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术评价体制检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借鉴学术规范讨论中诸多学者不同见解的基础上,就当前宏观层面对学术机构的评价,中观层面对学者的评价,微观层面对成果的评价之种种缺陷分别进行了讨论.指出这一体制的最大危害是对于学者和学术研究业绩的良莠不分,严重抑制了人文学术的发展.认为行政干预、同行评议发育不良,量化评价缺乏理性支撑,是当前学术评价危机的根源.期望通过体制改革,健全同行评议机制,达到改进学术评价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著作人身权的制度设计涉及到多重主体的利益关系,而不仅仅只是一项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制度.作者自愿转让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权不会损害作者、受让者和读者(公共利益)中任何一方的利益.在现行学术评价体制下,作者转让署名权从经验的层面看应当视为一种玷污了学术纯洁性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理应予以纠正;但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并非著作权法没有规范这一问题,而是现行学术评价体制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听了各位的发言,受益匪浅。我来自一所地方大学,地方大学的学术环境与各位所在的大学相比可能更加恶劣。刚才牛大勇教授讲中国现行学术评价机制学自美国,而我们地方大学又学自部属大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友。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学术界建立起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术管理体制,已经刻不容缓.近些年来,社会和学界对包括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学术质量不高的诟病不断,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现象的报道、揭露和抨击不断,对期刊、职称、学位等各种评价指标及其存在问题的批评不断.其实,这些弊端是对当前整个国家学术水平、学术状况的一种客观的反映.将目前学术界令人难以满意的现状完全委过于学术期刊或科研人员,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学术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否则,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如果对这些弊端穷根究源,最终必然会追溯到学术管理体制上来.学术管理体制不合理、不科学,是学术全面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一、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的复杂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表现为多种形态:著作、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调研报告等等。对这些复杂形态学术成果的评价更为困难,由于评价主体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项科研成果,由于评价主体不同,很有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评价意见。以下我们仅以论文为例,  相似文献   

6.
沈玲 《云梦学刊》2013,(4):37-39
一什么是学术评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余三定在其《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一书的第四章中专门对新时期有关学术评价的讨论进行了评述。他分别以百度网的词条、学者刘明、叶继元的观点为例,对有关学术评价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分析。比如刘明先生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评价,即由学术共同体主持,以学术水准为对象,以推动学  相似文献   

7.
刘峰 《云梦学刊》2013,(4):41-42
当前,我国的学术评价工作由行政主导是不争的事实。总的看,学术成果的评奖、学术课题的评审、学术职称的评定、学位授予时学术成果的认定、硕士博士点的评定与评估,虽然在操作中有请专家进行参与,但核心的主导工作还是由行政部门控制和具体执行。如学术成果的评奖,尽管有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8.
朱承 《云梦学刊》2014,(4):24-24
在当前中国学术界,除了学术剽窃最能引起公愤之外,学术评价体制尤其是科研项目的评价体制,大约是排在第二位的公愤对象。包括科研项目评价在内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为了鉴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引导学术方向而确立的。但是谈起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无论是既得利益的,还是未得利益的,大约都有微辞。这一微辞往往都指向科研项目管理的行政部门,或是大学的管理者,或者学术资源的分配者。  相似文献   

9.
从学术失范到学术规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当前学术失范的主要原因学术失范的原因,各种各样,我认为以下三点值得特别指出。一是学术规范方面的养成教育不够。我们大学里缺乏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有学者指出 ,相当 多的本科 生、研究生,分不清适当借鉴、征引与抄袭剽窃的区别。问老 师,老 师也不清 楚,因为老师也没有受过这种训练。同时,也缺乏一个学术界公认的标准。在美国,每个大学的学生手册上,对作业或论文 的抄袭及 其处罚都 有明确规 定。就我所知,各学科还有专门手册,如美国法学院的法学手册,教给学生如何检索文献、如何引用他人论点。二是我们的学术传统中缺乏引文意识。…  相似文献   

10.
我作为一个以学术为生存方式的学人,谈谈关于学术评价的三点建议。中国当代学术评价逐渐走向科学化,体系化,制度化,应该说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不过,毋庸讳言的是,我们中国当代学术评价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我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刀切,所有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不论文科理  相似文献   

11.
在助学贷款参与主体中,国家处于核心地位,是助学贷款政策的倡导者、制定者,也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保障者。银行和学生之间是借贷关系,高校是银行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主体相互关系的角度入手探索和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绿色证券持续改进机制运行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绿色证券制度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环保核查制度,对公司上市后的环保持续改进未作系统要求。为保证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各个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开展,绿色证券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非常紧迫。政府能否持续监督和企业能否自主提升是影响企业环保工作能否持续改进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环境质量和节能减排效果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绿色声誉及经济效益,但需要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晋商文化,对于指导当前的现实经济运作或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晋商研究的学术定位,可分为三步:一要认真收集整理史料,还历史本来面貌;二要运用多学科综合理论进行分析;三要实现与现实经济双重互动,回答现实经济如何运作的问题。晋商研究的方法应从三方面考虑改进:一是突破明清时间界限,从山西商业通史角度去研究;二是摆脱就史论史,开展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三是把晋商放到国内和国际商邦中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办高校评估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4月24日-28日,第三届中外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暨全国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评估研讨会在浙江树人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4所民办高校和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13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随着即将开展的全国性第二轮本科评估的到来,如何对民办本科高校教学水平作出评估,以及如何通过评估来促进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民办高校及其研究者的热点话题。本刊刊载参会的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潘懋元教授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晋峰教授的发言稿,向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传达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在课例研究过程中阻碍教师合作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课例研究中"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教师存在孤立主义的教学观念。教师水平差异小、时间上的限制影响教师的合作,教师对课例研究中合作的效果抱有很低的期望。针对这些阻碍教师合作的原因,本文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研究课的选课要围绕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课例研究中要有明确分工,课例研究要让教师看到合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央和地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规定的梳理和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的案例分析表明,文件规定和实际操作中补贴发放大多未与地力保护的具体措施挂钩,缺乏硬性激励约束机制的补贴政策保护地力的潜力有限,补贴政策宣传存在缺失和执行不完全到位等因素共同决定了现行补贴政策在保护地力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非常有限。为此,应进一步完善与地力保护具体措施严格挂钩的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将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支持绿色和有机食品发展,加强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海南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改变黎族地区汉语教学相对滞后的对策和提高黎族地区汉语教学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有假释制度运行体制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对假释制度现有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以有关制度规定为切入点,同时分析现行假释制度的审批体制和程序,结合国外有关立法例和我国理论、实践界对假释制度的批评,指出现行机制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各类别期刊的宏观评价体系,以占我国学术期刊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高校学报认可和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政府主导的学术期刊评价,行业人员对高校学报的评价,及国际知名检索期刊对高校学报的隐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学报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学报评价的改进建议,最后,以其国际影响力、国内影响力及行业人员对它内在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为一级评价指标,建立了适合高校学报宏观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对农地流转市场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农业部关于河北等7省(区)2015—2016年的调研数据表明,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而且在土地配置方面发挥了较为明显的"公平性"作用。同时,土地流转形式多样,流转范围突破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趋势逐渐明显,流转土地的经营主体仍以农户为主,流转土地的非粮化经营问题逐步弱化,流转规范性日益增强。为进一步提升流转土地的使用效率,在鼓励流转、推动流转的同时,更应规范流转,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提升流转土地的产权特质,创造利于土地流转并提高流转土地使用效率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