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素描写生的相关概念、目的与意义的科学认识是我们教学开展方向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素描再现与表现两个层面的含义在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展开评述 ,并就二者在素描写生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粗线条地阐述了在版画教学和创作中素描、黑白画、写生、技法等环节各自的作用和相互联系。重点谈及了素描在版画教学中的重要性,黑白画的构成性,技法表现的形式性和版画创作教学的目的性。文章中所谈及的各个要点均为自己从事版画教学之心得。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初,中国建立美术学校起,传统美术就受到西方美术的巨大冲击。西法与中法的对立首先集中表现在写生和临摹学习方式的应用上,继而产生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生派"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和国粹派"画中国画学素描有害无益"的观点之争,直到20世纪末,这种争论还在继续。那么21世纪,中国画教学路在何方?已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设计院校对入学新生进行的素描训练大都采用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沿袭以前的"苏式"静物写生训练,另一种是结构素描形式的写生训练.这两种训练方式在面对学生实际和素描服务于平面设计的要求上,都有一些不足和局限.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个有别于传统素描教学模式的训练方案--从局部入手画单个的物体.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设计院校对入学新生进行的素描训练大都采用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沿袭以前的"苏式"静物写生训练,另一种是结构素描形式的写生训练.这两种训练方式在面对学生实际和素描服务于平面设计的要求上,都有一些不足和局限.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个有别于传统素描教学模式的训练方案--从局部入手画单个的物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想通过揭示写生素描的本质,提出了在写生素描教学中逻辑方法的作用及重要性。重点说明写生素描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如何观察物象的形态、结构、动态、明暗关系的问题;二是如何表达物象的形态、结构、动态、明暗关系的问题。设计并提出了将逻辑方法贯穿到素描造型各要素中的具体作法。力图构建出一个较为科学、易学的写生素描教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色彩是艺术表现的主要形式和永恒主题,广义的色彩包含的内容很多,狭义的色彩主要指水粉、水彩、油画这三种主要形式,我们对其必须要有一个粗浅的认识。画色彩时要以讲究色彩关系为主兼顾素描关系,并要掌握色彩画具体的作画步骤和其各自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完美的色彩静物画本身也是一种创作,但作为一幅完整的色彩静物创作它和色彩写生、色彩习作近是有一定区别的,认识和掌握有关知识对色彩静物画的写生和创作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动画专业素描是培养动画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它是传统素描的衍生,但二者侧重点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将传统素描绘画沿用到动画专业课程中将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传统素描人物写生是静态的,而动画素描中人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传统素描的绘画手段不能适应于动画专业训练。通过实践总结出动画专业素描课程的创新特点,以适应动画专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结构素描"的提法缺乏科学性,既与传统的写生素描涉及的教学内容难以界定,又不能完全表述设计素描强调形态空间定位的三维思考及设计意念视觉化的训练目的.结构是客观存在的构造关系,设计素描是虚拟空间的三维造型思考.  相似文献   

10.
素描是近百年从西方引进的造型手段。多年来,在不同时期的素描教学中由于教者对不同风格的偏爱,往往产生了在素描教学中重其一而废其二的现象。如“临摹与写生”即古人总结的“师古人与师造化”的问题,“线造型”的基础作用问题。现代素描表现方面又出现了如何对待客观与主观的表现,均是当今素描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临摹问题  在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喜欢画写生,不愿意去临摹。我们教师有时也不过问,更有甚者有些人认为学生临画不过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担心过多的临摹会太限制学…  相似文献   

11.
长安画家陈忠志毕生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的现代表现形式,他虽然吸收了外来因素,但并没有背离中国画的风神,作品仍然符合多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让人能够品鉴出中国画的味道。从他的绘画题材即世事风情、地域色彩、历史意识与现实感怀等方面;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即构图和表现手法上,诗画结合等方面探讨其作品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分析画家个人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风景写生是写生绘画门类之一,学习它能更全面地掌握绘画的表现技巧。古今中外的许多创作都以风景写生为基本素材,同时,这种写生绘画本身也可以独立成为一种完整的绘画形式,因此,必须掌握这一形式语言,从而提高绘画作品的表现力与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透过张大千仕女画的阶段,以时间的緃轴分析中国历代仕女画‘唐姿'、‘宋采’、‘清粲’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张大千的仕女画画风,没有脱离传统与现代承接的脉络,他将中国仕女昼的渊源及发展历史全部贯通,最后基于他的唯美主义原则以及中国仕女画传统的古典主义意识以及他个人的创新概念三大因素,使得他终于创出张大千式的仕女画画风。  相似文献   

14.
中国艺术界,非常重视王学仲对于中国书法的贡献,但很少提及他的绘画作品,更绝少研究他的现代文人人物画。笔者认为,王学仲作品有别于传统文人画,也不同于数年前中国流行的新文人画,而是自成一体,可谓"现代"。王学仲的现代文人人物画,将水墨与色彩融合,创新文人画的表现手法以及人物画题材。他将哲理蕴涵其中,赋予现代文人人物画以新的时代面貌。画面体现出典雅的诗学意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美国学者高居翰不仅在中国绘画史的撰写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提出了自己的绘画史观:一是强调对绘画作品本身的研究——视觉研究,这种内部文本研究不同于传统的画论研究;二是主张结合绘画的外部语境进行分析。高居翰认为绘画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并不是分裂甚至对立的,绘画和历史的断裂关系可以通过他提出的“风格”研究来弥合。  相似文献   

16.
王维不仅能诗善画,而且面对相同的描摹对象──山水田园,以水墨渲染之画法融入语言文字之诗作,绘形求神,诗得画趣而具图画意象,可从“经营位置”的整体感、远近层次的空间感,“包孕片刻”的动态感、明暗浓淡的色彩感诸角度来解读和领悟。  相似文献   

17.
夏尔丹对欧洲传统的风俗画、静物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夏尔丹的思想感情、道德修养以及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感受、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是他绘画作品具有独特魅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曾景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研究曾景祥的文章已多达36篇.这些文章或总结其人格特征,或评价其美术理念,或研究其诗词联语、书法艺术,更多的则在于评论其绘画艺术.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曾景祥及其绘画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师曾不同于徐悲鸿的中国画退步论,也不同于康有为、陈独秀否定元明清文人画的观点以至否定传统中国画的观点。陈师曾对中国绘画史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自己又是国画大家,因而他对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和艺术精神把握得更加真切,他有关中国画进步论的观点更加符合中国画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文化和美术革命的浪潮声中具有反潮流精神,他充分肯定中国画的进步和充分肯定文人画的价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的碰撞,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平添了诸多扑朔迷离的景象,也为俯仰于这一背景下的无数个体的艺术生命带来了重重疑惑和困扰.赖少其以其特殊的革命经历、独特的文化积累,在自然生命行将停止运行的关键时期凸显了其艺术生命中最本质、最原始、最朴素、最真挚和最纯净的精神境象,真正实现了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从而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绽放了一枝奇瑰的花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