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科学院哲学教研室组织编写、由B.?.莫洛佐夫教授主编、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概论》(全书共364页),是近年来苏联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著作中比较好的一本,值得一读.这本书作者们是为"已经熟悉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小萌研究员于2008年出版了《清代北京旗人社会》一书[1]。作者长年致力于清史、满族史研究,曾就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的相关问题发表了《清代北京内城居民的分布格局与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清代北京旗人舍地现象研究》(《清史研究》2003年第1期)、《碓房与旗人生计》(《清史论丛》2005年号)等十余篇论文。本书乃作者积多年之功的晚成大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推动日本研究的健康发展,我们选登了这篇以“求疵”为主要内容的书评,望此能为改变以往书评多片面“拔高”而很少批评的状况起一点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英 《今日辽宁》2012,(2):70-71
最近,我有幸读到辽宁作家刘国强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日本遗孤》,感受非常强烈。虽然,以往也接触过一些类似题材的作品,但应该说,这本书确有它自身的特色和独具的长处,就我所获得的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赵杰 《今日辽宁》2011,(5):26-29
一位日本朋友把自己多年收藏的一件原始资料捎给我,这就是《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如果将《大阪朝日新闻》号外,视为刘九一八新闻报道的历史一页,时至80年后的今天,这套号外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地对九一八事变的自白。  相似文献   

6.
《德国古典哲学》(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6年,334页)是A.B.古雷加的又一部新著。提起古雷加,中国读者都比较熟悉。他撰写的《黑格尔传》、《康德传》、《赫尔德》的中译本均已分别于1978、1981、1985年出版,《谢林传》的中译本不久也将问世。除上述传记性著作外,他还著有《德国唯物主义史》(莫斯科,1962年;柏林,1966年)和《美学史》(莫斯科,1974年)。这些专著资料翔实、观点全面,颇得苏联国内外读者好评。据作者自己说,本书是在上述著作的基础上撰写的,是作者30多年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学问》2015,(4)
<正>《辽金黄龙府丛考》是长春师范大学姜维东教授的一部新作,该书除前言、参考文献、后记外,共分九章,计36万字。《前言》中作者交代了自己的历史观和写作重点。清代以降,黄龙府之争此起彼伏。黄龙府是否一直就在农安?其最初的得名之地又在哪里?学者的看法各有千秋。然自东北史大家金毓黻先生考证以来,辽金黄龙府在吉林农安的观点基  相似文献   

8.
姚辉、朱馥生合著的《陈英士评传》一书正式问世了,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以来大陆出版的第三本陈英士研究的专著。对于陈英士这个复杂人物,三十余年来,祖国大陆史学界聚讼纷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般偏于否定,而对他的历史功绩很少肯定。这种情况同旧中国时期和海峡对岸的评论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台湾,学术界对陈英士的评价,继承旧中国时期国民党的“孙中山—陈英士—蒋介石”一脉相承的看法,将陈英士奉为神明。一直到1977年台北《陈英士先生纪念集》于陈英士诞辰百年前夕出版时,还是将陈英士奉为党统,把他置于“没有陈英士就没有国民党”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9.
我们就《英国美学杂志》主编H.奥斯本的《论灵感》一文中提出的问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毛星同志,复旦大学蒋孔阳同志写了两篇文章,以及译者朱狄同志的《译后杂记》,作为关于灵感问题的笔谈发表,希望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社会》1990,(4)
读者朋友,您好! 《社会》创刊于1981年,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从而使得《社会》能够和这个伟大的时代同命运,共呼吸。然而我们所最感激的和始终支持着我们信念的,首先是我们的读者,读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总觉得有许多话要同读者说,可是,我们和读者朋友的沟通还很不够。为此,我们要在明年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与读者建立起完善的交流体系,以此来直接倾听读者的意见,改进我们的工作,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此外,我们还将在读者朋友中发展一批通讯员,并和更多的读者建立联系,我  相似文献   

11.
《社会问题》一书是美国德什金团体出版公司所编丛书之一。从1973年至今,该书每年出版一次,现已出至第10卷。这是一部论文集,因被许多大专院校社会学系用作教科书,为了与学校教学年度相一致,封面上都标明适用年限,如系1982年出版,就标明82/83等。《社会问题(82/83)》的编辑是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克特·芬斯特伯斯奇。他在前言中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人都想去美国,他们认为美国在许多方面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但是,这个国家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在过去10年里,这个国家的许多项“满足感指数”都在下降。人们愈来愈为通货膨胀、失业、犯罪和国家安全感到担忧,愈  相似文献   

12.
《从政妇女》一书读后钟婉懿本书作者指出,今天在美国有9800万名妇女,其中多一半是职业妇女。注册有选举权的妇女为6800多万。她们之中,有知识、有才能的大有人在。然而,据1993年的统计,妇女在参议院的100个席位中,却仅占6个席位;在众议院435个...  相似文献   

13.
英美学术界对于我国的陶瓷史本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在这方面的著述不算太少.较旧的著作,如1915年出版的罗勃特·L.霍布逊(R.L.Hobson)的《中国陶瓷》二卷,至今仍为西方研究中国陶瓷者所必备.晚近的著作有赫内(W.B.Honey)的《中国和其他远东国家的制陶艺术》(1945年版).1960-65年分册出版的《中国艺术》四大卷中的陶瓷部分,据说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新版《英国大百科全书》(1977年美国编刊的第15版)中乔治·萨维奇(George Savage)先生所撰长篇《陶瓷》条目下第三章《东亚和东南亚陶瓷》中,论述我国陶瓷部分所占篇幅不少  相似文献   

14.
郑庆山同志著《<金瓶梅>论稿》一书,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印行,蒙作者惠赠一册,每次翻阅,常有所感,固述拙见,或可供参证。《论稿》一书值得重视之处,并不在于对《金瓶梅》研究有重要突破,或发现前人所未曾发现的文献资料,也并没有标榜运用新奇的研究方法。作者仍然是采取平实稳重的研究态度,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阐述他辛勤劳作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十四篇相对独立的论文,而又互相联系而成为有系统的整体,每一篇文章都能使人感受到作者对这部被世人称之为千古奇书《金瓶梅》内部所蕴藏的奥秘,那种深沉执着的探索与追求,在平淡质朴的叙述文字中,时时跳动着作者的炽热感情火花。这是值得赞赏的。因为从这里我们可以体察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关系,有幸能最先捧读郭在贻同志《训诂学》原稿(此书为周秉钧先生主编之《古汉语学习丛书》中一个分册,最近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就有怡心会、面意目一新之感。系统性解放前后,有关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已达十多种,或为老一辈专家所著,或是当代中年学者所为,各以其长,雄踞学坛。郭君总结前人之研究状况,积二十余年之研究成果与治学经验,所著《训诂学》全面概述了训诂学的概念、内容、作用、条例、方式、术语、方  相似文献   

16.
人无不生活中社会中,任何报章杂志无不是社会交流的工具。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社会学理论普及性刊物《社会》,可以说是一本贴近社会、和着社会前进的节拍而前进的刊物。 《社会》总是瞄准着社会的热点。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斑斑点点。可是,点与点之间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是不同的,有热点,有非热点;热点与非热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已经和正在经历的分散生产的农业社会和集中生产的工业社会,到当前面临的非集中化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或者从以蒸汽、电气、核能和信息为标志的人类物质生产的历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来看,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演变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著很多,但大都着重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生和发展来阐述的。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它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会条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强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反作用。因此,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成为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样,这也被现代各国包括我国和历史所证实。遗憾的是在我国,尚未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上述问题进行科学、辩证分析与阐述的专著,文章也不多见。不久前,我有幸看到了  相似文献   

18.
去年应我国邀请来杭州参加世界经济讨论会的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家小岛清教授,是太平洋经济共同体设想的提倡者。这一设想,自1965年提出以来,在太平洋地区各国企业界和学术界中广泛传播,得到一些知名人士的响应。日本前大平首相于1980年1月间访问澳大利亚时,与该国总理弗雷泽共同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也提到了“环太平洋联合设想”。我国是一个太平洋沿岸国家,对有关发展本地区经济的重要建议感到兴趣与关注,自是意料中事。小岛清著《太平洋共同体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一书,原来收集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J.克劳弗德爵士编辑的《太平洋经济合作:采取行动的建议》(1981年版)文集中。后经原作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和平长驻,纷争不绝。国家民族在分化重组,人类智能得以高度发挥,自然环境遭受空前污染。展望未来,喜忧参半。当代中国,门户已开,南风北渐。改革开放之舟扬帆起航,商品经济大潮波峰叠起,现代化将丰裕的生活和高昂的代价一并推向民众。变迁之剧,前所未有。值此星球飞旋、时代沸腾之际,我们寄语广大读者:《社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办刊宗旨,继续下大功夫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栏目。同时着意于改革,推出新、实、全、特四字方针,不断进取,以坚实的步伐跨入创刊后的第十二个年头。  相似文献   

20.
吴铎 《社会》1996,(11)
我和《社会》杂志是老朋友。从杂志创刊伊始便效往密切。首先是读者.其次是作者。我的首篇社会学文章就是在《社会》发表的。算来已15个年头了。有一段时间还享有“编委”名义。虽然从未参与实际编辑工作,感情上却总是息息相通的。这15年,我感到《社会》起了几种直要作用。一是社会之窗。人们通过《社会》,可以充见我国社会之一回。这15年是赶回社会从杜乱反正,*放思想,改革开社到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有申巴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宜设突飞括进的时期。15年来的《社会》基本上回7了我国社会15年前进的足迹,非常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