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个生存于粤东闽语区内的饶平家粤语方言岛的兴衰历程。在50年的光阴里,一方面,由于强势方言潮汕话的影响与渗透,使疍家粤语的音韵系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又由于家渔民从心理上对母语产生厌恶和排斥而加速了粤语交际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2.
安塞方言在过去的70多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仍然处于变化中。"显象时间"(apparenttime)调查分析法,即同时观察不同年龄人的语音差异,可以了解现在的语言变化进程及语言演变的方向。对安塞何家沟的家庭环境基本一致条件下的老中少三代的语音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三代语音存在很大差异。中年和少年的语音特点表明:由于移民因素的影响,安塞方言受到榆林方言的影响,在向榆林方言靠拢,向陕北方言回归。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变化使英语从一种国家标准语发展成为包含有美国英语等诸多变体的世界性语言。语言的主要变化形式是方言和语域:方言确定使用语言的人,语域确定使用语言的方式。语言和方言是统一和差异的一对矛盾。美国英语按地域又可分为北部方言、中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导致语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压力和社会的变化:语言内部的压力导致语音的变化,而社会的变化导致词义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溧阳市辖区内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河南方言社区,这里的居民使用河南话和溧阳话两种不同方言。溧阳农村河南方言社区的形成有着太平天国运动后移民历史的大背景,是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河南移民族群文化意识的反映。在与溧阳话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溧阳农村的河南话已经发生了潜在的变化,使用者的语言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遏制和延缓河南话的衰变速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成都方言新词汇中部分名词、动词、形容词构词理据的分析,揭示了它们各自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所体现出的民间文化风貌,阐释了方言词汇尤其是方言新词汇对成都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心理所具有的文化镜像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区寄宿制工程是提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甘肃省某县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展开了调研,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寄宿制在推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教育均衡推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该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特殊情况,导致了诸如学生安全、营养、心理等问题的产生,违背了寄宿制建设的良好初衷,制约了农村教育水平的发展。研究通过阐述这些问题以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会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变化,也必然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对变化了的环境适应不良常常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出现行为偏差。不重视心理调适,不提高心理素质,不增进心理健康就难以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与条件。文章论述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心理的积极变化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心理适应的标准及改善适应,优化素质,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方言作品的兴起引发社会热议,学术界对此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方言作品的兴起,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它产生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有利于创建和谐健康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一些大学生未能适应这一变化,心理上产生挫折感。文章分析了大学生遭受挫折的类型并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个生存于奥东闽语区的饶平dan家粤语方言岛和兴衰历程,在50年的光阴里,一方面,由于强势方言潮汕话的影响与渗透,使dan家粤语的家韵系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又由于dan家渔民从心理上对母语产生厌恶和排斥而加速了粤语交际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俄语标准语作为俄语民族语言的一个分系,在当今社会交际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不论是在科学、文化和教育领域,还是在人们社会生活的交往中,能否正确使用标准语,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强调掌握标准语的同时,介绍了作为俄罗斯语言的另一个分系———地域方言,阐述了标准语和方言的形成、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向,并且从标准语和方言社会基础的变化、标准语和方言的交际范围、标准语和方言中的规范特点、标准语和方言相互作用的方式等多角度、多侧面论述了标准语和方言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相互渗入、相互作用,这无疑会给学习和掌握现代俄语标准语带来很大的益处,使我们能更加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2.
时尚新词语的变异动因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尚新词语的变异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求新求奇的心理追求、高效简洁交际方式的需要、方言媒体的影响及英语的仿拟与混用是产生时尚新词语的重要动因;通过对时尚新词语的引导和规范,可以促进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发展,有力地推动语文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一社会关系视域下的农村基层政治形态在后税费时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基层政权-村干部-村民的权力关系角逐中,干部统制的权威和认受性基础与取消农业税前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基于新一轮的农村发展政策偏差运行之上,使得“农村经营政治”逐渐凸现,并产生了双重社会后果,其一是农村社区新型贫困,其二是干部权威和认受性受到削弱,对农村社会稳定有很大的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大规模移民运动,人口迁移势必带来语言流动,对工业区语言状态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江南机器厂”)是典型的工业区代表,主要源头之一是湖北汉阳兵工厂, 其语言生活状态呈现一定特性,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言语社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江南话”在此产生并存在至今。 “江南话”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移民运动而产生的语言变化现象,是在新聚居地 “江南”工业区形成的新方言变体,是移民型柯因内语, “江南话”成为“江南”言语社区通用语是柯因内化过程,是方言接触引起语言变化的特例,是移民言语适应行为的结果。“江南话”变体的存在是语言多样化也是文化多样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土家语分为北部方言与南部方言,二者的近义词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南北方言近义词的语义比较发现,构词方式、认知心理的不同是导致其语义形成偏差的重要原因,而这又与南北方言各异的语言环境及所受汉语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重点表现在词汇变异方面。词汇的变异表现在词形变化和词义变化两个方面。词形变化主要是构词方式的改变,产生了一些新的词语结构类型;词义变化主要指词义的形象性与模糊性加强。网络词汇的产生与变异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与文化背景,它对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农村家庭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着明显的改变,通过对农村传统家庭观念和现代家庭观念的理解,对传统家庭观念形成的因素和特点的归纳和概括,以及对农村传统家庭观念转变的原因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传统观念的转变对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这就是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因为,我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现代化进程将会是我们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8.
汉语南方方言在表达性别标记时,无论用词、语序,还是语法性质上都有很大差异,而北方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文主要以河东方言作为参考点对南北方言词语中的性别标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正>南阳方言中有一些形容词的重迭形式,重迭后词性不变,但声调,意义及用法都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现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村民 我国改革进程中农民政治心理的变化          自治制度的推行, 农民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明显增强。但农民传统政治心理中的消极部分未完全克服, 形成了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心理障碍。我们应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有关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法律、提高农民素质,以建构优化的农民政治心理, 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