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胥建华 《城市》2019,(4):43-53
笔者以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目标,以河南省平顶山为例,通过对其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跳出从产业角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的常规思路,提出从全域规划的研究视角寻求新的解决对策。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和自身发展诉求下,平顶山等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应从全域空间考虑,加强多规融合,推进全要素城乡融合。从全域规划视角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对策包括多规融合多目标协调下明确经济产业发展目标,全要素统筹下推进经济产业发展路径转变,全域空间统筹下采用底线思维明晰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产业资源的统筹及特色强化。  相似文献   

2.
空间规划底图既是多项规划实施在空间上投影的结果,也是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第一步,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分解与落实的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空间规划底图是打好"多规合一"空间规划这套组合拳的关键一步。实现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需要统一的、标准的空间规划底图,实现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需要统一、标准的空间规划底图,可为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并准确划定边界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相关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的细化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厘清各项规划在制度和技术上存在的不协调、不一致问题;然后,以地理国情数据包揽一切规划数据的普适性与协调性的优势特征,探索以第三方数据的身份辅助于国土三调数据服务于空间底图编制的可行性与衔接性;最后,从空间基准统一、用地分类统一、底图数据统一等核心技术层面落实底图编制的方法。以期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底图的编制提供可靠性、科学性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诸多中小旅游城市提出"城市景区化"的发展理念,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发展。针对该现象,通过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归纳出"城市景区化"的核心内容,并提出"城市景区化"的主要问题。根据"城市景区化"目标,城市将建设成为景区,城市与景区融合,城市规划将结合旅游规划内容,为"城市景区化"提供空间载体。"城市景区化"规划策略:首先与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各项规划衔接,融入"城市景区化"发展理念;其次,城市规划内容从城市功能布局、旅游设施布点、城市文化传承,城市交通组织等4个方面体现"城市景区化";最后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为例,说明策略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4.
张长 《城市》2016,(8):26-33
自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话题,也产生了诸多分歧与争论,溯其根源,就是“非首都功能”这一概念的科学性值得深思,同时需要对其提法以及概念内涵进行重新界定。笔者认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必须要以“首都功能”实现和城市正常运转作为前提条件,应将疏解的重点区域定义在实体地域空间,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所涉及的四种需要疏解的产业类型对于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并不具备主导能力,因而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非首都功能”,为了表述更加准确,应缩小疏解范围使疏解范围更加集中,即将提法改称为疏解北京部分“非首都功能”。同时,必须意识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逆市场调节”行为,因而不能过度依赖行政手段,而应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为主。此外,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结合,实现高水平协同,而非低水平趋同,下大力气增强周边区域的承载力和竞争力,搭建城市群内部产业支撑平台,缩小与北京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5.
刘治彦 《城市》2015,(11):20-23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经三十多年的谋划终于付诸实践,主要缘由在于“大都市病”与“区域病”同时并存,以及中央政府的适时妥善敦促。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是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和互补发展,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共同繁荣;核心问题是通过合理空间布局,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为首都“减肥”、为周边“增肥”;基本路径是以产业和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宋迎昌 《城市》2016,(10):3-7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合作共识形成;二是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府工作机制;三是组织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四是推进京津冀区域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交通一体化、环保一体化和产业合作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7.
马向明  杨光辉 《城市观察》2023,(3):82-93+162
“多规合一”工作缘起于解决“规划打架”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基于现实需求而产生的、自下而上的认识发展过程和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社会实践。“多规合一”也是体制机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围绕“一张空间蓝图”展开的改革探索,其出现的内在必然性是基于国土空间在物质上的“唯一性”属性。因此,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并非“多规合一”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指向的是厘清各层级政府的空间管理事权、打破部门藩篱和整合各部门空间责权,在空间规划上实现从简单分权到协同治理;在时空双重维度下协调不同规划的刚性和弹性,实现空间规划“从静态蓝图到动态规划”,形成动态统一的高质量空间治理实施措施。这是一个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各界规划人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8.
建立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为支撑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如何构建国土空间高品质发展新格局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为研究对象,立足现状—战略—空间—布局的技术逻辑方法,从生态优先的视角,探索生态型小城镇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通过分析隆安县作为国家生态移民搬迁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意义,识别隆安发展现阶段发展的背景与优势,提出从构筑生态本底保护、区域协同发展、生态产业构建及空间格局优化角度为隆安县筑牢生态底线、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支撑,实现国土空间保值增值。本文探讨生态格局引领小城镇高品质发展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小城镇绿色转型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对理顺沿海城市海陆统筹协调与空间保护利用等诸多现实问题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但现阶段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仍缺乏基于海陆统筹的系统性、标准化功能分区体系及针对海陆全域及海陆相邻地域功能冲突空间的优化调整方法。本文以秦皇岛海岸带地区为实证案例,基于功能主导、尺度适应、海陆统筹三大原则,构建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并以此建立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现状功能分区;以“农业—城乡—生态”功能为导向,构建了面向未来的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在基于“现状—规划—适宜性”功能冲突区域、海陆相邻功能冲突区域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海陆功能分区优化与调整方法。本研究可为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体系与技术路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和非首都功能疏解进程加快,北京市工业布局优化调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需要从京津冀和全市两个层面统筹谋划、寻求突破.在京津冀区域层面,北京市工业布局要突出区域协作主线,着力构建“一核、三带、四心”区域新棋局;在市域层面,北京市工业布局要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体,着力形成“两城出新、三核驱动、多点支撑”发展新格局.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和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调整工业布局,北京市可以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马志强  王昱之 《城市》2019,(6):51-59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有关城市空间规划和空间管控的重大工作,是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与焦点。基于此,笔者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研究命题,从系统梳理规划提出的背景及"多规"之间的差异入手,以规划创新为基础、以空间重构为手段,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体系,从而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全面开展提供相关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充分认识城市规划和微更新对于全域旅游的促进作用,以微更新多维度打造文旅新空间,拓展全域旅游空间域;以艺术介入全方位激活空间活力,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以科技赋能推动文旅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域旅游新体验;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再升级;构建“新城—镇域—乡村”一体化格局,推动全域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点)是县域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和关键,如何系统评价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点)综合竞争力成为县域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福建省83个县级行政区为样本,选择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自然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观光工厂、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10种主要类型旅游景区(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旅游景区(点)在发展全域旅游中的权重,系统评价县域旅游景区(点)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多规合一"经历了自发探索的初级阶段、全国响应的中级阶段、机构改革的高级阶段后,当前处于新旧交替的转折点,已经成为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过程的框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必须发挥"多规合一"的规划整合机制,依托"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促进规划审批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建立整体与分步有机结合的"多规合一"实施体系,最终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实时动态更新的目标。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多规合一"将以全局性的战略眼光统筹规划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注重多学科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杨钊 《城市》2016,(6):48-52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重要的出海口岸和增长极,是落实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核心载体.滨海新区需要踏石留痕的执行力,要充分发挥海空两港、现代制造、研发转化、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叠加的优势,融入、推动、引领协同发展,促进形成新型首都经济圈,分担疏解非首都功能,努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的支撑带,促进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推动实现天津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16.
一个好的城市要可持续发展,应该具有自然与历史的结构、经济的结构、文化的结构.历史上,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美国建筑师格里芬做的规划.方案足把自然的山作为城市的坐标,以首都山为中心规划了3条主要的城市空间轴线.这个方案曾得到"把适宜于国家首都的尊严和花园城市生活的魅力调和在一起"的赞誉,是城市设计的著名范例.  相似文献   

17.
刘瑞  伍琴 《城市观察》2016,(1):36-44
国际首都经济圈均先经历极化效应后实现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通常由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大经济形态组成。通过深入研究伦敦、巴黎、东京和首尔四大国际性首都经济圈的演化路径及经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八大经济形态发展态势,明确北京首都经济圈发展差距,提出实现首都经济结构发展升级必须依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全域性的首都圈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全国统一、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提升国家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行动计划》紧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管理工作阶段性重点任务和实践需要,推进省市县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大数据等30余项规划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多规合一、统筹协调、包容开放、科学适用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行动计划》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全流程管理工作的需要,理顺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的技术逻辑和相关要求,为规划“编审督”一体化提供统一标尺。  相似文献   

19.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江门市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城乡环境遭到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大量建筑文化遗产面临自身衰败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保护遗产廊道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廊道适宜性理论,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了结合遗产廊道整体性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构想,利用GIS技术进行江门市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首先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获得研究区域高中低敏感区的主要分布情况,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获得研究区域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分区的主要分布情况;然后对研究区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价值评估与空间分布集聚分析,确定文化遗产廊道的主题与基本空间格局;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模拟空间可达性,得出潜在的文化遗产廊道区域;最后,结合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得到最终的江门市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空间网络。文化遗产廊道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结合将实现从文化遗产点到历史文化空间的视角转变,本研究希望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廊道的规划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袁俊 《城市》2007,(1):76-77
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北京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同时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新规划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将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建设包括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等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