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力军,在促进“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需要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基于监管有效性的基本内涵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以及监管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评价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的指标体系,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能否良性循环,信贷过程的法律监管至关重要。深入探究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以及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均衡的可能性,并实证检验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财务可持续与支农覆盖面目标是否背离,结果发现:没有显著证据表明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财务可持续和支农覆盖面之间是矛盾的;影响农村微型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的因素主要包括贷款收益率、资金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机构所在国家GDP增长率等。因此,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应该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目标定位。同时,可以通过完善经验管理制度、信贷审批制度等公司治理体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等方式实现财务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说明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阐释可持续发展与可贷资金规模、违约率以及利率水平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提出诸如提高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规模、努力拓展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以及加强对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随机效应的变截距回归模型,以陕西省104个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数据为例,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市场份额和机构治理水平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越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越高。从发展农业现代化,扩大财政支农乘数效用,降低农村金融门槛,完善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国家对农业金融政策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各个农业金融机构在自身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农业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农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大对农业金融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农村金融的深化改革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拓宽了为"三农"服务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加大了对此类机构管理的难度。在对以往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市场层面、业务层面、机构层面探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多层次发展模式的有效方法,尝试提出并深入探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三环式"管理体系,将市场、机构和业务三位一体,环环相扣,共同为形成长期良性循环的管理制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微型金融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然而微型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安徽省微型金融机构今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挑战。选取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的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全国其他城市的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规模小、盈利能力低等因素制约着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融资的主要途径是以农信社为主的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和民间借贷.二者相比,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手续繁琐、经营成本高,单笔借款数额较小,期限较短;但民间借贷缺乏法律保障,借贷风险、利率水平都较高.因而,我国当前的农村融资体制远不适应农村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由于其目标、定位、产权结构的不同,运作模式上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如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在投资主体、产权结构、贷款业务、利率等方面存在不同,为了更好的促进两者的发展,可以通过村镇银行与资金互助社的合作,创新信贷模式,建立"村镇银行批发+资金互助社零售"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与国家金融制度的变革和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紧密相关,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不同,因此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抑制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而且二者都具有双重性,所以农村金融抑制也就相应地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徐忠爱 《南都学坛》2008,28(5):123-126
农村金融发展中基于外生成长模式导致了一些问题:农业的现实投入与农村经济需求不相称,农业金融制度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的不完整和功能的不健全,表现出明显的制度缺陷;农村信用社存在诸多制度、资金上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现象:国有农村金融的刚性退出,农村合作金融的改制困境,乡村集体金融的被迫关闭,农村民间金融的异常活跃。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应该换个角度,从农村金融市场层次划分、农村金融机构功能重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三个方面来看,内生成长模式最终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社会资源的核心要素,农村社区金融对中国"三农"问题解决及促进弱势群体金融发展权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金融制度对比现实存在滞后。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与社区金融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进行比较研究,以金融发展权理论为视角探析完善我国农村社区金融制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社区金融的组织制度、市场制度、资源配置制度及其依存的金融体制进行分析,着重提出互助担保、评级补偿、公众监管及资本多元化等具体法律制度,尝试解决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VAR模型、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湖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以及金融发展结构三个指标,对湖南省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湖南农村金融结构和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向作用关系,而湖南农村金融规模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向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合作金融机构,对其监管的法律制度依然存在着监管主体不明、市场准人条件过高等问题,建议从明确监管主体、降低市场准人条件、适当放松运营监管、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和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良性农村金融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生态多样性缺损、金融生态断裂,影响了金融生态整体功能的发挥,增加了金融生态系统风险,因此,必须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恢复金融生态的多样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实力;发展金融市场,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减少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内风险;建立农业保险体制,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减少金融生态的外部性风险,从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良性农村金融生态,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随着宏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现了一些阻碍其充分发挥服务农村经济职能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揭示问题根源 ,对各金融主体重新进行功能定位 ,提出农发行进行双轨制改革 ,创建新型一体化农信社 ,成立专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并试图引入农业补贴等 ,以助于打破金融压制 ,促进金融深化 ,重建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重庆2009—2012年各个区县的相关数据,对金融发展、财政支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对不同区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最后结合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制度变迁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民营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观察,不难发现,当前增加"民营银行"这一新的金融制度供给内生于金融制度变迁的逻辑要求,又外生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压力。因此,应遵循市场规则,加快"配套金融制度创新"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任何制度都负载着一定的伦理价值,公正是制度的第一要义。制度公正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制度歧视是我国城乡分割与不平等发展的根本原因。努力实现制度公正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平等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