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与中国女性学学科的发展关系紧密,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并进入女性学研究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体系不够成熟,但发展非常迅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女性学学科建设在我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使中国的妇女问题和妇女问题研究受到了全球性的高度重视,为国内外的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妇女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女性学研究推动了少数民族妇女参政.主要表现在参政领域不断拓展,参政形式多样化;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纷纷加入党团组织;党政机关、乡村各级领导中都有少数民族妇女担任职务;少数民族妇女被选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出席各级党团组织代表大会,参政议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比例不断上升;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大量涌现,少数民族妇女学者发表研究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文章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妇女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有的院校将妇女学作为公共必修课;还有的院校开设了妇女学选修课(必选课).中华女子学院在多年开设全院公共必修课、选修课的基础上,于2004年10月开设了妇女学辅修专业,7门主干课程,共20学分.在国内首次将妇女学作为专业(专业知识体系)在本科教育中开设.有了教学平台,就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促使我们思考了许多妇女学学科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妇女法学是妇女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妇女法学的学科地位,首先必须研究其学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文章结合从事妇女法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妇女法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阐述妇女法的基本原则、地位和职能、妇女法学的形式和体系,对妇女法学的学科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人类学视角对少数民族妇女体育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妇女体育文化的特色,寻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少数民族妇女身心健康的实践方法,探索少数民族妇女体育发展的道路,不仅对少数民族妇女身体健康发展具有直接的意义,而且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在深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各地少数民族妇女的流动状况,并直接参与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运用问卷调查和定性研究的方法,考察少数民族女性流动的方式、流入地、从事劳动的类别,重点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流动在微观层面上对婚姻、生育和家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动而出现的三个悖论,由于妇女外流,使得村落传统文化衰退;妇女外嫁,导致本地大龄男性成婚难;妇女外出务工增多,造成妇女社会地位既高又低的矛盾复合体.并提出在国家公共改革中要充分体现性别意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加强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妇女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才能促进其更合理流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边疆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的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边疆少数民族妇女作为研究主体,不是一个变量;引入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的结构,不仅有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分类、婚姻状况的不同,所表现的特征也不一样;少数民族妇女流动不仅有水平流动,也有垂直流动,即向上和向下的流动,关键是教育.只有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的受教育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林耀华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成绩着著,硕果累累,对彝族的研究成果尤其显赫;堪称彝学泰斗.林教授一生对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成就有两方面一是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二是对中国社会的调查研究.在教学和研究活动中撰写了诸多价值极高的论文和专著,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妇女教育直接影响到全民族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青海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少数民族女性的平均学历低、文盲率高,这不仅影响了其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位及就业的不平等。文章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以来,国内妇女学走过以妇女问题和性别议题为对象的研究为主的妇女学,到本世纪以学科背景下的学术研究、高校内的课程发展与组织体制的机制化探索的学科化推动的历程。同时对30年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妇女学推动者(集体或个人)在学理、概念和推进策略、方法上的异同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并力图理论化。在此基础上,展望妇女学的未来走向——通向学术女性主义与行动女性主义的联手推动中国社会的积极变革。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一般都不够重视女性的知识和经验,也很少听到妇女的声音。至于少数民族妇女的声音和经验,更是微乎其微,甚至还存在性别的偏见和对少数民族女性的歧视。这样,往往使少数民族妇女的利益和权利被忽略,并使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受到阻碍。因而,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运用男女平等的视角,探讨研究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经验,发出她们的声音,不仅对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将对促进妇女的发展和维护少数民族妇女的权益产生积极影响,为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所以,从民族妇女的实际出发,建立少数民族女性学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甘肃民族地区妇女教育是甘肃整个教育事业的难点问题,妇女教育的滞后已经影响到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文化中宗教、传统观念和习俗对妇女教育负面影响的表现以及其产生影响的路径,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妇女权益问题研究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针对新疆少数妇女就业较困准、受教育程度较低、参政比例较低、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妇女权益的法律制度,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妇女自身素质的教育,提高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女性学学科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女性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妇女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非学科化的女性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以女性群体需求和观点为主体的社区和国家水平的女性教育,为女性学学科化建设提供了适用性较强的科学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非学科化的女性教育必然会过渡为学科化的教育体系。欧美国家在两者间的协调发展和转化过程中,形成了被较为广泛接受的体系和规范,但都没有超越女性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范畴。中国目前的女性教育实践尚缺乏充分的支持条件和社会氛围,导致女性学科化发展的滞后。目前,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女性研究和女性教育资源,为女性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女性学研究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当代女性学研究的兴起是现代社会注重人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产物,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女大学生是同龄人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素质的群体,将女性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用高等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成果促进女性学研究的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民初,主持《妇女工作》杂志的老一辈妇女理论工作者侯狄同志,提出并赞成用“妇女学”,指出要重视妇女问题的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以逐步改变妇女活动落后于妇女工作实践的局面。20多年后妇女学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创建女性学学科体系和设置女性学课程的初步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性学学科体系包括认识论、方法论和理论体系三个部分.女性学课程设置由四大块组成,包括理论部分、女性发展史部分、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而要想促进中国女性学发展,应该进一步推广女性学学士点、硕士点建设,着手博士点建设,解决"四无"问题;在学科课程建设方面,应加强对已往理论学科的有性人和证伪批判,理清中国女性学科发展史;进一步创办女性刊物和加强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7.
祝平燕、周天枢和宋岩的《女性学导论》是目前国内女性学界最新出版的一部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女性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最为基本的知识系统与理论体系的著作。该书从学科的逻辑结构和研究体系出发,厘清了女性学的学科要素、研究方法、理论架构和各个具体的研究领域,对促进我国女性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女研究现状如何,这方面的研究达到何种程度,是个很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作者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在占有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2001年度妇女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力求从整体上展现中国妇女研究现状,并选取部分研究主题进行了述评,指出了目前我国妇女研究方面存在的特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