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学锋 《城市》2015,(11):10-15
建设智慧城市,既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也是推动我国城市转型的重要动力。智慧城市建设从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交通、改善人居环境以及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等方面引导我国城市加快转型。当前,进一步发挥智慧城市引领城市转型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科学评价,正确引导;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2.
王振 《科学发展》2014,(8):33-38
在上海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发展健康经济作为上海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要以最具优势的医疗服务业为主导,以医疗器械、药品食品制造业为两翼,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医学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三大支点,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两大助推,加快打造健康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塑造健康经济城市品牌.争取在四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释放三级公立医院能量.二是激活医疗服务市场,加快引进外资、培育民资.三是促进健康经济与新产业革命融合发展.四是立足自主创新,努力培育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3.
丛晓男  庄立 《城市》2018,(1):18-24
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同一城市群内的不同城市间需要在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线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共享,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群建设.由于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智慧产业供需上的不匹配,少数中心城市将可能成为智慧产业的主要供给地.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推进中心城市智慧产业的升级发展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笔者以武汉为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索,指出推进区域协同下的产业链重构、 构建智慧产业研发枢纽城市、 有效利用智慧城市群市场需求、 推动市场导向下的产业升级是长江中游智慧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武汉智慧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金永亮 《城市》2015,(1):51-54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适应国际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近年来,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各地抢占资源和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广州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繁重的发展任务,更加迫切的民生改善要求,更加突出的优势弱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5.
屠凤娜 《城市》2012,(2):64-66
天津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急需调整转型.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培育和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型、消费型及环保型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经济内生增长,同时对推动天津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治彦 《城市》2018,(6):36-45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长江中游经济区过程中,湖北肩负重任.笔者通过分析湖北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立了其发展定位,即"一带一路"的核心对接区、 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标志区、 荆楚文化传承区和长江生态保护核心区;制定了湖北的发展战略,即整合华中区域战略、 发展智慧经济战略、 全面扩大开放战略、 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和促进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湖北的发展路径,即交通先行、 改善环境、 创新驱动和优化结构;最后就发展政策给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昊 《公关世界》2016,(19):73-77
现在很多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只是将"高楼大厦、跨马路、大广场"的物质建设型城镇化模式进行了信息化升级. 经济的变局中,城市的发展起落不定,一方面,一些曾经拥有辉煌历史和重要政治经济地位的城市,现在却"泯然众城矣";而与此同时,另一些城市正在依托新的经济引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此,适应新常态,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锁钥。黑龙江大庆、江苏江阴和四川成都,一个是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资源型城市;一个是毗邻长江黄金水道,闻名全国的经济活力城市;另一个则地处内陆,是西部大开发中的引擎城市。它们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侧重各有不同,却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这一紧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志平  韩宇  于春青 《城市》2022,(12):48-55
笔者回顾了城市工业园区从新建时期到成长时期的交通支撑情况变化,结合天津市宜兴埠工业园用地现状、产业现状、职住情况和交通现状,基于我国城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既有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构建高效便捷、安全有序、绿色、经济的交通系统的相关对策,为城市工业园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新型城市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资源约束趋紧和城市转型升级驱动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道作为满足居民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绿色出行需要的场所,其规划建设对城市韧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昆山市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POI数据和人群活力热力图,结合现状绿道问题及现有绿道资源,构建具有昆山特色的绿道慢行...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2006年—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DID)检验西部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西部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地区绿色发展,且存在长期促进效应。笔者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是西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为西部地区拓展绿色发展途径、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益民 《职业》2017,(18):32-33
安徽铜陵技师学院(铜陵职业教育中心)是铜陵市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院始终遵循现代职教理念,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紧紧抓住铜陵市实施的城市转型与建设幸福铜陵相结合的重大机遇,与城市发展和谐共进,为铜陵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在推进铜陵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进入双重转型的关键时期,智慧城市理念为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提供了全新图景.笔者在梳理城市规划的智慧化应用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智慧城市"的剖析,重新认识"城市规划"的本质,探讨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规划理念、 规划形态、 规划决策和规划机制等方面判断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取向,以期为建设智慧城市以及发展城乡规划学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方卫国 《职业》2017,(18):12-14
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技工教育整体利好的发展环境,对身处首都北京的技工院校在如何服务首都城市功能战略定位、服务首都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明确提出了方向指引和机遇挑战,服从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是北京技工院校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底线.  相似文献   

15.
上海迫切需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并率先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带动周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基于此,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有三大战略思路:一是“创新驱动→创新引领→引领创新”.二是“转型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三是“区域崛起→融入国际→全球示范”.  相似文献   

16.
未来30年上海科技创新驱动力建设,关键是提升上海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充分发挥科学家自由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市场利益驱动力和政府政策方面的战略意识力,整合科技资源,突出跨界合作,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打造行业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枢纽.同时,重视技术创新与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支持面向服务经济的新型产业体系,支持文化科技融合与现代服务业创新,支持创意经济发展;通过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城市安全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布局和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范轶芳  侯景新 《城市》2018,(3):40-47
智慧城市受到全球关注,在我国也开始大规模发展,这是无法逆转的城市发展新趋势,亟须深刻阐述智慧城市发展的本质及相关理论问题,促进实践与理论良性互动发展.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演进阶段,对传统城市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与传统城市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城市经济视角阐述智慧城市的根植性变革及其引致的城市经济理论变革,最后提出相关启示,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峥  张亮亮 《城市观察》2013,26(4):161-168
绿色城市理论的演进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三个阶段,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发展模式、生态系统和城市设计三个角度对绿色城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释。本文在对国内外绿色城市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绿色城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并对发达国家的城市绿色转型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认为中国应借鉴国外城市转型经验,从创新制度设计、营造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科技、制定绿色规划四个方面着手,立足国情,有序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节点.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推进由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性升级.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形成过程,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新常态、利益结构新常态、制度创新新常态的形成;这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还涉及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改革;这不仅需要政府发展理念的变革,还需要政府角色的转换.推进服务业主导的转型与改革,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提质增效、转型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陈建华 《城市》2007,(3):23-26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国际化城市在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国际化城市一般是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首位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广州,它们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国际化城市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联系国内外资源、资本、人才与市场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转型的首发地和带动力量.国际化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功能对一国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重要作用,对提升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可缺少的空间力量.因此,国际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状况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