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索和研究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1956年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具体论述了艺术要有民族风格与民族形式,强调中国的东西有自己的规律,并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和革命表现形式的讨论,在哲学高度上重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系列关于“中国化”基本原则的重要论断,内蕴普遍原理与民族形式(共性与个性)、中国化与国际化、传统性与现代化等多对哲学辩证关系,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其二,中西文化要从两个“半瓶醋”“有机结合”为“一瓶醋”;其三,批判性吸收和借鉴西方“织帽子”的方法来织好“中国帽子”。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财富。尤其是在唯物辩证法方面,毛泽东同志借用“新陈代谢”这一古语,赋予了它科学的新意,进而把新陈代谢概括为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确立了新陈代谢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一个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解读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及其发展规律,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阶段,也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真正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用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且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阐明了新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前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要求。这一思想对于在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东方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东方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东方落后国家或民族的革命、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适合东方各国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赋予其东方区域的特色,使之成为东方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章重点从革命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社会主义改革中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理论与实践四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东方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东方区域的运用和发展,又是其运用与发展的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具有较为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土壤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关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进行改革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正在指导着我们重新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中,20世纪早期是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迅猛,传播的特点十分鲜明。因此,探求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对于探求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挥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主线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并总结其中的历史启示,目的在于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基本依据、逻辑范式、整体价值来看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基本进程、理论形态、发展规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从基本途径、实践主题、具体标准来看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问题、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本质、根源及解决方式等,从而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索和正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的前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这一基本问题都曾做出过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胡锦涛的贡献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做出了“求真务实”的高度概括;赋予“解放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的思想地位;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了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理论的大众化等。胡锦涛的探索和回答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创新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人本法律观揭示了一条规律,即法律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一条原理,即“人是法律之本”;解决了一个困惑,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读;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即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本法律观既是对人类法律文化遗产的科学总结,也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完整科学的体系.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法治,建立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法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观的基本立场.提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重要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发展的最新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考,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主体思想条件、中间环节和检验标尺等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观规律的认识,拓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内在地蕴含着民族化和世界化的双重维度。一方面,原生态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欧洲,但它作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南,本身就蕴含着世界化的诉求;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固然是基于解决中华民族存亡问题和发展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中国的本土文化,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活样式,但它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担负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历史使命,必须为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化做出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结合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