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是制约该区域城镇化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安平县域农业产业化在驱动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不足,就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支撑、农户组织化程度、政策体制改革、综合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栋 《城市观察》2014,(3):118-125
本文从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及背景着手,以制造业名城佛山为例,分析历年来佛山城市定位和产城人融合战略的演进,并在实践中探索"1+2+5+X"城市组团模式下人与自然生态、文化科技和谐酿成的三湖模式、佛山新城模式等成功做法,揭示了产城人融合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3.
叶振宇 《城市》2016,(2):55-59
产城融合从理念走向实践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各地发展条件差异较大,采取同一模式不切实际,探索各具特色的产城融合模式势在必行.适当划分产城融合模式类型,对地方政府开展实践具有引导作用.各地宜针对实际条件合理选择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类型,围绕主要导向,实施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度探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必要性和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寻求创新PPP模式与产业新城运营的结合点,全方位、立体化解析产城融合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片区综合开发的发展方向,同时以中交集团成功中标的温州高铁新城为实践,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PPP综合开发项目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晏朝飞 《城市》2022,(7):46-57
笔者依据优势集聚理论,对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进行阐释,解析产城融合所应具备的三要素:生产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与公共服务优势。从生产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城融合水平开展定量评价,其中武汉市、长沙市、株洲市、南昌市和襄阳市的融合红利系数大于1,处于不同程度的有效产城融合状态;从区域整体水平上看,未形成可观的产城融合发展红利。综上,通过自然与人为的集聚方式保持要素间的相对均衡发展、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产城融合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产城一体,是最近几年江苏、四川、湖北和安徽等省的一些市县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创新路径,目前越来越得到理论界的认同,认为它是新型城镇化的可行之路。其中,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在这方面进行了比较早的探索,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折射出产城一体发展的某些规律。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若干启示,以期对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黄媛  吴秀苹  胡宇橙 《城市》2020,(2):27-33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成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笔者通过回顾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背景,结合产城融合内在机理,分析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发展要素,并从目前已公布的两批国家级特色小镇数量位居前五的省份中选择不同发展模式的特色小镇,对其产城融合发展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培欢  容志 《科学发展》2022,(12):65-72
以现代服务业迭代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化转型发展,必然带来社会治理体系及其模式的转变,推动传统的单纯性经济性管理体制向现代的综合性治理系统变迁和发展,使社会治理体系不断适应经济社会条件的剧烈变动。同时,新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形成良善有序的社会氛围,提升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提升社会质量,进一步实现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9.
岳隽  古杰 《城市观察》2015,(6):168-177
产城融合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是发展手段也是重要的发展目标,然而从学术研究的视角看,我国产城融合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对理论的诉求.从空间组织的逻辑视角出发,构建了产城融合的框架.概念框架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从空间组织的视角对产城融合不同的分析视角进行逻辑梳理,对于产城融合研究过程中观点片面性的规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厚莲 《城市观察》2017,(6):93-101
从产城融合的提出与内涵出发,依据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三种状态类型判断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低,表现为滞后城镇化特征。通过梳理和总结深圳坪山新区、上海青浦新城和四川天府新区三个新区促进产城融合的做法,研究认为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要把握特色小镇建设机遇,以新区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促进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提升人口在新区居留意愿和获得感;强化交通、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促使具有单一产业发展功能的园区转型为集现代高端产业、居住商业生活为一体的新城区,实现新区人口与产业、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袁钢  路国华 《城市》2015,(5):20-23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给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笔者就城镇建设中的投融资以及产城融合这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投融资解决的是城镇建设中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产城融合则解决的是城镇建设的资金怎么使用,用到哪些地方去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产业与城市布局的科学规划。概括起来是两句话:第一句是政府不能唱“独角戏”,第二句是规划不能任性。  相似文献   

12.
苗丽静  郭小楠 《城市》2019,(3):47-56
产城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效率提升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备受关注,而如何实现二者的互动则更为重要,这关系未来我国城镇化整体的运行质量。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产城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互动机制进行诠释,从有产无城与城镇化高成本并存、有城无产与城镇化低收益并存、产城割裂与城镇化低效率并存三大层面分析了产城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效率提升相互影响中的突出问题,并据此提出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城镇化经济力,完善城镇配套功能,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及强化城镇化中的市场化建设等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互动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许爱萍  成文 《城市》2023,(1):55-63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园区发展面临多重机遇与变革。园区营商环境建设关系园区经济发展的未来格局。然而,目前我国园区发展面临产业分工不明,园区同质化问题突出;土地无序开发造成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条件不足降低园区配套力;园区营商环境不佳降低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人才短缺制约园区中长期发展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分工,推进园区经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园区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提高园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条件,实现“拴心留人”;提高园区政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打造一流园区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支撑和金融服务,打造人才强区;加快创新驱动,激发产业新动能;强化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等措施,加速推进园区营商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与新余钢铁集团产教融合开展培训基地建设为例,阐述培训基地四个对接建设思路,从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措施,并就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传统教育培育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面对此现状,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紧缺的重要途径。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分析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现实背景,提出推进深化产教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策略,实现高校、企业、社会互利共赢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发展目标和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是高职院校的核心所在。新建民办高职院校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南阳职业学院中医中药学院(下称学院)整合了资源与政策优势,通过深入贯彻产教融合相关工作,研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增强办学活力,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孙冲武 《职业》2017,(15):22-23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陆续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衔接配套,深化产教融合.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施思路不清晰.本文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薛鹤娟 《现代交际》2014,(8):155-155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如何使全体教学人员与企业人员积极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实现学校企业优势的互补,共同培养出实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贾小宁 《职业》2023,(22):61-63
大力推动技工学校产教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的产教融合教学体系,顺应国家教育改革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本文以某高级技工学校为例,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应对措施,通过“走出校园”与“引入企业”两种方式,结合校企共建培训基地,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