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苏联对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褒贬不一。在个人崇拜时期,持全盘肯定态度,一切功劳都归功于“伟大统帅的天才领导的结果。”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特别是苏共20大以后,开始否定和攻击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在60~70年代又对斯大林部分恢复名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又加以全盘否定。苏联解体后,又把主要功劳归功于朱可夫。那么如何评价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上,作为联共(布)中央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和最高统帅的斯大林,在战争期间的失误和功绩都是与他分不开的。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毫无疑问他应负主要责任,同样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也是与他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严格的历史性”,实事求是地以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2.
1943年斯大林曾经预言:“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历史正如斯大林预料的那样发展的。斯大林去世以后,在苏联国内以及国际范围内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反斯大林浪潮。1956年,斯大林刚刚去世不久,赫鲁晓夫就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抛出了一个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赫鲁晓夫从“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利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诬蔑和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掀…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思想是斯大林同志领导苏联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体系,它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有着错误历史观和不良政治企图,全面抹杀了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对斯大林思想不能正确认识,在世界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正确认识斯大林思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还应该辩证地看待“斯大林主义”这一概念,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并且必须仔细阅读分析斯大林的原著。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隐形学派”形式存在的具有明确政治目标的社会思潮,其意识形态效应不容小觑.它借助人们的历史猎奇心理,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误读历史,误导舆论,以便争取认同者,期冀通过否定历史进而达到否定现实的政治目的.历史虚无主义采用“学术方法虚无”、“选择性虚无”、“重读历史”、“人性化角度”、“历史叙述虚无”等方法“虚化”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通过挑战唯物史观,从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模糊人们的价值标准,质疑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继列宁之后,在异常尖锐复杂的形势下,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使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把苏联的经济体制叫斯大林经济模式即斯大林经济体制。由于历史的和其他原因,斯大林的经济体制便成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仿效的楷模。斯大林病逝后,特别是苏共廿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应用、发展、创新的过程。在苏共兴衰的整个历史过程中,从十月革命到共产国际,从苏共二十大到中苏论战,从斯大林模式到苏联解体,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就苏共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进行历史探讨,旨在从外部环境的视角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序言     
《中华魂》2014,(3)
正莫斯科,红场。这里,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象征,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面鲜红的旗帜,曾是一个伟大国家和伟大人民的骄傲。红墙和广场,像位历史老人,见证了列宁和斯大林等苏联共产党人亲手缔造的红色政权,见证了艰辛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壮大,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和那个辉煌的时代。然而,它也见证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已过去20多年,但克里姆  相似文献   

8.
解读苏共执政的教训可有不同的视角。从全球化视角出发,苏共执政的教训之一在于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缺乏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不能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正确定位;教训之二是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不能正确回应,使苏联长期游离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外;教训之三是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面对全球化的新形势,错误估计形势,拒绝改革;教训之四是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面对全球化的新形势,不能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教训之五是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没有使苏联跟上新科技革命的步伐;教训之六是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执政党主流话语日益边缘化,患上了“意识形态失语症”,等。  相似文献   

9.
辛程 《中华魂》2013,(17):18-22
看到《北京青年报》2013年4月14日刊载的沈志华的讲演:《斯大林模式的症结与终结》一文,实在不敢苟同。文章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完全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把它看作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文章涉及一系列原则问题,这里不可能一一评述。这里只讲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二是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三是如何分析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第三世界国家非执政共产党斯大林派,是共产党中的一个派别。苏东剧变以来,他们认真分析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必须汲取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坚持马列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指导,通过革命斗争,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斯大林确立的建设体制,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认为苏联的解体是由于苏共领导者对马列主义的背叛,并且认为人类的未来必然是属于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2.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凸显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定位,创新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找准着力点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现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而言,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即主客体尚未充分分化、主体未获得完全独立状态的主体间性。中国美学的意象概念就是这种古典主体间性的体现。意象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意与象的合成过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意象通过审美感兴而产生,突破物我、人我的屏障,达到了主体间性的审美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