这里指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地上经济”是指已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在国家有效控制范围之内的经济活动及其收入。与之相反,“地下经济”一般是指防止和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和监察的经济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收入。税收流失主要包括“地上经济”中存在的纳税人偷税、骗税、抗税、避税,欠税造成的税收流失和处于政府有效控制之外的“地下经济”的税收流失以及因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费挤税等造成的税收流失。这里…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人才的挑战。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在指定地区享受与中国国内银行相同的国民待遇。在面对面的竞争当中,优秀的金融人才将是中外银行正面交锋的焦点。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外资银行瞄准的国内人才是通晓国内金额政策和法律,具有客户资源的高级客户经理。他们将以高薪、出国培训、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条件,吸引大量国内银行优秀人才,随之而来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客户、市场资源大量流失。人才流失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