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开始武装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在前中苏、中朝、中蒙边境战略要地修筑了17处庞大的秘密的筑垒地域──地下军事要塞。这些精心修筑的攻防兼备型的军事要塞进可攻,退可守;对内可强化对满洲的统治,对外是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然而,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怒涛中,日本帝国主义终以可耻的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杨艳 《兰州学刊》2000,(5):79-81
194 1年 8月 14日 ,罗斯福与丘吉尔在纽芬兰海面的一艘军舰上会晤 ,随后发表了有名的“大西洋宪章”,英美逐渐接近 ,把德国作为共同的敌人。 9月2 4日 ,苏联政府发表声明 ,表示支持宪章精神。 194 2年元旦 ,美、英、苏、中等 2 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以英、美、苏为核心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奠定了英、美、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领导地位。这从战争期间的三次重要会议可以看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战争波及的范围更加广泛 ,为协调盟国之间共同作战、盟国间的关系及战后的有关问题 ,英、美、苏三大国先后共同…  相似文献   

3.
波兰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国际问题,它的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越了一国的范围,是各大国在欧洲争夺霸权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就是由于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两国就波兰问题对德宣战而蔓延开来的。大战期间,波兰国土虽然论陷了,但国际舞台上的波兰问题并未销声匿迹,各大国仍在波兰问题上进行了曲折的斗争。大战后期,围绕着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合作和关系问题,特别是欧洲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久已觊觎中国领土的日本帝国主义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发动了进攻青岛的日德战争,夺去了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成为奴役青岛人民的第二个殖民霸主。通过这场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由青岛延伸到整个山东,并恃此向  相似文献   

5.
序1920年6月,苏波战争爆发,列宁想由此而推动德国工人起来暴动,将革命传遍欧洲和全世界。当时,苏维埃红军从两个方向进攻波兰: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方向进攻的是西方面军,在27岁的图哈切夫斯基指挥下,一路势如破竹,至7月底进逼华沙城下。从基辅方向进攻的是西南方面军,由叶戈罗夫  相似文献   

6.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讨论,目前在我国史学界中有三种观点:即“三一说”、“三七说”和“三九说”.主张“三一说”的学者把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视为“二战”起点.理由是“九·一八”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和平”局面,开始了新的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中国战场成为开辟最早的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最早战争的策源地,是走向新的世界战争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1931年日本在中国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法西斯主义侵略战争的开始。中国抗战对象——日本所具有的法西斯主义特征以及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侵略性质的认定,表明中国人民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国成为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有力支持了苏军对德作战和盟军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驼峰线的开辟和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进一步证明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息息相关。中国坚持抗战和远征军表现出的国际合作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五个重要国家之一,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恰恰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承认,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试探阎锡山的“民主建设”瑞典活刊·佛里贝尔易1930年自阎锡山与冯玉祥在中原大战被蒋介石打败以后,阎锡山流亡到大连。他在那呆了大概一年,一直到1931年9月的九一八事件以后。在这期间,他似乎对自己原来的政策进行了反省,反正从大连回到山西以后,他再也没...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既非亡于清王朝统治者之军事镇压,也非亡于中外反动派的联合绞杀,而主要是亡于“自己之手”。这一论点已为愈来愈多的史学家所承认。太平天国的内讧以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的一系列失误,把自己从胜利在望的高峰拉进了毁灭的深渊,一直使中外志士扼腕痛惜,并引为镜鉴。本文仅就其军事战略问题谈些看法。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从1851年1月金田起义到1853年3月占领南京是为前期。这是太平天国战略进攻时期;从占领南京到1857年5月石达开率军出走是为中期。这是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并行的时期,从此以后至太平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线各国是互相支持的。中国抗战得到了各国,特别是苏联和美国的支持。同样中国抗战也支持了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和美国。 一、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地位 1940年9月,德、意、日签订了《三国军事同盟条约》,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膨涨起来:德国妄图独霸欧洲;意大利妄想夺取非洲;日本则图谋霸占亚洲。其各自的目的一旦实现,第二步是:德、意两国出北非、红海进入印度洋,与日本相呼应;日本则南进太平洋,出印度洋策应德、意。继而三国夹击澳洲,会师澳大利亚,形成逼临美洲之势,最后与美国决战,从而实现他们瓜分世界的野心。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中四季的时间是不相等的。以2006年为例,春季从春分(3月21日)到夏至前一天是92天19小时,夏季从夏至(6月21日)到秋分前一天是93天15小时,秋季从秋分(9月23日)到冬至前一天是89天19小时,冬季从冬至(12月22日)到春分前一天是89天。可见,夏季比冬季长4天零15小时。  相似文献   

12.
德国来华军事顾问团活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27年到1938年,曾有许多德国军事顾问活跃于中国的主要军事部门及战场.当时德国积极向中国派遣顾问的历史背景和主旨是什么?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性质和主要作用怎样?德国最后又为什么急迫地召回其全体顾问?这是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内阁频繁更迭,政局严重不稳.  相似文献   

13.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三国首脑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反法西斯联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对加速大战的结束和对战后的世界秩序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同时,在这次会议上,却产生了一个包含着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和践踏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国神圣主权的“雅尔塔秘密协定”。雅尔塔秘密协定虽由美苏英三国首脑共同签署,但实质上是罗斯福与斯大林私下交易的产物。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说:“我虽然代表大不列颠参加这个协定,但不论我还是文登都完全不…  相似文献   

14.
三百六十年前,明朝与后金(一六三六年改为清)为争夺辽阳、沈阳而进行的一场鏖战,可称之为辽沈之战。这是继萨尔浒之战以后,明朝与后金之间的又一具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对本地区和全中国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一、战争起因和作战性质明朝与后金发生辽沈之战并不是偶然的。后金统治者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满族先世)奴隶主贵族所以向明朝进攻,驱使本族人民为奴隶主贵族作战,是由女真社会发展所决定的。辽沈之战前几年,女真族基本上实现了本民族的统一,促进了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一)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支援了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和中国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1935年10月,追随德国的法西斯国家意大利不宣而战,出动20万大军入侵东非的埃塞俄比亚。1934年9月才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苏联,强烈谴责了意大利的侵略行径,积极要求国际联盟对  相似文献   

16.
公众舆论是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一个政治力量。公众舆论对政府的影响力,同政府的性质有一定关系。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对日政策,不仅未凸现出对国内所有阶级的超越性,反而凸现出大地方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性局限性。从初期的“不抵抗”政策受到谴责,到同中共合作抗战受欢迎,再到后来的消极抗日政策最终成为众所矢之,这种“变化”说明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与公众舆论之间所呈现出的对立性、差异性和政府“合法性”的丧失。一、抗战时期不同阶段的公众舆论自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进攻沈阳那天起,民众心里就燃起了一种不可遏制的抵抗暴…  相似文献   

17.
最近印度反动派在武装侵略巴基斯坦的同时,又在中印边境地区连续对我国进行挑衅活动。九月十一日和十六日,印度军事人员接连侵入我国新疆境内。九月十九日侵入我国西藏境内都木契列地方的印军一股,竟深入到该地以东约四公里的地区,并且悍然向正在当地执勤的我国民政人员开枪射击,发动进攻。这是一九六二年印度反动派向我国发起大规模武装进攻被制止以后,印度方面在中印边界上所策动的一次最严重的武装挑衅。  相似文献   

18.
一、一词多义.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弄不清句子中的这个词是哪个意义.1.我营一连发起三次进攻.“一连”:①军队番号,第一连.②连续.歧义;①我一连进攻三次.②我营进攻三次.[换词法]①我营第一连发起三次进攻.②我营连续发起三次进攻.[加词法]①我营的一连发起三次进攻.[标点法]我营一连,发起三次进攻.2.我倒了一杯茶.“倒”:①倒入.②倒出.歧义:①向茶杯里倒茶.②把茶杯里的茶倒掉了.[加词法]①我给客人倒了一杯茶.[变句式法]②我把一杯茶倒了.3.他走了一个钟头了.“走”:①行进.②离开.歧义.①在路上走用的时间是一个钟头.②离开这里的时间是一个钟头.[语境法]①他走了一个钟头,还没来到学校.②不在这里,他走了一个钟头了.  相似文献   

19.
在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产国际的策略发生两次较大的转变,由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逆转为原来的“下层统战”策略,再由“下层统战”策略回转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本文仅就两次策略转变的原因和正反影响,试做评析。自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确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和人民阵线运动以来,法西斯反动势力十分恐慌。继1936年11月日本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  相似文献   

20.
“不抵抗主义”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七个年头中,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华始终采取了一种奇特的对应政策,即不抵抗主义。正是这个主义,解除了国民党北方军队的武装,使中国丧失了东三省领土,造成了华北危机,并导致了芦沟桥事变。对日本的侵华,举国愤慨,国民党军政要员也发表了不少声明和演讲,但语多灰色阴沉,即或有慷慨激昂之词,也是空话,毫无抗日主张和计划。事变的第二天,吴铁城在北平召集省市两整委会谈话时说:“希望对日军占沈事,以慎重沉着态度,表示意见。”(1931年9月20日《申报》)9月22日李石曾在北平市党部扩大纪念周上讲:“沈阳事件,吾人可证实国人须和平奋斗,不要感情冲动,须团结内部,一致抗日,自可成功。”(1931年9月22日《申报》)外交部长王正廷,则完全寄希望于国联的裁判,9月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