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都从城市发展的资本逻辑探讨了城市空间问题.城市空间问题在内涵上是指一个城市内部的空间非正义,从外延看则包括城乡之间的空间非正义与城市之间的空间非正义.其中,马克思主义主要从城市空间中物的生产考察城市空间问题,新马克思主义则实现了城市问题研究的空间转向,从城市空间本身的生产来考察城市空间问题.这些都体现出理论家们运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辩证思维方法来考察城市空间问题的致思理路.从资本逻辑考察城市空间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克服资本逻辑对城市发展的负面效应、避免发达国家城市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的空间剥削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制定中长期的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任务。新中国70年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演进,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引领的建设现代化强国战略等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在战略目标、战略安排、战略布局和指导思想等方面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7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是通过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来推动的。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在于: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经济发展,以生产力进步来加快经济发展,以生产关系改革推进经济发展,以制度创新激励经济发展,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牵引经济发展,以现代化为目标带动经济发展,以科技教育的进步助推经济发展,以发展战略的转型指引经济发展,以国家规划作用的发挥保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中蕴含的以资本和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空间生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新时代城乡、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空间生产,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滋养.立足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和中国空间生产实践,审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消费空间,重视生态、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而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共享的目标追求发展成为“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深刻发展顺应了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坚实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进一步凝聚中国梦实现力量、适应与引领新常态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创新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引领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引领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深刻发展还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共享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正义和分配正义的特殊蕴涵,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当代建设事业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理性。不仅如此,共享发展理念正通过顶层设计与系列制度安排转化成为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的实践理性与行动遵循,具有很强的导向意义。从政府治理角度看,共享发展理念有着增进全体人民的获得感、降低社会矛盾的烈度和形成居民储蓄的释出效应的诉求,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民生福祉作为基点来推进共享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从以物的城镇化为主导的空间资本化转变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空间人本化。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生产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统筹协调为要求、以绿色发展为关键、以开放包容为支撑、以共建共享为保障的新型空间演化范式。空间资本化带来城镇规模扩张与快速增长,但过度资本化导致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供给,引发城镇空间异化与治理风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生产,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选择合作创新、多元协调、绿色集约、开放互信、共建共享的网络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9.
石河子是兵团师市合一地区的典型代表。该文根据石河子的实际情况,遵循可比性、整体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石河子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石河子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石河子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五个层级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开放包容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也是我国贫困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中国经验。梳理国内外关于贫困的定义和认识,"开放包容"是实施贫困治理的必然要求;分析国内外减贫形势,"开放包容"是全球贫困治理的现实需要。新中国70年的贫困治理形成了开放包容的贫困治理体系: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治理理念、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改革开放和包容发展协同的治理方式、自身发展与促进世界减贫相统一的治理目标。其蕴含着的深刻逻辑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包容发展是贫困治理的根本前提,对外开放带动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优化是贫困治理的必要条件,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是贫困治理中开放包容的核心目标。展望未来,进一步丰富完善贫困治理的开放包容经验,需要建设贫困地区开放经济,挖掘贫困治理动能;推进贫困地区共享发展,完善贫困治理体系;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贫困治理质效。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食品安全演进、特征与愿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随着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食品安全备受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基于“环境变迁—要素涌现—实践特征—演进趋势”系统逻辑,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食品安全演进划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关键阶段、共享阶段四阶段,立足“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剖析我国食品安全市场供给与科技支撑,监管制度与风险归因,多方主体与健康素养,揭示我国食品安全实践特征及关键问题。面对食品安全领域新变化及新挑战,提出落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愿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然而近些年我国在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不但衍生出诸如大中城市普遍出现的交通日益拥堵、人口不断膨胀、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差距拉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问题,而且也出现了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缓慢、城乡二元格局不断拉大、农村的"空心化"以及留守人口等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审视和思考,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也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是对古希腊以来诸多文艺思想批判继承的结果,它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者的研究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期以来的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和文艺生产消费问题的研究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巨大发展。首先,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产生到历史发展,从经典作家的若干论断、命题到这一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现实依据、历史影响,研究日趋细致充分。其次,学界由注重对文艺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进行多维度的研究逐渐向注重深入研究文艺创作生产自身的特征、结构、系统和文艺生产方式变化。再次,由注重对文艺创作生产的研究逐渐向文艺社会生产、消费研究并重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考察,首先描绘了中国零售便利化的演进轨迹,包括极不便利阶段(1949—1979年)、时间便利阶段(1980—1995年)、体力便利阶段(1996—2010年)、精力便利上段(2011—2020年)等已经或正在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还未经历的精力便利下段(2021年以后),最终实现心力便利的终极目标。其次探索性地提出了零售便利化演进的一般规律:(1)零售便利化演进是由顾客旅程中购前(搜集信息、到达店铺、商品选择)、购中(付款、收货、离店)和购后(消费、评论)三个阶段八个环节的便利化推动的。(2)零售便利化演进会依序经过极不便利、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等四个阶段,最终进入心力便利的最高阶段。(3)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心力便利依序演进时,不是前一个便利化水平达到饱和之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演进,而是交叉或同时进行演进。(4)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影响关系。时间便利、体力便利和精力便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三者都会影响最终的心力便利水平。最后讨论了中国零售便利化演进的成就、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应采取的核心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是开放的、动态的,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提升,形成与时代息息相通的新的时空理念。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其理论溯源与实践检验无不与时代紧密相关,并在时空发展的历史中获得时空理论内核的支撑。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理论的精神实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也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泛和深远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6.
回顾新中国70年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状况,有助于我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70年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细、从综合到专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图书出版方面,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国内翻译出版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数量尤多,质量上乘。黄源深的《澳大利亚文学史》(1997)和王腊宝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2016)两部论著的出版,标志新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文学术期刊有关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这些文章在土著、女性、儿童、华裔、殖民、生态等主题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未来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需在澳大利亚性、世界性和中澳文学互动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以丰富世界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全面繁荣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保障。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征。为展现建国以来中国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历程,本文拟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区域经济发展演进的特征、区域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建国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对新中国以来党的教育指导思想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即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和江泽民时期。通过历史回顾和评析 ,我们看到毛泽东的“三个教育”、“三育两有”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素质教育”、“双服务双结合”是三个历史时期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教育指导思想 ,并可概括为 :教育要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教育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坚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四川艺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奠基期(1949—1977)、恢复发展期(1978—2012)以及快速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系统梳理、全面总结四川艺术学7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一方面是为了向前辈致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探寻四川艺术学学科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国家城市体系重心将可能向东部沿海倾斜的趋势 ,江苏城市已进入由数量型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型发展为主的转型期 ;江苏城市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努力实现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网络 ,加强中心城镇建设 ,发展特色城市 ,着力建设三大城市圈和五条城镇聚合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