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国民经济协调系数体系的建立王维国协调发展既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要求,又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只有了解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才能制定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因此,准确评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意义重大。本文应用模...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民经济账户和政府财政账户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被用来计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和评价经济发展的态势,有时甚至用于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的政绩,成了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言必谈的指标。由于GDP是侧重于经济方面核算的总量指标,没有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资源环境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为此,理论界提出了清洁生产、绿化GDP,这样绿色GDP(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测算尤显重要。 一、GDP绿化和绿色GDPGDP绿化是指针对GDP… 相似文献
3.
1981年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国民经济平衡表》(草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摆在综合平衡统计面前。它要求吸取联合国的新SNA和经互会国家的MPS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改进《国民经济平衡表》(草案),从而使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能对国民经济活动总体状况进行及时地、系统地、全面地统计描述;使国民经济平衡表更好地完成国民经济核算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核算规则和方法系统地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为国家制定各项政策提供重要依据。然而 ,目前核算中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其一 ,忽略了自然资源方面出现的稀缺 ,而这已经危及到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生产力水平 ;其二 ,没有明确考虑主要由污染而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正基于此 ,修正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对资源与环境进行全面核算 ,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大潮流。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一直在研究资源和环境核算的理论和方法 ,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两… 相似文献
5.
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在经济研究的领域中正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注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是经济理论与经济统计相结合的产物,正确地理解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对于核算体系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变化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经过40多年的基础统计工作建设和宏观经济核算工作实践,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不断的探索中。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理论上的禁区和技术难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上完成了由MPS向SNA的转换,确立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回顾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历史,从技术的角度来回顾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已经取得的重大进展,不仅可以正确地评价这些进展的重要性,而且有助于正确认识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90年代开始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是向SNA靠拢,在体系设计中既有和联合国SNA一致的地方,也有和其不一致的地方。有些方面具有超前性,突破了联合国SNA的限制,而有些方面还不尽合理。本文就我国核算体系中有关结构设计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李宝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核算体系)包含着五大核算子系统。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部门中,对五大核算各自内容与范围的看法不尽一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编写组编写出版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统计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与方法论讨论会,于1986年11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讨论会得到国务院国民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1.
12.
国民经济核算是 2 0世纪经济科学领域最大成就之一。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 ,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世界各国 ,不论大国还是小国 ,也不论富国还是穷国 ,无不重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制度建设。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 5 0年来 ,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 ,但坚持组织统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及制度建设上取得了许多业绩 ,为统计科学的繁荣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把发展第三产业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列入了国家计划指标。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应当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作为考核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西方国家表示国民生产总量的通用指标,其计算范围除包括各物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经济指标,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算计机技术,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过程的一个宏观经济模型。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目的,是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服务。如何充分运用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对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作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和评价,探求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预警国民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重大的社会经济决策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模拟是统计理论和实践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江西省近几年试算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对地区的经济运行进行一些探索,并提出一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民帐户体系和宏观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帐户体系(以下简称SNA)引入我国,引起了经济学界特别是统计界和会计界的普遍关注。1984年,SNA的创始人R·斯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我国统计界和会计界对SNA的学科属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会计界,把SNA称为国民经济会计的论述不断涌现。会计界之所以称SNA为会计,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字面意义上看,西 相似文献
16.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和剩余价值理论,坚持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界限,正确反映经济的循环和周转。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进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模式向SNA(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模式转变的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举旨在革除旧核算体系的诸多弊端,主要包括:生产范围太窄,核算内容欠完整,核算方法过于简单,等等.其间,首先提出MPS与SNA兼收并蓄的混合模式;此后,随着前苏联和东欧经互会的解体,有关国家的核算体制纷纷向SNA转辙,MPS名存实亡,我国也开始向SNA模式全面转轨.经过大约8年的理论酝酿和探讨,我国的新核算体系方案数易其稿,至1991年末形成了一份极富创新意识的试行方案[1],1992年颁布并在全国推行.当时预计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新旧核算体制的全面转轨,这一目标已经基本达到.然而,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表明,新核算体系无论在方案设计上还是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若干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修订的必要性 国家统计局与有关部门合作于1984—1992年间研究制定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核算体系,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的作用。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年间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工作经验;突破了“姓社姓资”的传统观念的束缚,采纳了国际上通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和基本核算方法;在由传统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向SNA转换过程中,在推动199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19.
In author’s opinion, when we make macro-analysis using the data from New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it is necessary to re-group the data structure of accountion system. This paper also addresses the basic theories underlying this regrouping and relevant idea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