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意义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动司法"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当代中国法律人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国的"本土资源",而不是所谓的"舶来品".正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司法应对过程中,能动司法成为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代中国,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和法官的一种司法理念、司法功能、司法方式和司法效果,进而成为人民法院和法官司法活动的基本取向.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不仅要调整转变司法理念,更要深入推进能动司法制度建设,把一个时期以来人民法院和法官能动司法的经验加以总结,形成人民法院和法官共同遵守的司法准则,用于指导和规范司法工作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法院都是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国家机关,所以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人民法院的参与。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能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实现看得见的正义;在有限的司法资源条件下提高司法效率,促进案件的快速解决;还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能动司法,诉讼外参与大调解等与审判管理创新并举,妥善积极化解社会纠纷和矛盾,通过各种渠道,使民众方便、快捷地接近司法,确保司法公开,实现司法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相似文献   

3.
“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屯溪区人民法院今年伊始,为了公正、文明、高效司法,作出两项民心工程,一是阳光司法,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司法诉讼全过程,打官司的当事人赢得清清楚楚,输的明明白白;另一项就是高效司法,最大程度地为老百姓解决纠纷提供便捷高效的和谐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将人民法院定性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但这一定性并不能解释人民法院现实生活中承担的非审判职能,也无法回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人民法院"去行政化"改革的目标。只有正视人民法院同时具备司法(审判)机关和司法行政(审判管理)机关的双重性质,才能为司法改革提供出发点,也才能理解人民法院"去行政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况继明 《学术探索》2012,(10):44-47
本文通过对当前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从克服审判机关的"行政化"趋势,避免角色错位;杜绝司法不作为,规范司法行为;实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避免吃"大锅饭"导致谁也不负责任;对法院设置和法院体制进行改革,科学合理地配置司法资源;认真实施并完善法官回避制度;正确对待媒体网络舆情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对策思考,从而保证审判机关依法有序地开展诉讼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公正;同时也为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惩治犯罪、保护人民、调节经济、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能,任重而光荣。但是,目前人民法院不论是司法体制,还是内部机制,不论是司法水平,还是管理方式,都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审判职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的改革,是人民法院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当前人民法院司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审判机关部门化。人民法院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呢?目前仍有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把人民法院当作人民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看待。正因为人们的潜意识中将审判机关行政部门化,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把法院当作政府…  相似文献   

7.
以沟通与协调为特征的"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是近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过程中创建的一种新机制.它对于提高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效率和实现和谐司法具有积极意义.这一机制已经成为传统的权力关系--权力制衡机制的有益补充,也是回应处于世界各国民主宪政改良源流之中的"协调"机制的一种主动姿态.要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良性互动须遵守法治的原则,并恪守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国家权力运行在目的方面的要求,也需要增强来自体制内外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8.
许红霞 《理论界》2007,(6):170-171
法院是一国的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解决纠纷。我国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国家的审判机关”性质,但长期以来人民法院性质的异化,严重影响着司法文明的进程。在日益民主化与法制化的今天,人民法院应当回归其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9.
保证各级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权的落实,确保司法审判公正;新闻媒体要以公开案情事实为基础,全面、客观地报道案件审判;营造广泛的社会舆论氛围,共同配合人民法院正确实施国家法律;引导公众理解司法工作,加强司法审判工作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实现法律实施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注重司法审判公开的制度化和技术化建设;尝试仿效英美等国建立司法新闻报道协议制度和新闻咨询评议会制度;坚决反对和防止"媒体审判"。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司法和谐问题成为法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尽管理论界对于司法和谐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司法和谐问题依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目前存在着三个认识误区:混淆司法和谐与案件审结方式的关系;将司法和谐片面地理解为个案和谐,片面强调结果和谐,忽略了司法和谐应该是公正合法基础上的和谐。认清这些误区,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更辩证地认识司法和谐的内涵,从而通过司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责任,对当事人迸行思想、法律和政策的教育。凡有可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力争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在民事诉讼中坚持调解原则,这是我国司法工作中的一项优良传统。早在三十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调解工作就有很大发展。解放后,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坚持做好调解工作,并随着立法和司法的发展而得到完善和发展。建国之初.提出  相似文献   

12.
一、司法的独立性目标模式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人民法院组织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监督权。”〔1〕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司法独立主要有以下的内在规定性:首先,在司法的运作体制上,要求司法与立法、行政分离,尤其是司法与行政分离,彻底抛弃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传统体制。传统的司法…  相似文献   

13.
法院作为国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国家整体的统治目标,因而司法独立不是绝对的。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宏观语境中,在平衡司法运行内在规律与其所嵌入的政治场景之间,中国司法可能呈现出主动性、依赖性和群众性等特征。主动性是人民法院在既定法秩序内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参与,这是一种政策执行而非政策形成层面的主动;依赖性是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对外部组织的资源依赖;群众性则是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对群众路线的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考察我国《人民法院案例选》(1992-2012)所刊载的所有受教育权案例,可以发现当前我国通过司法保障受教育权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在现行司法体制框架之内,通过宪法适用途径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在当前中国尚不具备自洽的逻辑基础。尽管如此,对于某些疑难受教育权案件,人民法院仍有义务在案件的裁判说理部分通过援引宪法说理以使其案件的最终判决更有说服力,而这也恰好是人民法院遵守宪法、重视人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执行包括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司法裁判和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在行政诉讼司法裁判的执行中,对行政机关的“执行难”将不利于人民法院裁判内容的公正性和行政诉讼目的的实现,有必要增设执行措施予以完善。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在行政诉讼执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确保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实质审查。  相似文献   

16.
法院调解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法律文化与司法传统,但目前法院调解工作中未能充分展现调解的价值所在.基于人大代表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官开展调解工作成为一种有益的司法尝试与探索.这不仅在我国宪法、民事诉讼法及代表法中能找到直接的法律依据,而且有利于提高纠纷的解决效率、拓展人大代表履职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以及推动民主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7.
区琳 《兰州学刊》2005,(5):189-190,194
人民法院应在司法实践中确立土地征用补偿的司法审查权并完善审查的具体适用原则.从对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和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内容规定的分析来看,不但将容易引起土地征用补偿纠纷的土地征用补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合法可行,而且行政机构决定的征地补偿标准若出现对同类情况作出不同处理或在正常理智的人看来不符合"保持原有生活水平"根本要求的不合理情形,则构成实质性违法,人民法院有权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8.
谈和谐社会下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民法院开展司法救助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司法救助”观念认识上的问题;缺乏司法救助体系的完整构建;司法救助的对象不广泛;司法救助工作的片面性;司法救助的标准不具体、不规范。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既为人民法院特别是西部地区法院工作和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法院工作和建设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西部开发中法院建设的基本矛盾问题,对进一步全面加强人民法院建设,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西部开发中法院建设的基本矛盾是:西部大开发的司法需求(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需求)与相对滞后的司法保障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将贯穿西部大开发的整个过程和司法领域的各个方面,决定和影响着西部大开发中法院工作和建设存在的其他矛盾,也决定着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民生问题也以各种纷繁复杂的形式展现开来,问题数量和复杂程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结合大庆市涉民生民商事案件审理实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创新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