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字结构"是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实义语词按词序组成的诗句结构.它与语言的发展同步,滥觞于较早的散文和诗歌中.屈原大量使用"三字结构"所创造的奇偶相谐的诗歌句式,不仅构成了屈辞新诗体的要素,而且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句式及其语言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古兰经》中有多条经文否定诗歌和诗人,因而古代在阿拉伯—波斯地区曾发生过关于诗歌是否应当被提倡的广泛论争。本文梳理了这场论争发生的前因后果,从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具有和谐音律和高妙修辞的《古兰经》的语言表达方式,击败阿拉伯蒙昧时期不讲究音律的初民诗歌,乃是必然;论述了《古兰经》的语言典范使阿拉伯诗歌走向成熟,发展为严谨的格律诗,使诗歌之学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将诗歌和诗人推向了一个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的音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的异同。本文的研究,首先是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对比,主要由四个部分支撑下来:第一,维吾尔语音节组成与特点;第二,西班牙语音节组成与特点;第三,部分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对比;第四,基于音节对比的分析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维吾尔语有八个元音,西班牙语有五个元音,而西班牙语中的五个元音在维吾尔语中都有。西班牙语在拉丁美洲没有舌尖元音。2.西班牙语中可以有二合元音与三合元音,维吾尔语音节则没有。3.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有18个相同辅音,维吾尔语中的6个辅音在西班牙语中则没有,西班牙语中的14个辅音在维吾尔语中没有。相对维吾尔语来说,西班牙语中有较多的浊辅音。4.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音节中不能没有元音,辅音不能单独构成音节。西班牙语中有流化现象,维吾尔语中则不发生流化现象。5.西班牙语没有摩擦音与非摩擦音,维吾尔语则没有牙齿摩擦音、腭鼻音、卷舌鼻音"?"、卷舌边音"?"。6.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都有元辅音组合,西班牙语的元辅音组合则很少。本文通过现代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比较,根据两种语言音节上的异同点,提出两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一是讲解音节知识;二是根据音节知识讲解具体的语言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以创作实践来证实自己提出的词"别是一家"之说.就词情而言,这表现在她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女子,同时她又是女子,不同于普通士大夫男性作家,因而她的创作既有女性细腻温婉的一面,同时也有倜傥、慷慨的一面.就词法而论,李清照以通俗的语言和好懂的音律,化解了宋词发展到北宋末期,已进入到既要雅又要俗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5.
郭新榜 《民族学刊》2010,(2):105-105
彝族文献长诗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显示了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当下的彝族社区的现代化建设中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罗曲、曾明、杨甫旺三教授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的《彝族文献长诗研究》一书,对彝族文献长诗当代价值的研究是一大亮点。作者慧眼独具,看到了彝族文献长诗对现代彝族休闲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并且找到了借助彝族文献长诗发展彝族休闲文化的入手法门:即实行民俗旅游与民间文学旅游相结合;在自然景物中注入传统文化内涵;用传统长诗文学作品和故事情节再现民族宗教文化;开发传统长诗文学作品中的歌舞、体育竞技文化内涵。发掘包括彝族文献长诗在内的彝族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彝族休闲文化,对构建社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现代蒙古语语音变化时,学者们一直是把第一音节的短元音的变化和非第一音节的短元音的变化分开研究的,把发生变化的第一音节短元音叫前化元音;把发生变化的非第一音节的短元音叫弱化元音。 对蒙古语非第一音节元音的弱化问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长时期的研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7.
歌谣的韵律结构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它是鉴别歌谣的民族属性的最为可靠的尺度之一.壮族歌谣的韵律结构与越南越族歌谣的韵律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仅像汉族歌谣那样押脚韵,更为奇特的是押腰脚韵和押腰韵.壮族和越族同为古越人的后裔,其歌谣有共同的韵律结构,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两个民族原始共同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诗歌多元发展的态势下,"相思湖诗群"依凭"相思湖作家群"的人文传统,其诗歌创作受到诗坛的关注.在诗歌创作上"尊重个性"的同时,诗学主张不断形成共识,具体表现为:诗歌,作为生活的"一种建制";以暴制暴,从思维上强化语言的生命旨归;诗歌要考虑"隐匿者"的存在,学会召唤读者相应的情绪;诗歌伦理学:诗歌与大地合一.  相似文献   

9.
诗的民族     
傣族人口在国内有一百多万人,是个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但这个人口不算众多的民族,却为祖国的文学宝库增添了奇光异彩。距今300多年前,我们傣族的叙事长诗就已有500部了。在叙事长诗中有“五大王”,可以看成是傣族叙事长诗的代表作。这“五大王”即《吾沙麻罗》、《粘巴西顿》、《兰嘎西贺》、《巴塔麻嘎捧尚罗》、《粘响》。说傣族是诗的民族,毫不夸张。五大诗王中的《巴塔麻嘎捧尚罗》是傣族创世神话的汇集,内容包括英叭创造天地,布桑该雅桑  相似文献   

10.
"橄榄"语源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方许多物名来自民族语尤其是百越--侗台语,"橄榄"即是一例.通过比较侗台语族语言材料可知,橄榄一名来自古侗台语一复辅音单音节词,汉语在吸收该词的阶段,复辅音声母已消失,因而以一叠韵双音节词对译.物名语源考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侗台语民族的物质文化史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