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和传统,是影响人们思想的两大因素。现实是思想的土壤,传统是思想之根。因此,要想透彻了解一个人的思想,除了研究生长他思想的土壤之外,还要深入地探讨他的思想之根。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之根。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根文化,而不是独根文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不是一元的单一文化,而是多元的合成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站在新时期文坛的整个背景上,深刻揭示出了先锋小说家“自我意识”的内在变化轨迹:从对“五四”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和生命意识的“虚无”认知与处理到对新时期现实文化价值和生命意识的“无为”选择和文学操作。总结了它对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教益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学典型理论近年来被搁置或被冷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一种文学理论的价值要根据其自身意义以及发展变化了的创作实践与社会现实来进行评判,对其本质的把握要靠学理的深入探究。在回顾新时期以来关于文学典型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力求遵循文学形象的固有属性与叙事文学的自身规律,着眼于多元文化和文学的广阔视野,从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多种视角重新阐释典型的本质特征,并融会现代思想理念、联系创作现实探讨文学典型概念向典型情节、典型意象、典型情境的顺势拓展,以及文学典型的现实生态与发展前景等问题是有其重要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与中国文化及文学有着内在的渊源。他研读过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学说,创作上也受到中国文化、文学特别是《聊斋志异》的影响,从他的书信及作品可以证明这一点。同时,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创作及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新时期文学。这种双向的接受与影响,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文学的碰撞与交融。它们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本质上都出自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揭示。  相似文献   

5.
回族素来和伊斯兰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朝觐作为回族穆斯林的宗教功修之一,体现在文学创作上是一种融合了伊斯兰信仰和中国少数民族具体语境的书写。这种书写不仅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回族文学的表述空间,而且对把握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的发展、厘清宗教与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关系,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体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后新时期"是一个较为切近中国文学运动阶段性发展现状的时期命名.从后新时期文学运动的现实形态特征来看,呈现为文学运动的产业化与大众化.后新时期文学运动的产业化就是现代文学的文学生产,而后新时期文学运动的大众化也就是现代文学的文学消费.具体而言,也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运动的产业化将在更大程度上保障文化资源共享的个人权利,而文学运动的大众化将更为充分地保证审美创造自由的个人权利,从而促使后新时期文学运动有可能成为趋向个人权利得到全面尊重与实现的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当代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而“人学”思潮始终是导引文学进行这一运演的主流形态,“人的觉醒”与“人的文学”既是五四文学未竟的主题,也是新时期文学在一个新的文化起点上掀起的一次对于未来中国具有深远影响和伟大意义的文化革命,作为一个具有不断再生功能的永恒主题,新时期文学的“人学”思潮以超越时间与空间、超越历史与现实、超越他者与自身的方式完成了它沟通历史、链接世界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翻译活动虽有所发展,但翻译文学仍处于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五四运动之后,翻译文学跃居中心位置。文章试用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结合中国当时的文化语境,分析中国翻译文学在五四运动前后地位的转变及其原因,兼论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的作用与影响。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学在文学思想、语言发展和形式库方面需要翻译文学来为其提供新的思想和文学话语。  相似文献   

9.
论“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寻根文学”扬弃了陈规的文学认识,以一种全面深广的视野深入民族文化的土壤,既拓宽了文学的路数,同时也最直接地接近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内在本质。可以说,文化的开掘,也是文学的开掘。“寻根文学”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了一条不断探索、寻求回归的科学之路,其后文学的发展,无疑在这里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启示和存在的理由。本文论述的目的,正在于重新分析和整合这一远去的历史命题,从中疏理出其之于文学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时期文学作为中国历史变革时期的一个活跃的文化角色,在与现实的和记忆的历史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将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纷纭零散的现象和复杂的个体经验,组构成艺术的完整体,不仅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参与了时代的文化排演,成为这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而与生活、历史和其它文化领域发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由这个历史变革时期的历史选择而产生的经济特区,它的建设、运动和种种新鲜奇异的文化现象,恰恰浓缩了这个历史转型的社会文化景观和发展态势。因此,以特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素材而创作的文学,是中国新时期文学不宜忽略的一面。又由于特区有着特殊政策、特殊的经济结构,构成了与内地有所差异的文化环境。这种种不同的文化条件,就会在特区生活素材转化为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施加影响,使得特区的文学创作既同整个新时期文学一样投射出时代变革的冲动,又带着一种从经济特殊区域走出来的文化风尘和精神气息。本文试以特区的小说创作为范例,探究特区文学创作的文化视野及其在把握文学这一特殊的意识形态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弘扬“五四”精神是我们一直在呼喊的口号,但口号在“一直”被呼喊的时候,就常会流于形式,以致口是心非,至少,在新时期文学中我们已看到,现实的文学发展已经与“五四”文学精神有了种种严重的背离。作为8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的寻根文学,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即显示出与“五四”文学精神的某种背道而驰的旨趣。寻根文学产生于80年代的那场文化热,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那场更大规模的文化热在缘起上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即都是政治改革受挫之后的一种文化回应。以鲁迅“改造国民性”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中国宗教文学的研究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这个不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宗教与文学"这个层面上,中国宗教文学自身的演变轨迹和本质特征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呈现,中国宗教文学文献的整理甚至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其中固然有社会、政治、文化、文学等层面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宗教文学研究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理论话语,甚至连"宗教文学"、"佛教文  相似文献   

13.
当经济全球化日益彰显中国影响力的时候,伴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中国新时期文学在世界文学的考场上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不仅赢得了国际同行应有的尊敬,而且为中国的文化输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第三世界文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新时期作家的集体努力对第一世界文化霸权形成了冲击.这种冲击既有“渗透后的对抗冲突”、“观念上的强烈刺激”,又有“思想上的自我批判”和“知识上的内在反弹”等多种向度;同时,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创作实践扩展了杰姆逊第三世界文化批评理论的民族寓言说,丰富了西方话语体系,使长期处于“被审视”和“弱者”臣属地位的中国作家从第一世界文化霸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以更加坚定和自信的步伐奔向文学的现代化之路,并在无涯际的空间里迎接全球力量的对峙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鲁迅研究是20世纪中国思想研究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极简要地描述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阶段考察了其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泛政治化”阶段及“新时期”以来的主要研究框架、研究视点以及所得出的主要论点和成果,并适当分析了各家观点分歧之成因,从而由一个侧面印证了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升沉起伏、曲折多变。  相似文献   

15.
受“消费”的社会风尚影响 ,国内文学在一些方面正表现出与之相应的创作和审美动向 ,这是现实文化土壤滋生出的必然结果 ;中国社会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文学也必将呈现出复杂的面貌 ,一元化的局面不会再有恢复。因此 ,我们必须以现实的态度 ,开放、宽容地思考和面对“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五四文学革命揭橥了中国新文学发展历史的开端之后,似乎还没有哪一个时期的文学,能象新时期的文学这样,使批评界感到如此的力不从心。当新时期文学色彩斑斓地走完第一个十年的路程,又更加色彩斑斓地跨进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对它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整体  相似文献   

17.
婚恋与情感是人类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婚恋小说理所当然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新时期,在1980-1990年代和1990-新世纪两个发展阶段,由于时代的发展、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新世纪之后和谐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主题等因素,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婚恋观念的极大转变。而女性婚恋小说中体现出的两性观念则经历了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现代意识”这个词组一般而言,主要指的是以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和文艺创作为核心的思想和文学意识,使基于欧美的文化和文学的历史情形而建构出来的,但是在描述和讨论中国文学的问题时,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文学的双边关系,也不是中国文学中的西方问题,而应该着力凸现身处中国自身的历史情境之中的中国主体的思想、文化和文学反应。中国现代意识既不是一个和西方现代意识相隔绝、相对立的概念,它接受西方现代意识的启迪和激发,同时它更是从自身处境中生成,并对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构成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文学在突破"统一化"、"样板化"之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这主要体现在题材与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但在其辉煌的背后,有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即文学与社会关系日渐淡漠.文学史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能忽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需要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将义不容辞地挑起历史赋予的这个重担.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文学有鲁迅的影子,这影子就是鲁迅的文学传统,鲁迅的思想,鲁迅的人格,鲁迅的精神。鲁迅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一面旗帜。他关注着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也都关心中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鲁迅是面向世界的,他“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奉行拿来主义,新时期文学也是面向世界的,“拿来主义”在新时期文学中闪闪发光。面对鲁迅,新时期文学缺少的是自觉的启蒙精神、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现实的批判精神。新时期文学应该把鲁迅的这三种精神作为自己的导向、标尺和座右铭,不断实现自我新发展和新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