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节点,肩负着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人口拦水坝"的重大责任。当前,小城镇亟需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为此,应着重从加强规划布局、推动强镇扩权、建立投融资机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面鼓励和支撑小城镇走出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新道路。  相似文献   

2.
孟颖  周长林  沈锐 《城市》2015,(12):24-28
从我国近年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县级单元已经成为新增城镇人口的重点空间,这一现象在西部地区更为明显.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区域发展差异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其城镇化道路不能过度依赖大城市的集聚吸纳能力,而是需要形成多点支撑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笔者以宁夏为例,分析县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县城在西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以集聚为核心动力,突出"以人为本"、生态底线和文化底蕴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王晓玲 《城市》2016,(11):21-27
辽宁省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老工业基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却遇到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互动力减弱、 城市聚集效应下降、 城市非均衡发展等困境.为破解辽宁省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困境,笔者提出新型城镇化分类推进战略、 城市收缩应对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应坚持城乡一体,走城郊融合的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转变方式,走绿色、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优化管理,走市场配置型的城镇化道路;提升服务,走功能互补型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湖南的快速城镇化与全国一样,都是一种"压缩型"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提高了发展效率,但也浓缩了快速城镇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在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从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从粗放城镇化向精细城镇化转变,从"非均衡型"格局向"均衡型"城镇化格局转变,从单元城镇化向集群城镇化转变,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伍爱群 《城市》2015,(7):7-10
上海以其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迅速聚集了人口、技术、产业等生产要素,由此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加速了上海城镇化的进程.建国后,上海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受政府政策制度的影响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上海郊区的新城建设仍存在不够紧凑,用地集约性差;建设项目分散,存在碎片化;产城融合不够,有城无产;市区联动不足,开发无力等问题,要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民生保障、产业支撑,深化土地改革,完善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上海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8.
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不能够合理有效地推进发展。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模式。本文阐述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趋势,意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卓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17):180-181,179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瞩目,国际地位也日渐提高,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外人才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在2014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良好对外交流能力,懂语言、精专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教师是新时代高职技术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本身的专...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可定义为: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城乡统筹为原则、以科学发展来统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上海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必须以人为本,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关注速度向提升质量转变,突出有效增长和品质提升,不断增强城市集聚、辐射、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国际化大都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于丽 《现代交际》2014,(11):7-7
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制度因素构成破解这一问题的最大障碍,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是必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尚雪娜  雷鸣 《城市》2015,(9):13-16
农民工队伍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之一,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不高,主要受制度、观念及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因素等方面的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政府、社会及农民工自身等方面共同着手构建完善的城市融入机制,携手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段禄峰  岳路 《城市》2021,(11):17-25
笔者基于现有新型城镇化内涵及评价的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城乡协调和生态环境四大准则层的13个指标,对我国部分省份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分析,并探究不同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发展特点,为我国更好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梦梦  汤放华  吴平 《城市》2015,(8):42-45
西方城市规划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了转型历程,从物质空间设计的工程技术转变为一项社会管理的公共政策,当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公共政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都处在巨大的转型之中,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变得极为迫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从制度和法律层面对公共利益进行保障,并从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众参与程度、重新构建规划师职责体系等方面促进城市规划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以新疆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资源以及政策导向为立足点。以此为契机,分析研究新疆高职院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并相应提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促使新疆高职院校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袁帅  孙媛 《城市》2016,(11):48-51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创新都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新形势下,伴随新型城镇化深层次矛盾的不断显现,滨海新区进行社会治理创新迫在眉睫.笔者针对滨海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提出了加强社会治理主体建设、 构建社会治理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中国城镇化转型的重要使命和必经之路,而城乡空间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文章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内涵基础与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借鉴符号学的空间分布特征分类法,建立城乡空间一体化重构机制。以济南市为例,结合实际构建济南市城乡空间要素体系,并运用符号学运算,对济南市居住空间、产业空间、交通系统空间、基础设施空间、城乡空间等各类空间调整优化以及叠加整合,得到济南市新型城乡空间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会极化是城市社会分异的不平衡和极端状态,不同的城镇化路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分异和极化程度。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的城市社会分异持续加速,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城市社会极化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显然,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忽略人与社会发展的城镇化路径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从城市社会极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社会极化现象及其产生的社会民生问题的分析,对传统城镇化路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推进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绵阳科技城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节点,是西部地区第一个园林城市。通过分析绵阳科技城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西部地区其他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指导城镇发展的最新规划道路,具有独特的发展内涵要求,而资源型城镇作为长久以来国家的能源战略基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这类城镇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本文在分析资源型城镇的发展的矛盾过程中,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入手,总结了不同种类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