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语言表达是文章的基本功,也是评判一篇作文的重要项目。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看出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有文采”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习作时,应更加自觉地重视作文语言“有文采”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是作文发展等级、“丰富”评价标准中的前两句话。《考试大纲》指出:“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主体性”是本维尼斯特构建“诠释系统”和“被诠释系统”二元等级论的哲学背景,而这一思想形态是以笛卡尔之“我思固我在”论断为源头的———本维尼斯特只是把“人类理性”的“主体性”转移到“语言”上。然而,无论是《周易》中“言象意”传统,还是古希腊诗人或《圣经》意义传释方式都呈现出一个以意义先行,并把语言“工具化”的“颠倒的等级”。无论是经典传释过程还是本维尼斯特的等级秩序,其共性在于都是要把语言内化于意义中。但是,本维尼斯特希望通过否定语言的工具性而直接达到意义层面,实际上是把这一过程简单化了。因为在意义传递过程中,语言的中介性与意义具有差异,但又是内在于意义中的。  相似文献   

4.
道家的“道”与“德”和儒家的“道”与“德”,在含义上有较大的差别。道家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永远在变的,人应该顺应这一变化;儒家思想的基础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之间的等级秩序是不可逾越的。道家的“道”不可说,儒家的“道”可说,而且说法很多;道家认为“德”的最高境界是有“德”的品质,却不知“德”存在的境界,儒家的“德”指有高尚人格、品性高洁的人。道家主张以德报怨,恩怨情仇化解为上;儒家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凡事要分清是非对错。  相似文献   

5.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项内容。考场作文的语言难以做到通篇文采飞扬,但时有风骚、偶有亮色还是可望亦可及的。制造语言亮点的方法很多,有很多专家都作过精妙的阐述。本文仅从“无中生有”这个方面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谈到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其中有两个观点很重要。其一,“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其二,在当代日本政坛,右翼势力抬头,“日本有‘台湾帮’,是一大势力。”对于这两个观点学术界鲜有阐述,本文试做些阐述。  相似文献   

7.
开心时刻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语文科对高考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在“考试内容”要求中,对“写作”作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这一具体要求中,又有一条明确规定:考生在写作中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8.
谁最聪明?     
《阅读与作文》2007,(1):21-21
红黄蓝的颜色可调配成千彩万色的世界,火风水(即热忱、放达、冷静)的人性能构成纷繁复杂的社会。作的思路明晰而独到,无论是以“火”来比之梵高,还是以“风”“水”来喻李白鲁迅,均很有创意,且与人物的个性相吻合。行上,开篇紧扣题目入,且一下子铺垫很足;总分总的结构使得全条清理晰,块块鲜明。语言平实而凝练,做到了以朴实动人。开头、结尾相互照应,且紧扣一个“三”字,起到了凸现话题,鲜明题旨之功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语文科《考试说明》,打破历年对作文评分的常规,提出两个等级,一是“基础等级”(50分),一是“发展等级”(10分)。这不仅对2000年考生的高考作文得分情况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以后中学作文教学也有导向性意义。中学生不但要写好基础等级的作文.还要力争写出发展等级的作文。“发展等级”的作文有四项内容:1、表达深刻透彻;2、表达生动形象:3、语言富有文采:4、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语言“有文采”,排比句就是使语言富有文采的方法之一。看优秀作文中的排比句,给人的感觉好比是骑着骏马,纵情奔驰在草原上,感受到一种酣畅淋漓;好比坐上游船,顺风行驶在大江中,感受到一种浩浩荡荡;好比聆听音乐,心神陶醉在旋律里,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1.
论乐的等级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乐的思想主旨是“和”的观点,本文认为:乐的思想是“中和”。中国古代的乐没有独立的地位,它要受到礼的制约,其中蕴涵着明显的等级观念。礼乐相需为用,在各种礼仪中,用乐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这表现出乐的等级性。乐与礼结合在一起,对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促进社会整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色"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色”理论是中国古代装饰用色的核心理论 ,历代统治阶级对这一理论均很重视 ,并影响了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它沿用了数千年 ,贯穿整个中国古代装饰史 ,直至今天对现代装饰用色的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影响。因此 ,对它的内涵的了解 ,对它与古代“五行”观念、等级观念关系的研究以及对它的美学意义的阐释是探讨中国装饰史不可缺少的工作。为此 ,笔者结合古文献与工艺美术实践对“五色”理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 ,重新审视某些传统用色观念 ,从中发掘出能够启迪现代艺术思维的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13.
“感人心着,莫先乎情”(自居易语)。情,乃为艺术之花的血液与浆汁,文章惟有真挚情感,方有撼人的艺术审美价值。故而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中,将“情感真挚”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分依据。那么,如何凸显真情,予人心灵的震撼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的“发展等级”推出了评分的四大标准:深刻透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标准犹如一台天平.衡量着作文价值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近年的高考考场作文,不乏生动形象、富于文采者.但思想深刻透彻者却为数甚少。笔者认为,许多学生作文之所以写得不够深刻透彻,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文体不限”,于是,有人提出了“淡化文体”的主张。由于一部分教师(也包括我)不理解“淡化文体”的真正用意.认为“淡化文体”就是不讲究文体了。以致于对学生的作文造成了误导,又加之文坛上出现了“随笔热”,学生机械模仿。因此,学生写出的文章说是记叙文吧又没有故事,说是议论文呢又没有集中的观点。说是说明文吧又没有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理进行完整的说明,这真成了“四不像”了。其实。高考命题者的“文体不限”是对全体考生而言的.考生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按这种文体要求来写。我们的高中生还没有达到对各种表达方式驾轻就熟的程度,所以.我们的作文训练必须按文体进行。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考作文也把“生动形象”“有文采”作为发展等级中的重要一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作文特别是议论文的文采呢?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文本流传”的解释学探讨中,“原本中心论”一向是个重要话题。中国古代的“圣作贤述”观念就体现了一种“神圣原本”的意识。在该意识支配下,“作”与“述”、“经”与“传”之间显示出强烈的等级差异。这种“等级差异”构成了通常所说的“文献传统”的体制性特征。因此,谈论不同文化传统的相遇,就是在谈论不同“经-传”体制的相遇。对此问题的探讨,是希望将中国传统思想纳入到当代解释学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三十余年的研究和论证,中国刑事法学界并没有呈现出对“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认识趋同.相反,基于国家对其在规范和解释上的沉默,至今不但没有形成统一观点,且分歧似有扩大之势.这就需要对“两少一宽”刑事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以求超越现有对“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认知,找到“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历史进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评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先秦时期传统义利观.在分析借鉴历史上丰富的优秀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现实.提出了以“三个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新时期义利现的基本观点.阐述了这一建构的科学、性及其含义的规定性、处理原则、行为方针、价值评价和理想人格等。  相似文献   

20.
“蛊”的问题长期困扰人们,到底有蛊无蛊,蛊与法的关系到底怎样,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关于“蛊”的习俗及介绍放蛊的文章,已有很多见诸报刊,但专门论述“蛊”与法的关系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谨就此问题进行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