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2010—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两项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对数字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且政府补助对数字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受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市场竞争程度提高会增强政府补助的促进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政府补助对数字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显著,而税收优惠激励效应则在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明显。提出以产业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激励企业创新,加强政府对数字企业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同,优化数字企业竞争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省级产业政策视角考察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发布的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辖区内受影响企业的创新效率,具体表现为,与未受到产业政策影响的企业相比,受影响企业的专利申请总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均显著增加。进一步,分组研究表明,地区人才密度对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公司所在地区大学数量越多,产业政策对该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越显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析了产业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机理,结果发现产业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企业创新对内部现金的依赖,拓宽了企业创新的融资渠道,促使企业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最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政府补贴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企业真实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真实创新绩效的直接和传导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真实创新绩效具有激励效应,且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效应更强;研发资本要素市场扭曲能够强化政府补贴激励企业真实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并与产权性质联合调节政府创新补贴效果;创新投入与融资约束在政府补贴对企业真实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持续性具有负向抑制效应,政府补贴效果受到研发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产权性质明显的负向调节作用,且创新投入与融资约束在政府补贴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5.
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时使用"内部的钱"和"外部的钱",是否会影响创新质量?基于信号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研究内部自有创新经费和外部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的影响.采用中国沪深A股2010—2017年面板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和自有创新经费都促进了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策略性创新有促进作用.两者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自有创新经费存在助推作用.更进一步研究表明,与自由竞争行业相比,垄断行业的政府研发补贴对自有创新经费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本研究从理论上对企业实行策略性创新进行了经费类型的解释,同时在实践中为政府创新经费的宏观布局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产业政策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及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尚少有研究给予理论关注。由于市场主体利益诉求的差异,政府在执行产业政策时必须把握一些关键细节:把私人部门的主动性纳入到公共政策框架中,发挥政府政策的战略引导和协调作用;政府在施策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施策过程变得更为合理,并加强私人部门与政府部门一起合作来解决生产领域的问题;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必须保持适当距离,力求使腐败和寻租最小化;为鼓励企业进行市场开拓,最优的政策是对新的、非传统产业的投资进行补贴,并将事前补贴与事后监督相结合;获得补贴的项目必须明显具有提供外溢和示范效应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国家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进行了识别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政策实施有助于提升地区创新水平,但国家高新区政策影响城市创新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高新区成长周期及所属地区环境,处于成熟期或者位于东部地区的高新区对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具有更强的带动作用;动态效应检验结果发现,随着国家高新区发展日趋成熟,其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2011—2015年(十二五)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产业激励、专利分别作为一种外部推力和竞争潜力在企业风险承担中的作用,以便检验政府政策、创新和风险承担的联系。数据检验表明:(1)产业政策引导依赖于财政利益刺激,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存在着非线性属性的区间效应:即在适当财政激励强度范围内,政策激励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有促进效果。(2)在对高技术行业与非高技术行业分组考察后发现:高的政策激励强度,有利于提升高技术行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而高的政策激励强度,则有弱化非高技术行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态势。(3)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财政手段激励下,那些受产业政策支持具有更多创新产出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更高,尤其表现在实质性创新之中。这为产业政策推动企业创新和风险承担提供了新的见解和研究视野,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以直接干预市场、替代市场与限制竞争为特征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此类政策的缺陷及由此带来的不良政策效应日趋严重,甚至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突出障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新工业革命孕育兴起,这类产业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也难以应对新的挑战.中国政府迫切需要加快推动中国产业政策的转型,放弃干预市场、替代市场的选择型产业政策,转为实施以增进市场机能、扩展市场作用范围与补充市场不足为特征的功能型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决定性作用提供完善的制度基础,强化保持市场良好运转的各项制度,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培养人力资本以适应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为激励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持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家精神角度出发,对其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相关研究认为:企业家精神可分为个体、团队及组织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企业家精神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企业家精神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及组织学习等中介因素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要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相关方应重视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培育不同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并发挥其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其转化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河南省技术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现状出发,我们认为现行产业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优化河南省技术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环境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着重有形的手的作用,它的实施可能会出现对竞争的限制甚至消除的情形;而竞争政策则是以确保无形的手的有效运作为直接目的,维护竞争的自由和公平,确保有效竞争的实现。如何有效地使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相协调是我国目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和企业创新的作用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活动周期缩短,数量增加。结合使用因素分析法和动态过程分析法能准确揭示出集群发展和创新活动之间的变化规律:众多企业空间的接近及其引发的激烈竞争产生了创新的动力、物质条件、智力条件和实现市场。同时,企业家的创新行为促使产业集群出现,也使得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和成熟时都可以维持竞争优势。这样,二者建立起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城镇化发展是在政府作用下发生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决定了地方政府根据各地方不同的资源禀赋采取不同的经济支持计划,导致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及城镇化发展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调整,在以1978年及1994年改革为分界点的不同时期,地方政府适应性地采取了不同政策,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发生了相应的变动。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及就业比重作为经济结构的度量指标,对1952年—2012年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说。因此,中央政府应当及时进行深入的财政体制改革,调整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使其政策有益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层阶梯理论,以2009—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作用的机理。实证结果发现:CEO学术经历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在CEO学术经历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演变,流通产业链条的主导权逐步实现了向零售业的转移。流通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把流通产业链从国内延伸到国际。伴随着信息和金融等技术的发展,非面对面的市场交易行为逐渐盛行起来,这是一种新时代的流通创新。我国在现代流通产业形态上并不落后,但在产业效率上存在一定问题。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应同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在产业政策上作出长远的规划,以保障流通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民政府建立后面临国内、国际经济压力,尤其是颓败的经济和窘困的财政促使国民政府不得不采取奖励实业的政策以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清末民初工业奖励政策的积极示范效应以及孙中山等扶持工业思想的影响也使国民政府认识到对民族工业进行扶植、奖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这些合力作用下,国民政府逐步建立起一套工业奖励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初的前二十五年间是英国工业化的高潮阶段,同时也是劳资冲突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面对劳工阶层的不满和反抗,英国政府采取了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劳资政策,力图稳定社会秩序。但从总体上看,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英国政府在劳资关系领域逐步走上自由放任之路,国家不再成为劳资冲突的直接仲裁者,这对19世纪的英国劳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