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交叉综合的独立学科。学术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很薄弱。这种状况直到1983年才有所改变。这年5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历史学科“六五”规划会议上,一些同志对推动和加强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成为开展这一研究的新起点。之后,有关方面陆续编撰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举办了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并招收了一批研究生,等等。这些表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习中国近代文化史,或者说学习文化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史研究的对象、范围是什么? 较早提出文化的定义并产生颇大影响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E·B·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从一九八三年五月在长沙的规划会议上开始酝酿筹备,到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郑州召开,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从讨论会上提供的论文和与会者的发言看来,可以说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进展颇快,基础虽然薄弱,但研究者的积极性很高。这门学科之所以引起许多同志的兴趣和重视,我想既不是因为它有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军事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但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至今尚未真正建立。本文拟对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八十年间,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谈些粗疏之见,作为引玉之砖。期望通过讨论,对这门学科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龚书铎,历史学家,福建泉州人,1929年出生。1947年考入台湾师范学院史地系,1950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历史评审组副组长等。龚书铎长期从事历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主要学术贡献如下:1.在文化史研究领域的辛勤探索。龚书铎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已经结集出版的《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增订本)、《近代中国与文化…  相似文献   

5.
付玉成 《南方论刊》2006,(10):81-82
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近代文化史研究中的动因、起点问题、五四精神、传统文化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区域文化、近代社会文化史等方面不同意见的诸多见解稍加整理,并总结与评述,给读者以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课题。许多报刊开辟专栏报导有关情况、登载一系列论文,还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等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中。文化史讲习班、文化史讨论会也极为活跃,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就有十余次,如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等单位发起的于1984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中心联合分别于1985年3月、1986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两期文化学讲习班。由武汉大学哲学系邀请数十位海内外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于1985年12月在湖北古城黄冈举办的“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7.
李平 《学术界》2002,(6):253-261
建国后 50年代至 70年代的三十年时间里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一直处于低潮 ,这门学科在人们心目中似乎不存在了。直到 80、90年代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才进入高潮。长期低潮局面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导致的 ,而高潮的出现又与文化大讨论的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文化史应从何时算起,这是当前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有人提出近代中国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说,即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层次,显然是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当作近代文化史的开端.实际上,近代中国特定的文化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侵入、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以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谋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是一门与现实关联密切的年轻学科。本文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分三阶段加以述评:草创时期的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意识形态化、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重新起动及其在观念、思潮、专题和个案等方面的研究。评介了海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现存的问题及改进之途提出了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是一门与现实关联密切的年轻学科。本文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分三个阶段加以述评:草创时期的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意识形态化、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重新起动及其在观念、思潮、专题和个案等方面的研究。评介了海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现存的问题及改进之途提出了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原由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下册)》(以下简称《经济史》),经过编者的修订,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业已出版发行,为这门学科的教学乃至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经济史”是门经济——历史科学。对这门学科的教材,首先应要求尽可能做到叙述史实翔实无误,引证史料准确可靠。关于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8月24—26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五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襄阳召开。本次研讨会以"社会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协办。会议共收到76篇论文,来自中、日、意等国的近百位学者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共同探讨社会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多个方面,对20多年来新兴的社会文化史进行总结、反省与展望。会议论文涵盖了社会文化史理论与方法、新概念与学  相似文献   

13.
论晚明科学思潮的近代因素朱义禄如果说,先秦是中国文化史的播种时期;那末,晚明则为它的收获季节。中国文化史上这一金秋季节,果实累累,启蒙学者的别开生面的学说,深契市民阶层审美情趣的文艺思潮,具有近代气息的科学成就,构成了晚明文化的三大奇葩。下面仅就后者...  相似文献   

14.
2009-2011年间,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研究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一方面,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继续探讨了近代中国教育、女性、宗教、法律与习俗、社会阶层与群体、社会生活与社会转型等传统领域;另一方面,关注了文化传播、词语分析、历史记忆与民间信仰等以前较少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拓展研究领域的同时,探索了“身份建构”等新的解释模式.这些研究展示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作为“交叉视角”及新史学范式的问题意识与研究特色,但仍存在着研究论题的“碎片化”、解释理论薄弱等缺陷.未来的该领域研究应重视在理论与方法上借鉴其他学科,增加新的问题意识,建构本土化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5.
岭南为中国近代文化荟萃地之一,其文化名人之多,文化成就之大,文化思想之精,历来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为了深入开展对岭南近代文化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于1990年12月21—22日在中山市小榄镇召开了岭南近代文化史问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华南师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研究》编辑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二十余人。会议主要讨论了岭南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范围、岭南近代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岭南近代文化的基本特点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编撰岭南近代文化史丛书的设想。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文化深层结构论、文化相对论和哲学释义学方法引进了文化史研究,国际上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也对国内的“文化热”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由此而来的对中国近代的反传统思潮、特别是对“五四”的反思亦成为文化史的热门话题,这无疑有助于深化文化史的研究.但问题亦随之而来:一、中国近代、特别是“五四”时期的启蒙者是不是“最传统的反传统者”?他们以近代西方文化作参照系来反省传统文化,是不是一种片面和浅薄的表现?二,从释义学方法能否得出近代启蒙者根本不可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论?三,应以何种态度来看待西方学者的东方探寻?以上三个问题都涉及对中国近代文化自觉的史的认识和论的评价问题,本文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3日至9日在郑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河南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这是建国以来举行的第一次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理论领导小组组长刘正威同志会见了部分专家,省委理论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社联主席张树德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向来自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8.
一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而不对曾国藩的文化观进行较全面和较具体的探索,有许多问题难以说清楚。现提出个人一些看法。曾国藩是我国近代集封建文化之大成的人物。我国传统的封建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就其占统治地位的部分说,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有为封建统治制造理论根据的义理之学,有研究封建社会的实际问题的经济之学。  相似文献   

19.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迄今已有56年的建系历史,先后涌现出了张恒寿、王树民、胡如雷、苑书义等多位史学家。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积淀了优良的治学传统,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奠定了明显的教学优势。目前一批中青年学者正成为学科的学术骨干力量,在先秦史、中国经济史、近代海防史、晚清政治史、世界文化史等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并取得丰硕成果。历史学一直是河北师范大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现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教  相似文献   

20.
近代儒学是近代文化史领域中一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由于研究难度较大 ,作者选择了从个案研究进行突破。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 ,他的儒学思想内容丰富 ,反映出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诸多特征 ,无论在近代儒学发展史上 ,还是在他本人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经学“殿军”之称。研究章太炎儒学思想 ,对于儒学史、学术史、文化史研究 ,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走向现代化 ,对于当代文化建设中怎样来处理和对待传统文化 ,都有重要借鉴意义。在现有大量关于章太炎研究的成果中 ,深入系统地探讨其儒学思想的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