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苑秀丽 《东方论坛》2010,(6):28-37,42
从明代开始,即墨黄氏由一个普通的农家,不断提升文化层次,从明嘉靖到清光绪的数百年间,涌现出进士8人、举人34人、贡生45人,其中有65人有文集、诗稿传世。这些文学、文化人才,使黄氏家族成为当地典型的名门望族、文化世家。一方面,家族文化构成了黄宗昌《崂山志》撰写、刻印和流传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从族人黄肇颚的《续崂山志》、黄氏后人对《崂山志》的普遍重视和黄氏外甥周至元的《崂山志》,以及青岛文化发展的实际来看,黄宗昌《崂山志》的影响已从家族文化向外扩展,对青岛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为我国家族文化与地区文化互动的一个鲜活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周至元作为即墨黄氏之外甥,对其舅氏之祖黄宗昌极为崇拜。其《崂山志》不仅具有继承黄宗昌为崂山立传的自觉的写作意图,而且在写作特点上也深受黄宗昌影响。但周至元严守山志传统体例,与黄宗昌借山志以寄慨颇为不同。故两部《崂山志》,一平实客观,一多抒己见;一重视历史源流的梳理,一种偏好沿途环境的描写。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3.
周至元的《崂山志》,对黄宗昌《崂山志》多有吸收和继承,但其增补、创新之处,也所在多有。其各卷名称和排序,多源自黄《志》,但纲目更清晰更具逻辑性、景点介绍之后多附相关诗文词赋作品、重视女性人物等,是其体例最突出的创新。而在人物、宫观、名胜、物产及艺文等各方面,虽也不乏对黄《志》的承袭,然其内容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黄《志》。其中对刻石碑文的重视、对诗文佳篇和奇闻轶事的全面搜罗,尤其是关于德、日侵占时期史料的记载,都使得周《志》具备了较高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文学家。学者对乐钧的诗词和文言小说研究的较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其家世和生平进行专门的研究。文章试着从乐钧生平和家世两方面对其进行考证研究。乐钧,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享年四十九岁。乐钧出身于贫苦之家,其妻王氏则是当地声望很高、传奇式才子王痴山之女,乐钧和王氏共育有四儿一女。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界对于清代小说《风月鉴》的作者知之不多, 其姓名、籍贯等问题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依据新发现的《固始吴氏秉义堂支谱》《光州吴氏家墨》等文献资料, 并结合《风月鉴跋》中关于作者的介绍, 可以确定《风月鉴》的作者为吴贻棠(1779—1829), 河南光州固始县张庄集(今河南淮滨县张庄乡)人, 出自清代河南著名的科举世家—固始吴氏家族。  相似文献   

6.
南宋浙东学者石宗昭,《宋史》无传,其生平事迹隐晦不彰。《全宋文》卷六二六八有石宗昭小传,然此小传有疏误和遗漏之处,应予考订补正。《全宋文》小传谓石斗文与石宗昭为从兄弟,两人实为族叔侄关系。石宗昭登进士第后的首任差遣为台州司户参军,《全宋文》小传对此失载。庆元初,石宗昭以直华文阁出任淮南东路转运副使,《全宋文》小传亦失载。本文梳理了石宗昭自乾道八年登进士第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的仕宦经历,并对其家世和生卒年进行了考订。  相似文献   

7.
明代郴州袁子让的各种传记有三个不同的源头,且均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袁子让并未担任过眉州知州,而是嘉定知州;任嘉定知州七年(1602-1608),而非九年;进京后,袁子让是担任兵部郎中,而非主事或兵部员外郎。其师有曾朝节、冯琦等,其友有曾凤仪、汪楫、范醇敬、罗绲、王毓宗等。袁子让共有著作八种,散佚三种,现存五种,其中,《字学元元》、《文市榷酤》两种为学界所熟知,而《注易图》、《全蜀边域考》、《嘉州二山志》三种虽然现存,但学界极少提及。袁子让有一兄(袁子谦)、一弟(袁子训)、二子(伯瓛、仲璿)。  相似文献   

8.
吴敢的《金瓶梅》研究主要用力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一是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研究。主要代表性著作即《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和《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长编》,它们为金学大厦的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石。同时,吴敢担负了《金瓶梅》研究者队伍集结的学术使命,即学会与学刊的筹建和创办,他的这一学术活动为金学研究的学风建设以及各种学术典范建构做出了自己的实绩。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对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有很大影响,后者的多篇小说即从前者取材。本文认为,芥川之《魔术》当受《聊斋志异·崂山道士》的影响,二者间最大的不同是其艺术世界实化与虚化的不同;又由于这一差异而造成各自作品阐释角度“外向”与“内向”的不同;并且,这种不同还有各自个性与经历上的潜在原因。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两篇作品因虚实二境的不同在各自创作历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明史·舆服志》自康熙十八年至乾隆四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纂修。第一阶段由清初著名史家万斯同初步删定,成《明史》四百一十六卷,其中《舆服志》共四卷。收载了极为丰富的史料,奠定了《明史·舆服志》的基本框架。第二阶段由总裁官王鸿绪在万氏《明史》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经过多年的删改、润色加工后,最后成《明史稿》三百一十卷,其《舆服志》仍为四卷,在《明史·舆服志》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阶段由总裁官张廷玉对王《志》略作删改而成定稿即今之《明史·舆服志》。  相似文献   

11.
苏雪林传略     
苏雪林既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又是著作等身的知名学者,但因其对鲁迅的攻击和对胡适的崇拜,多年来并未得到正常的应有的评价。而自诩为“五四”人的苏雪林则由反叛礼教到回归传统的人生轨迹,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崔致远旅居于长安16年,用诗文记载下了他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困惑和情感历程.他始终以异乡人自居,固守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诗中大量运用了"行于路上"、"孤苦无依"和"客居他乡"等意象,弥漫着浓郁的漂泊感和无归属感,将浓浓的乡愁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寄居他乡的崔致远对真正精神家园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贵州通志•苗蛮志》(为了行文的方便,《贵州通志•苗蛮志》(乾隆)在下文一律简称“乾志”。)(乾隆)与《百苗图》两书写作的时间相近,所处社会背景相同,叙述的对象都是今贵州境内的各民族传统文化,所述内容也十分接近。不同者在于,前者是官方著述,采取的是官方立场,评议标准具有鲜明的官本位色彩,参与编修者一般未经实地查勘,大多靠摘编前人著述或凭当事人的转述材料成文,因而疏漏错讹在所难免。后者则是陈浩凭借本人的实地经历,参阅前人著述,编成的文图并茂的民族志专著。由于位卑言轻,陈浩对“乾志”的疏漏错讹和立场观点的不满,虽然多有批判和匡正,但言词委婉,手法隐讳,以至于后世研究者若不加细究,不免误以为《百苗图》仅靠摘编“乾志”成文,因而史料价值不大。本文在逐字对校两书相关记载的基础上,结合《百苗图》的附图,发现陈浩对“乾志”的批判极为严厉,所作的匡正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因而要了解当时贵州各民族的实情,理应看重《百苗图》,不能偏信“乾志”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朴趾源和鲁迅是在本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经常被提及的著名作家。分析两位作家的代表性小说作品,不难发现朴趾源和鲁迅在各自作品中所塑造的先知者形象贫贱者形象嫠妇形象的艺术特色及原型意蕴,两位作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的特色。运用类比学方法对两位作家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契合与异构进行研究,能够考察出两位东方文学大家的作品特色以及中朝两国文学的相通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日子里,一直是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成员,在20世纪的国际舞台上也享有盛誉.他以其坚定的革命信仰、卓越的领袖风范、杰出的政治智慧、超凡的领导才能和迷人的外交风度,成为当代政治家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附图:凤雏甲组建筑遗址性质探讨@王先胜$邻水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邻水638500~~~~[1]庞朴阴阳五行探源[J]中国社会科学,1984,(3)   [2]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M]长沙:岳麓书社,1988   [3]唐明邦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田合禄,田峰中国古代历法解谜[M ]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1999   [5]庞朴火历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1978,(4)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的人格,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理想、信念、道德和价值观。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关于周恩来的人格研究,自1996年以来,逐年增多,专家、学者们通过十几年的悉心研究探讨,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将其综述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周恩来人格精神的构成和科学内涵的探讨研究;二是对周恩来人格魅力基本特征的评述研究;三是对周恩来人格形成的探讨研究;四是关于周恩来人格研究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春秋学从董仲舒"公羊学"盛行后便陷入了误区.本文探考两千年来形成的误区,正其本,溯其源,以抛砖引玉,引起学界的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