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经济体制过渡的长期性导致经济体制转轨必然要有阶段性,根据新旧体制的 消长情况,双重体制运行推动宏观控制模式转换在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 阶段不是处于静态衔接过程中,而是处于动态组合过程中,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宏 大的动态系统,从动态的纵向看,宏观和微观之间始终处于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动态 过程;从动态的横向看,产业结构和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始终处于不平衡趋向平衡的调 整中。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受三种力量制约:一是稳定的力量, 它产生于各个企业和部门内部的自组织功能;二是经济波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体制转轨与发展转型是转轨时期的双重任务,转轨时期的总成本可以因转轨路径、政策安排的不同而得到控制,但成本一旦发生就具有客观性,不会因为转轨阶段的转换而消失,前一期间内被推迟、忽略、隐藏的成本都会以累积、转移的方式在后续的转轨过程中或转轨结束时反映出来,成为必须最终结清的费用,从而对转轨的最终绩效评价产生校正作用,或者直接在过程中对转轨的效率产生影响。中国转轨过程及绩效评价模式的转变,可以1998-2004为一个转折,这之前的着眼点在于打破一个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并在这一过程中以经济的快速增长解决温饱问题。这之后的着眼点是要在完善新体制的过程中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让各个方面在相互适应中获得持续发展。到转轨结束时,对于转轨过程的评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是否建立了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是否确立了一种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三是是否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现实基础。中国目前转轨的实践进展已经提示我们,将转轨作为一个完整过程来考察,将转轨的目标、绩效的评价、费用的结算、政策的选择联系起来。从全局、从转轨完成后的经济社会考虑,既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的转变,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在这过程中,总量与结构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关联在一个较短时期或近期的经济运动中可能表现得不明显,但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或中长期来展望则较显著。产业结构的变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和印度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都深受封建主义、殖民主义之害,又在相近的时间里获得独立。建国以后,印度实施了由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组成的混合经济体制,我国则采取以计划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各自的经济体制内,两国都  相似文献   

4.
目前,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同时并存、交叉发生作用的特殊阶段,可以预料,“旧体制的消亡,新体制的形成,都只能是逐步的,都需要时间,改革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文仅从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原理出发,对新旧体制的转换提出一些拙见,求教于理论界。一、新旧体制在一个时期内共存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到城市已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并逐渐深入下去。特别  相似文献   

5.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十分迫切。 一、转轨期新旧经济体制的矛盾 尽管14年来我国以市场为主要取向的经济改革成绩斐然,但总的来说,改革仍处于由浅层向深层的过渡阶段。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转轨面对的现实经济基础是: (一)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产物。然而我国现存的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而且严重畸形,一些主要的生产资料如资产及劳动力等还没有真正成为商品而进入市场,某些物品特别是生产资料还兼具产品和商品双重性质,竞争处于局部和极不充分的状态,超经济特权侵入商品交易,行政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6.
论战后日本型企业体制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胡方在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和企业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许多人都把日本型经济体制和日本型企业体制作为一种样板和范例来进行宣传。本文的目的在于对这种思潮作出反省,在阐明日本型企业体制的特征的同时,还论证产生这种企业体制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加强对有关改革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的研究。作者认为,当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新的重大突破:一是要加强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经济体制模式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革等有关改革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改革实践。二是要围绕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目标、经济决策协调的方式和相应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等三个基本问题,进一步搞好全面改革方案的总体设计,保证各项改革配套进行。三是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转换的过程中,应以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建立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突破口。应采取分步一揽子配套改革方式,通过打好几个战役,奠定新体制的基础,使新体制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府经济职能是一种贯穿于社会经济运行始终的政府行为方式。在不同经济体制模式下或在同一经济体制的不同时期,政府经济职能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范围是不同的。为描述这种景况,本文着力对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形式展开分析,认为在不同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着主次性,其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轨而出现调整。以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而论,这种主次性调整便和分税制实施过程中的财政转移支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力图对这种密切联系的某些重要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寻租现象及其影响,对寻租的消极作用与在转轨过程中的特殊意义作了两方面的分析。作者侧重于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中的寻租行为,结合扭曲理论进行分析。文章在说明转轨期经济中寻租主体与租金来源与成熟市场经济不同点的基础上,着重对转轨期经济中的寻租行为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作者提出的“间接生产性利润”概念和寻租的“体制创新”作用等寻租在转轨期经济中的正效应,都与迄今其他作者对寻租一般加以否定的观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银行风险控制的理论与实践杜火韦目前,中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正在深化,金融业快速发展,新的金融工具不断运用,而较为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使得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着许...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张红 《社会工作》2012,(8):10-15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是专业性和行政性两种模式并存,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各自都存在悖论,这种农村社会工作的双重悖论表现在二者都无法有效地改善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专业性农村社会工作的悖论体现在其自身拥有专业的优势,表现在专业的理念、价值和使命等,可以独立于行政体制,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但是面对基层"不合法"的治理结构时往往无能为力;行政性农村社会工作本质上属于国家的制度安排,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体制内资源的支持,在短期内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不能改善乡村的治理结构。这两种工作模式将会在未来的中国农村社会工作领域长期并存,如何协调与基层政治的关系是当前专业性农村社会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产权明晰的双重含义及其实现途径杨新华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一、产权的双重含义(一)产权的法学含义生产关系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财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所有制既是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概念。在物...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宋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担负着管理和调接经济的职能。只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干预经济的强弱和实现方式有很大差别。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干预不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而且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结构缺口的涵义及提出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体制转轨,是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全面改革为其内容的。然而,既是一般规律(例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作用,又受中国国情经济发展水平极其落后的支配,中国的体制转轨始于经济。笔者从市场化、非公经济和宏观调控方式三个方面,综合有关专家的意见和统计数据的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已经过半。历时20年的经济体制转轨,已经提出了多方面的整合要求。例如,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目前主要是从经济体制的侧面推进的,但进一步的深化,就必然要求提升到政治体制的层面,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是指这样一种情形:一些本应归于现代化内容的事物失去了或者是部分失去了本来的应有之义,并且,增加了一些与现代化属性不相吻合的内涵。中国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变异现象,大致的说,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二元经济结构。这是产生变异现象的最基本的原因。一个回避不了的客观事实是,在我国现阶段,落后的旧式经济与先进的现代经济同时并存,而且,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与心理观念也势必相应地呈多样化状态。于是,整个社会机体实际上也就具有了一种非同一、非真正一体化的重要属性。这种非同一的客观现实增大了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随机性和不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在其社会经济主体中,却广泛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是世界各国中中小企业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从战后到今天,日本的中小企业在宏观经济制度的建立.企业体制的转轨和微观企业的运作机制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发挥了合理伸缩社会经济活动,柔性协调企业组织体系和完善资源配置的弹性功能。日本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具有独特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模式,即系列化和独立化并存的生存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计划向市场的体制转轨探索是一个原理一般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过程,在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实践成果对于认识深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实践为考察对象,在对既有研究成果和改革绩效进行比较、探讨、归纳后认为,中国案例在转轨经济的研究对象、运行特征、动因与路径、演进进程等基础性课题方面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由于中国实践在这些方面的意义主要是对流行认识的证伪,可以说是其独特价值所在,本文尝试着进行了命题式的归纳。这些命题基本形成了转轨经济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是进行比较体制研究的基础。本文的探讨表明,以中国经济转轨实践为对象创新转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正在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市场从总体来说属于初期发育阶段的市场.这是由我国的特殊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一是经济发展的低二元结构,即占相当大比例的落后的传统经济与先进的现代经济同时并存,其基本表现是在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当大的差异性;二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并存,这两个基本经济条件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市场发育的基本进程,形成了我国初期发育阶段市场所独有的特征.正确认识这一特征,会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市场发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的内在矛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物价水平经历了从高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历程。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复杂的背景,既与我国处于市场化转轨过程有关,又与体制上一些特殊因素有关。因此本文试图利用TARCH模型和变参数模型从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通货紧缩的货币原因,总供给曲线和产出缺口,以及消费需求、企业效益对物价的影响等多视角来定量分析和探讨我国转轨时期经济高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多元的增长动机,在双重体制下,由于缺乏对多元经济主体行为的有效抑制,必然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财政收支逆差,货币投放过量,物价持续上涨,从而导致通贷膨胀的发生。本文指出,在预算约束软化、双重体制交替的体制背景下,企业的趋利化增长动机、地方政府的本位利益势必形成对中央财政乃至银行信贷的强烈冲击与挤压,使得中央政府不堪重负而增大货币投放量,这是持久的通货膨胀发生的体制性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