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客  相似文献   

2.
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萎靡滑坡,发展状况和态势并不尽如人意,在人才培养上面临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从面向"三农"转为面向城乡,从单一就业教育转为就业与升学教育并重。要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职业教育自身改革;改善社会外部环境,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中等职教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8月24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之后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相似文献   

4.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乃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项战略举措,就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很好地促进了个体职业的社会化,它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当下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就业在经历危机后被动返乡,如何有效地促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甘肃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严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就更为严峻。对甘肃省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系统分析了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就业经历、返乡原因、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等,得出劳动技能不高是制约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主要瓶颈,职业教育是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的结论。并指出甘肃省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内容滞后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发展农民工职业教育,要在形成培训合力、强化培训保障、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职业教育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已转化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以就业为导向"是旅游酒店院校培养人才的一个目标,但由于在实践过程中将职业教育看成是学术教育或职业培训,从而导致旅游酒店职业教育步入困境,培养的人才与酒店所需构成错位,唯有正确解读"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自身的特色合理定位,做到人才培养有主有次,科学设置课程,紧密联系酒店,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部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这一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有其社会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深刻的理论依据。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充分考虑社会分层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认识到以就业为导向是获取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寻求人才供需平衡的有效手段。以就业为导向由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决定,其有助于个体的职业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2004年夏日,教育部周济部长率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代表参观了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周济在关于中职发展的现场专题扳告中指出:“职业教育就是为职业而进行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该校校长孙伟宏创导的“能力为本,校企合作练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教模式,被周济誉之为“代表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注重理念导向“学校管理,主要是办学思想的管理,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幺样的教育结果。”孙伟宏认为,“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是加快职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他在学校教代会上率先提出“培养实用技能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 ,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 ,高校成人教育有责任、有义务在抓好成人教育同时 ,抓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将把工作重点从扩大数量转向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上。"这是今年6月27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坛上提出的观点。这次论坛,由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免、职成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王扬南,分别作了题为《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及任务》《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和发言。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余祖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成才与就业》杂志由上海市教委直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创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通教育世界和职业世界,帮助在校生"求学、求职、求成功"是杂志永恒的主题。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这本《中职招考信息专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现状,作者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存在办学理念更新滞后,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实施规程不完善,就业指导机构职责范围过于狭窄,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实施时间安排不科学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办学理念理解存在误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践不足,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薄弱,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因此,作者提出了以高职办学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坚持全员参与和全程渗透等原则,并探索了构建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有效途径推进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课程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培育,开展就业体验基地或场所建设.  相似文献   

14.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急需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经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议辽宁省逐步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实行以高中后分流为主的职业教育体制;将教育厅与劳动厅的部分部门合并,成立"教育与劳动就业委员会";尽快在辽宁省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习场所建设。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必然要求。本校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要将先进的职教理念落实到实际课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建立一支适应教改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走进了中华职校,融入了教师生  相似文献   

16.
正《成才与就业》杂志由上海市教委直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创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通教育世界和职业世界的壁垒,被广大读者誉为"各级各类院校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活页式教材'、青少年学生认识职业和求职发展的良师益友"。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STC职业教育理念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到生涯"(STC)理念是当今美国职业教育的主导思想.其思想内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杜威的"民主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生涯教育"运动和20世纪90年代"学校到工作"(STW)的职业教育改革,STC理念形成于21世纪初. STC 的理念强调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连接,突出学生本位,注重学生个体生涯发展.认知、研究美国的STC理念,对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皖北农村职业教育一直存在着过度"离农"、"离皖"的倾向。这种现象与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强劲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引导以及皖北经济社会的落后等因素密切相关。"建设职教大省",实现安徽整体在中部率先崛起,必须正视和解决皖北农村职业教育"离农"与"留农"、"离皖"与"留皖"的矛盾,充分发挥皖北地区人力资源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加快皖北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和促进皖北农村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联邦议会共识、培训攻势行动、法律改革要点、各州要求清单等层面,对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态势进行分析,肯定了"双元制"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的存在价值与发展潜力,以及其在开发就业能力、人格个性和职业后备力量,保障经济需求与理论实践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生就业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积极意义,并重点围绕战略性的政治决策加以概括,以便国内研究者对以"双元制"为基础的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形成一个总体性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20.
"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除了转变教育观念、面向经济发展、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之外,应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有机结合的高职院校交叉互动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