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其争论主要在于: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是指活劳动消耗还是指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内的全部劳动的消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①据此,相当多的经济学教科书和辞典、文章都认为,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是指形成商品价值的既包括活劳动又包括物化劳动的全部劳动消耗。然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第一,在劳动生产率的质的规定性上,联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劳动生产率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基本范畴之一,劳动生产率的确切涵义在理论界是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劳动生产率只能是活劳动生产率,即一定的生产成果与活劳动耗费之间的比率,并不存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内的全部劳动生产率。第二种意见:劳动生产率只能是全部劳动生产率,即一定的生产成果与全部劳动耗费的比率,排除物化劳动的所谓活劳动生产率是不能成立的。第三种意见:劳动生产率有不同的涵义,既有活劳动生产率,也有全部劳动生产率,二者在理论上都是可以成立的,它们相互补充,各有相对独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流行使用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的劳动生产率,流行使用的劳动生产率实际上只是劳动这一种生产投入要素的“单要素生产率”.当代西方经济理论所指的生产率是总劳动过程的效率,也不同于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率,这种定量的方法为生产率问题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方向.但是,目前,这种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是正确理解和适用价值决定原理的“关节点”。长期来许多同志撰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各方面的研究,但一直未有定论,仍有必要从深度和广度上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与一系列现实经济问题密切相关。根据马克思已有的论述和他的方法论原则,我认为,可以把“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这一命题看作一个系统,其中可分为如下层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国民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通过这样逐层次分析之后,再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准确弄清这一命题的丰富内容,科学地把握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论述马克思以他毕生精力,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总趋势。社会经济发展“三形态”理论和“五形态”理论,都是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重要组织部分。所谓“三形态”理论,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所谓“五形态”理论,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两种划分都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时,马克思提出对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的设想,并阐述了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几个重大措施,这对于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考察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必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等发展状态。通过对“现实的个人”这几种不同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的个人观。马克思的个人观对于探讨和思考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人们对传统的理解方式和解读模式不断进行反思。就国际学术界而言,“走近马克思”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感召力的口号。直面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并从马克思文本著作出发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实质成为普遍的学术研究方向。以美国学者洛克莫尔(Tom Rockmore)为代表,研究“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Marxafter Marxism)成为国际学术界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就国内学术界而言,“回到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一种认识,但由于缺乏切实的学术目标和具体的研究路径,这些研究离真正“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还存在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指出 :“活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人是产生活劳动的劳动力的天然所有者 ,因而创设经济法之内物权 (人对其劳动力的所有权 ) ,既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 ,又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上、法律上的可行性 ,而且在法律上确认经济法之内物权 ,使投劳者得以之对抗投资者纯粹以资本所有权无偿取得剩余价值 (并不衙认投资者之内物权。重构投资者与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关系。这对于突破我国企业立法中民法物权理论局限性所带来的立法上的局限性 ,创新企业立法 ,从而解决我国企业产权不清、国有资产流失和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到底什么是真、善、美?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项基本课题,就是对“真”、“善”、“美”的诠释,揭示它们的理论意蕴和现实指向。马克思在对基督教思想、唯心主义、传统唯物主义的批判中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就“真”而言,实践是真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内容;就“善”而言,“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意识形态,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善”的内涵各不相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善”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美”来说,实践是“美”的源泉,只有劳动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活劳动耗费节约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减少劳动者所引起的节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劳动力本身带来的劳动时间节约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对抗性节约。归根到底,马克思活劳动耗费节约理论的实质是一切节约都可以还原为劳动时间的节约。马克思活劳动耗费节约理论不仅普适于自有商品经济以来的所有社会经济形态,也适用于社会经济运动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界对马克思环境思想的研究源于战后不断加剧的公害问题。笔者以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为核心,以日本战后马克思环境思想的研究状况为主线,特别是对其“生产关系理论”、“物质代谢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等重要层面研究进展给予必要的逻辑梳理,这对正处于公害频发期的中国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用马克思的“三权”理论探讨社会主义企业出现企业股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三权”理论,是以单纯所有权(又称法律所有权)为基础的.由于单纯所有权在时间上是可以分割的、在实际社会经济生活中,单纯所有权往往是分别以长期单纯所有权和暂时的短期的单纯所有权两种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经济所有权同样以这两种形式存在。因此,经济所有权同单纯所有权一样,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价值”。这是由经济所有权向法律所有权转化的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对待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就应当根据经济所有权必须实现其“经济价值”这一本质要求办事。  相似文献   

13.
关于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目前我国学术界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一种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由本部门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转移来的;另一种则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由本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自己创造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超额剩余价值,在由纯粹活劳动因素所决定的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是由该企业自己创造的;在由纯粹非活劳动因素所决定的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它来源于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商品实际价值的过多的支付,它属于虚假的社会价值;在由活劳动因素和非活劳动因素同时决定的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则部分由该企业自己创造,部分又来源于消费者对其商品实际价值的过多的支付。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价值是凝练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最基本的观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用马克思的这一基本观点来科学地说明现实经济中的种种新现象新问题,这既是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提出的新课题,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一课题和难题,必须跳出传统观点的框框,在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意的基础下,对创造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为此,笔者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塔克尔-伍德命题”认为马克思并非基于道德视角,而是从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功能和作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胡萨米等人对此予以驳斥,他们认为这一命题是对马克思的误读,马克思是用一种隐晦的和间接的道德批判方式谴责资本主义的不正义。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在评判马克思视野中的正义问题时,“塔克尔-伍德命题”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争论是不同分析范式的产物,双方各自主张“文本解构”和“时代解读”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综合来看,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时以“道德评价尺度”为主,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则以“历史评价尺度”为优先,两种评判尺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平台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他晚年的“政治交代”、“经济改革交代”之后,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如何再发展的问题,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原则的共同富裕,社会财富如何实现公平分配。对这一重大而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命题的大智慧思考,在共和国经济史上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可称之为“小平之虑”。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这一经典理论上去,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指导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和谐民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代替“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有不同的理解。有一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两码事,市场经济的提出就是对商品经济的否定。有的认为商品经济是就经济形式而言的,它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就经济的调节方式而言的,相对于计划经济。以上说法不一,但共同点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不同的。我认为这些看法都值得研究。实际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这两个经济范畴都是对同一经济关系的不同概括和表述。它们既是对同一种经济形式的表述,也是对同一种经济调节方式的表述。从经济形式讲,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他晚年的“政治交代”、“经济改革交代”之后,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如何再发展的问题,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原则的共同富裕,社会财富如何实现公平分配。对这一重大而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命题的大智慧思考,在共和国经济史上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可称之为“小平之虑”。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这一经典理论上去,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指导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和谐民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根本问题是肯定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  相似文献   

20.
一、劳务贸易是当今国际经济合作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 劳务,是以提供活劳动满足人们某种特殊需要的经济活动。国际上通常所称的“劳务”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用以计量无形项目的产量。“劳务”的含义很广,既包括需要专门技能的脑力劳动(如设计),一般性的体力服务(各种服务业、家庭佣人等),承包工程,又包括卫生、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服务,交通运输、邮政电讯以及银行、保险业的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