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居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其建设标准是规划审批和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现行《天津市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属于天津市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于2000年开始实施.对当时居住区配套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城市经济与建设的发展.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亟需对现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及定额标准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2.
白宇 《城市》2017,(11):40-47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其供给及空间分配事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是衡量城市宜居度的重要指标,是政府保障民生的重点工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 是指导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国家标准,经2002年和2016年修订后使用至今,但在新时期规划建设中已呈现不适应性.笔者通过梳理、 比较近四年新修编的部分省市居住区公共设施配置标准,分析总结在公共服务设施分级、 项目设置、 配建规模、 布局及配建要求等方面的新动态和值得借鉴的内容与经验,供各地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研究、 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城市由增量建设进入存量管理阶段城市环卫设施所面临的配置与管理水平提升问题,转变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以增量思维为导向的规划理念与设计方法,以重庆市城乡全覆盖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渝中区环卫设施布点规划为例,从规划、土地、城市治理三方面提出存量条件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结合存量规划的地方特征,通过梳理城市存量空间——重庆市渝中区城市环卫设施的若干问题与认识,建议城市存量更新规划应从规划理念、方法与规划师三方面探索转型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大型居住区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不利于大型居住区居民的安居乐业,甚至会危及大型居住区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型居住区社会治理,需要重视居民生活工作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组织架构,增强资源配置,健全财政保障长效机制,充分动员和利用行政、市场、社会多方力量,促进大型居住社区治理改善。  相似文献   

5.
王晗昱 《科学发展》2014,(10):79-83
目前,国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通过统一标准进行规划配置,而随着市场经济导致社会空间分异日益显著,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结构的居民对设施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设施供给与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对此,建议采用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配置标准、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运营模式、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以提升设施供给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马晓萱 《城市》2008,(6):41-43
一、滨海新区社会公共设施概况 (一)内涵按照《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GBJ137)》规定,公共设施用地(用地类别C类)是指“居住区及居住区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区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7.
王淳 《城市观察》2012,(1):109-114
近年来,特大城市为了缓解内城人口压力,在城市周边地区建立了一批大型居住区,与此同时,这些居住区中的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情况也成为了社区居民们的关注焦点。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北京市为例,对其外围六个大型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情况及其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如教育资源、交通状况、文娱设施等5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气候变暖危机越来越为世人所认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安全问题的共同意愿愈来愈强烈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地走向"低碳发展",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尤其发达国家在确定低碳发展战略、完善低碳法律框架、加强低碳制度建设、推行低碳产业结构、实行低碳优惠政策、利用低碳市场机制、加大低碳财政投入、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依靠低碳科技创新、形成低碳生活型态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对我们实现低碳发展、维护气候安全这一人类社会的最终共同愿景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宇军 《城市》2015,(11):43-47
垃圾围城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由于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又因为城市扩张,边远郊区已经成为居住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曾经出现大量的“邻避运动”,倒逼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模式以及垃圾管理的变革,垃圾管理从末端管理向全过程垃圾减量管理转变,随着变革的不断深入,日本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有效地降低了垃圾产生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笔者提出我国应从垃圾末端管理向全过程垃圾减量管理、建设循环型社会逐渐转变,破解“垃圾围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特色鲜明的旅游小城镇不断涌现,而构建合理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对完善旅游小城镇的功能、促进其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通过分析现有的相关规范标准在指导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方面的局限性,以额济纳旗实践研究为例,剖析目前自然资源型旅游小城镇的旅游服务设施所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从整体观统筹、创新疏解压力、优化复合功能、平衡多方需求以及弹性配置设施等方面提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对策,对其他自然资源型旅游小城镇的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卫档案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可以说档案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时代,不但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好处和方便,也为环卫档案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管理方式,促进了环卫档案工作的管理,也给所有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环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沈建 《城市》2007,(10):70-71
天津市建筑节能推广培训中心大楼坐落在天津市友谊南路梅江居住区,是天津市首座集示范、展示、实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北方地区绿色节能建筑示范项目,其多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程丽琴 《城市》2004,(2):52-53
面向新世纪的居住环境应当具有高品位的文化特征.居住区不仅要有幽雅宁静的居住场所,而且应当通过规划设计对居住环境的自然与人工设施赋予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居住区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基点.  相似文献   

14.
李全喜 《城市》2008,(3):3-7
2007年.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对市政基础设施提出新的需求.奥运会和夏季达沃斯论坛对城市环境提出新的标准.广大群众热切期盼城市面貌发生更大变化,为此,城市建设工作必须把握好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15.
王磊 《城市》2012,(6):70-73
一、引言 天津市作为国家低碳城市和循环经济建设示范试点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重工业比重较大,高耗能工业比例较高,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 "十二五"期间是天津市全面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能源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引起环境质量、温室气体减排、能源供给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6.
王海天  盛逵  王海鸣 《城市》2008,(3):55-57
经国务院批准,在《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中将天津市的城市性质调整为: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经济成为天津城市发展的方向。海河横贯天津,作为城市宝贵的资源,河道的恢复、改造、开发,都将对天津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志 《城市》2017,(9):51-54
海绵城市作为全新的城镇化建设理念,其实质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结合天津市气候特征、地质水文条件和经济成本,确定适合天津市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实现“渗、滞、蓄、净、用、排”功能要求.海绵城市建设是新时期城镇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编制海绵城市设施标准设计图集、设计专篇、审查要点可以规范工程做法、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设计效率,统一审查标准对指导海绵城市建设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天津市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推进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把建筑节能作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改善民计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为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节能工作长效机制,有效推进天津市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使天津市在推进绿色建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笔者从研究绿色建筑的发展机理入手,分析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天津市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框架,提出天津市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措施和对策建议,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低碳城市的战略选择与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6年起,我国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了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在总结分析我国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分借鉴国外低碳城市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模式——“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试图为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1998,(2)
近十年来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紧缩银根政策的逐渐放松,特别是随着天津市重点安居工程——华苑居住区的成功开发和热销,天津市的房地产业再次升温。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由1995年底的六百多家发展到目前的近千家。目前天津市的房地产开发业的现状是,一方面商品房大量空置,使得一些开发公司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随着房地产开发的进展,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特别是能给开发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的地块更少。同时,那些政府扶持的、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又很少有人问津。这样就不得不从天津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的状况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