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模块课程以其特有的开放、灵活、实用的特点,很快扩展到教育的核心课程领域。原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职教育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的要求。课程改革应吸收模块课程的优势,构建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技艺、教育科研、知识扩展、应用实践七大模块为主体的开放灵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前职后课程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关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与实施机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合理确定各个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得教师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设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照,形成科学合理、体系连贯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中规定:高等师范专科教育设置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新教学方案》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将活动课程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当中。活动课程论是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课程理论之一。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与分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师专开设活动课程要处理好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优化师范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整改提高阶段的重要内容.首先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思考和系统设计,调整好课程体系的结构;接下来才是对各类课程的设置进行巧妙构思,重点在重构教师教育课程、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等.澄清“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的比例”“课程设置的技术路线”等问题是调整好课程体系的结构的基础.重构教师教育课程关键是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有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持续改进实践教学,引导其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增进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促进实践教学与各类别课程的深度融合;再次是在课程实施层面上强化对实践教学的学术管理.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是个人母语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校语言教育需要构建科学的汉语课程体系.目前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中包含了一些汉语教育的课程,但是语言教育意识不够突出,现有的以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和普通话训练等为主干的汉语课程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提升汉语能力的途径,但是课程设置还存在定位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母语教育的需要.构建以发展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汉语课程体系应该把握三个原则:课程设置以发展语言能力为核心目标进行统筹规划;课程开发以语言能力量表为依据;课程内容编排要满足语言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6.
“内在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让职前教育中的应届本科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技能,让职后教师形成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使被培训者形成“理论-经验-操作”一体化的认知结构,以提高其专业技能,日益成为应届师范生和新手教师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教师教育“内在一体化”概念,并在阐释其内涵与优势基础上.从新培训者的造就、新增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设、职后教师培训课程实施的改革、校本研修课程的设置方面,深入细致地探究了实现“内在一体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师培养层次由中师转向本科带来了课程设置上的种种变革,实践性课程设置的不足影响了小学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实践性课程在目标、内容、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实践性课程设置的原则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观摩认识型、技能训练型、参与体验型和教育科研型四个板块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形式,如何摆脱“小而差”的现状、实现“小而优”,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职后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由于所处场域的特殊性造就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独特性,其培训必须照顾到这一特性,实施精准培训。然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培训目标定位不明、形式和课程设置单一、内容与需求脱节等问题,严重缺失了精准性。为此,精准定位培训目标、优化创新培训形式、重视培训需求分析、加强优质培训者队伍建设、大力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实现精准培训,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关键是设置一体化的课程.本文认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一体化应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性与教育性、教育理论类课程与教育实践类课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探究式教学谈教师的能力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探究式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实施中还面临许多问题,解决教师能力结构 问题是当务之急。要顺利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把握探究过程的能 力。  相似文献   

11.
国内高校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就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的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于高校整体课程体系中,在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同时,还要加强创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在师资配置方面,高素质的教师是把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力量,要重视对师资的选拔和培训,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和挂职锻炼,增加职称考评指标中创业实践经历的权重;只有集全社会之合力推动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中师教育理论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十分重要。这种继续教育重点是岗位提高性非学历继续教育,应分为新教师上岗技能培训、初级教师教学熟练培训、中级教师教学骨干培训和高级教师教育专家培训四个层次,分别制订培训的目标和课程设置,并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无论是对教师个体还是对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 对四川 3 个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深入调研?结果发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学能力存在教师对民族本 土文化知识的缺失现象严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较弱且方式单一、培训适需性不强等问题? 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以 下提高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本土文化素养训练?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提高民 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划分维度有序培训受训教师与激发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内驱力?促进教师教学反 思多元化等?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了"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分析了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准确、教材规划缺乏统一性、实践课和选修课所占的比重不足等问题。并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规划、课程实施、教学和课程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教师对研究性学习重视不够,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普遍较弱。文章认为,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更新教学手段,灵活设置作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高职"音乐表演(幼儿教育方向)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着学生艺术能力与教育能力形成的矛盾,基本技能训练与系统理论教育量与度的矛盾,生源专业背景和水平差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课程设置要坚持"教师性"与"专业性"并重、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建立横向分组块、纵向有层次的专业课程与贯穿全学程、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设置不合理,专业课内容和方法都趋于本科化,选修课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于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重视不够,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是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帮助研究生适应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的需要.课程设置要不断改进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加强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舟山市教师教育专业机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专业技能与实践体系现状的分析,发现舟山市教师教育存在专业机构设置不合理、地位削弱、资源流失、课程设置失衡、实践体系滞后、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明确目标定位,合理设置教师教育机构、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体系建设、改革招生和就业制度等未来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型教师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宽厚的理论知识以及扎实的教育实践能力。提出树立"以人为本"、鼓励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建理论探究、教学实践、科研操作式的新型教师培养模式,以培养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为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教改的核心问题是理论课教学的改造问题,即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通过改革形成与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紧密相关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