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继往开来的“三步走”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重新启动。在这场伟大的运动中,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构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是邓小平同志深谋熟虑的结果。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大报告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经讲生产总值比一九八①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2.
实现现代化 ,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历史愿望。毛泽东、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制定了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先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伟大实践的进程中 ,江泽民对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一、毛泽东的“两步走”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 ,怎样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宏伟志向。早在1 95 3年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实行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课题,由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战略到江泽民新的“三步走”战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吸收了中国传统关于小康生活的美好理想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 ,并进而提出把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在此基础上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5.
黄玉 《松州学刊》2001,(3):25-26
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战略问题,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个“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里就包含着两个大局的思想,两个大局的思想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的战略构想与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变振岩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党中央确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展示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图大略。我们已经胜利地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进入了奔小康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对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具独创性的贡献有以下几点:一、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要立足国情“分两步走”的理论,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关系,可以十分清晰地从他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体思路上体现出来。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特点出发,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的具体道路。这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是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性的指导思想。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内容十分丰富 ,既包括根本指导思想 ,又包括一系列正确解决中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具体方针、政策及时机的把握。正是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中央在上世纪 90年代末明确提出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正>《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邓选》)第三卷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个方面,概括了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充满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的新思想、新观点。学习它,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它所论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特别要注意把握贯穿于全书的“六个一”和“三大理论突破”。“六个一”即: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一条红线——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战略目标——“分三步走”,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文明  相似文献   

10.
“小康”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邓小平立足中国实际,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既吸收、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符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体现了强烈的 时代特点.它初步回答了中国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步骤等重大问题,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脉相承,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一国两制”之“不变”思想探析●王中人●徐治道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分部分。而在我国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和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后,在大陆保持社会主义不变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它们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又是这一构想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率先提出的“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主张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这个转移 ,他关于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等观点 ,确立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邓小平提出的以“小康之家”来形容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他进一步提出的分“三步走”到 2 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确立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现代化建设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方面他强调中国搞现代化 ,只能靠社会主义 ,不能靠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只有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坚持了这一重要思想,明确指出:“要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把握、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冷静观察世界,确认当代世界主题新变化,准确把握国际格局发展新趋势,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战略构想,是邓小平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从中国的实际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出发,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作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一国两制”战略决策,又是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符合历史规律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统一战线新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突破性的贡献。一、“一国两制”赋予新时期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谈谈这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邓小平同志关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同志关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步,从1981年开始,用十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十年时间,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新贡献,阐明这一贡献的唯物史观基础。文章的阐释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思想为历史参照系,用历史地比较对照的方法,分析了邓小平在对外开放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两大贡献:一是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坚持对“依赖”和“依附”作出科学的界定和区分;二是突破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通过市场经济,介入世界经济体系,为对外开放奠定了科学的特别是经济科学的基础。这就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没有解决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作者进一步讨论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世界日益一体化的当代,东方落后国家,只有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才能使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把商品经济提高到世界性普遍交往的水平,才能真正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三步走”这一长达70年的中国现代化战略构思和宏伟目标,是邓小平集中集体智慧所进行的伟大创造,是实事求是而又体现了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围绕“三步走”战略构想,邓小平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宏伟目标,也根据实现目标的要求提出了正确处理国内、国际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和系统性的观点。这就为我们党领导和激励全国人民在本世纪的最后2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顺利迈向21世纪,并在新世纪创造更加宏伟的业绩,奠定了牢固的战略性思想基础。提出“三步走”战略的苦于认识前提。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我们的中…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十大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是巨大的。本文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概括为十个方面:(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飞跃;(二)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四)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道路;(五)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六)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七)开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局面;(八)开辟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新途径;(九)作出了关于时代主题和国际局势的新判断;(十)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标定位17年来,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在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在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达标过程中,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并于1994年提前六年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苏南三市市委、政府,围绕着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已拟制出跨世纪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暨现代化总体规划,提出了通过“三个率先”,即率先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率先基本实现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具有现代功能的城市化格局,将苏锡常建设成为经济繁…  相似文献   

20.
略述邓小平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王兴朝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时代的要求,是包括港澳台在内全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历史夙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以深逮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历史经验,把祖统一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