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粲诗赋光耀千古,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中国赋文,也影响了朝鲜朝文人,朝鲜朝中期文人李安讷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李安讷以王粲作品为载体,引"王粲赋"、"登楼赋"典故和化用王粲赋句入诗,撰写仿作《次王粲登楼赋》,成为朝鲜朝"和粲赋"中一面重要的旗帜,推动了王粲赋在朝鲜朝的传播.故探讨李安讷对王粲及其赋的接受对中朝文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辑刊》2007,(2):195-199
邺下文人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色彩极为明显的文人集团。关于集团的领袖,涉及到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历来说法不一。曹丕绝大多数时间里生活在邺城,不仅组织了大部分文事活动,而且善于总结集团经验,成功推动了文人集团的发展,因而是邺下文人集团当之无愧的领袖。而曹操常年外出征战,少有和文人们的共同创制;曹植年少单纯,缺乏号召组织集团活动的实力,作品丰富但多为单独创制,二人皆不符合成为邺下文人集团领袖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校注》于《愁霖赋》后按云:“《艺文》卷二载曹丕、应玚《愁霖赋》。丕赋句云:‘脂余车而秣马,将言旋乎邺都’。丕不称邺为魏都或魏京而称邺都,似在曹操尚未为魏公时。魏公以后,便称邺为魏都或魏京了。观《朔风诗》、《王仲宣诔》可证。则此赋之创作时期,必在建安十九年之前可以推知。”元按,此说不确。曹操建安十八年五月为魏公,但邺下文人包括曹丕,在建安十九年以后的作品中,依然有称邺为邺都或邺城的,并非如《校注》所云“魏公以后,便称邺为魏都或魏京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文学史及研究论著中,王粲被认为是建安七子之首。但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王粲并非总列第一。曹丕、曹植、刘勰、钟嵘四位最有代表性的论者,对于王粲的排位就并不一致。这反映了论者的深层心理与品评标准的不同,由此可以洞察魏晋南北朝文论向文本转化的审美自觉的评论态势。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也是现实主义文学高度发展的时期.以曹操为领军人物的邺下文人集团,掀起了一个诗歌创作的新高潮.所谓的"建安风骨"正是对邺下文人集团成就的高度概括.但邺下文人集团由盛到衰的过程是短暂的,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三台音系     
本文《三台音系》描写的是河北省临漳县香菜营乡三台村的语音面貌。 三台村,在安阳市东北方向四十里,漳河北大堤下边,原属彰德府所辖范围。三台村共有一百二十七户人家,五百八十口人。村子南边与邺镇隔堤相对。两个村距离半里地。均在古邺城内。村子西边紧挨三台,命名是由三台来的。 这一带就是古邺城遗址,包括邺北城、邺南城两处。邺北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那是公元前685年至683年了。战国时是魏国的邺邑所在地。西门豹治邺的事迹就出在这一带。至  相似文献   

7.
元遗山诗云“邺下风流在晋多”,岂独在晋,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这上下几千年,邺下何时不风流?郭沫若同志不曾写下“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诗句吗?而今安阳风流正多,这里的人民正以极大的热情建设这古老的都城,描绘着太行洹水的春景,创造着前所未有的风流。为了研究安阳,宣传安阳,促使人们了解安阳,热爱安阳,更好地建设安阳,我刊开辟一片小小的天地,名子就叫“邺下风流”,愿大家热爱它、扶持它,和我们一道办好它。 “邺下风流”发表历代本籍、客籍以及在安阳做官、谋事、或主要活动在安阳的人物评传文章。上起上古,下至现代,各阶层、各色人物都在研究之列。 本专栏注意文章的短小活泼,一般以4000字以下为好。本专栏注意文章的研究性质,不发纯传记文字。 欢迎批评,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8.
黄燕平 《兰州学刊》2010,(8):147-150
关于王粲与曹丕、曹植关系,学界多囿于旧论,认为王粲"为两公子楼护",婉娈于曹氏两兄弟之间,与二人分别保持相等的距离,且同时受到他们的尊爱。但从曹丕、曹植对建安诸子的排位,王粲与二人的诗文交往情况及曹氏两兄弟悼念王粲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辨析,则显示出王粲实际上是亲曹植,疏曹丕。  相似文献   

9.
王粲生平、创作中两个问题的考辨王怀让王粲是文学史上建安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被刘勰称之为"七子之冠冕"。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是文学史上久为传诵,很有影响的名篇。关于王粲离长安去荆州的时间和《七哀诗》第一首的创作时间问题,是王粲生平和创作中的两件大...  相似文献   

10.
王粲赋论     
<正> 曹丕说:“仲宣独自善于辞赋。”(《与吴质书》)在建安七子中推崇王粲的辞赋。刘勰说:“仲宣靡密,发篇必遒……亦魏晋之赋首也。”(《文心雕龙·诠赋》)把王粲列为魏晋八家赋的第一家。王粲在赋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重视与肯定,是有道理的。王粲是建安时代辞赋发展转折阶段的第一位赋家,他的赋全面展现了情感在作品中的地位,显示了从汉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的崭新风貌。王粲生活的汉末建安时代,是一个充满苦难  相似文献   

11.
王粲的籍贯,今人主要有两说:一说在河南修武,如李宝均《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78年10月第1版)、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册(86年5月第1版)等;一说在今山东邹县西南,如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78年12月第2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79年7月再版)等。两说都有影响,以致有人不加分辨,将两说并存,如吴云、唐绍忠《王粲集注·前言》(84年3月第1版)、曹大中  相似文献   

12.
牛润珍 《晋阳学刊》2011,(6):111-115
自齐桓公筑邺,邺址未变,其地即今古邺三台遗址。秦汉时期,邺在地理上对于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影响。秦军据此攻赵,汉高于此置魏郡,东汉灵帝时为冀州治,曹操于此建魏都,邺成为北方中心城市。袁绍初治州城,讲究规整,奠定了邺内城外郭的基本格局。曹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街区呈棋盘状的邺城城制。  相似文献   

13.
任慧 《重庆社会科学》2005,(12):40-41,48
王粲《从军诗》是其加入曹操集团后的代表作品,诗中洋溢着昂扬的乐观精神。本文对《从军诗》作出三点分析:首先,曹操实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理想,诗人对曹操的赞美发自内心;其次,作为依附于政治的文人,王粲保持了正直的节操;其三,《从军诗》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吕艳 《齐鲁学刊》2005,(2):76-79
《三良》、《七哀》深契王粲感伤性格,是王粲人生的诗意言说。王粲人生的光点在于前期悲壮的悯世与 有为追求;后期效命曹氏,惶奔仕途,建安理想渐渐淡化,他对文学侍臣的处境虽有自觉的认识,并因此而痛苦,但 更多的是对这种生存环境的无奈和认同。《三良》、《七哀》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极深极痛的悲哀情绪。  相似文献   

15.
曹丕文学不朽的新意识及其“文章”、“文人” 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最后的几年,在文学史上意义重大而又令人唏嘘.阮瑀于建安17年卒,徐干、陈琳、应玚、刘桢,还有王粲,俱于22年卒.继孔融之后,“建安七子”至此无有存者.也就在这一年,曹丕得立为魏太子.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有的著作认为著名玄学家王弼是今河南省焦作市人,这是不对的。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云:“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此山阳乃指山阳郡,属于兖州而非河南。考王弼乃王粲之侄孙。《魏书·王粲传》“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王粲年四十一卒,他的两个儿子被杀,无后,以族兄王凯之子王业嗣。故《魏氏春秋》云:“文帝既诛粲二子,以业嗣。”(《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王业就是王弼的父亲。王粲的祖父王畅,曾祖父王龚均山阳高平人,《后汉书》并有传。王龚,顺帝时为太尉,王畅,灵帝时为司空,故《王粲传》谓“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其世系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登楼赋》是王粲的代表作。它不仅开魏晋抒情短赋之先,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也较集中地反映了王粲的政治思想,特别是赋中所抒发的“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可以说是王粲政治思想的集中概括。  相似文献   

18.
<正> 《登楼赋》是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王粲的代表作,魏晋时代抒情小赋的杰作。但就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有两个问题——关于王粲的登楼地点和此赋的写作时间,至今因意见纷纭而未得圆满解决,实有一辨的必要。王粲登楼,究在何处? 关于王粲的登楼地点,有的说有“二说”,有的说有“三说”。就笔者听见到的材料,实际上已有当阳、荆州、麦城、江陵、襄阳等地的城楼说和不拘泥于具体地点说。正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看法,有的涉及到这个问题时,只列出不同意见而不加评说,有的则干脆避开不谈。这里我想对以上各说一一加以分析,看哪种意见符合作品所写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侯卫东 《殷都学刊》2012,33(4):56-61
安阳修定寺唐代开元三年(715年)刻的《相州邺县天城山修定寺之碑》,清代的《安阳县金石录》、《唐文拾遗》都著录了碑文.原碑已经打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艺风堂旧藏拓本,拓本与著录文字相比勘,可以互相发明,最大限度地还原碑文的原貌.唐代修复后的修定寺塔至今尚存,仍然使用了北齐时期的塔基,该塔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塔基,碑文对包括该塔在内的始建于北齐时期的寺院建筑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对研究北齐佛教和皇家寺院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木斋 《齐鲁学刊》2005,(2):71-75
王粲《七哀诗》三首和《杂诗》都是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作品。他在建安十四年之前的现存诗作,都是杂 言诗和四言诗;而其现存的五言诗作,全部是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作品。王粲建安十四年之前的四言诗作尚属汉音, 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五言诗作则纯乎魏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大体上来说,从建安十四年至十六年是"汉音"与"魏 响"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