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FDI流向部门结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I流向部门结构对一国的贸易条件有重要影响,FDI流入出口部门,一国贸易条件就有恶化的倾向;FDI流入进口竞争部门,一国贸易条件就有改善的倾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部门,这导致了出口部门的扩张,形成了超额供给;另一方面,对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超额需求.两者共同作用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贸易条件,必须加强外资引导,使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进口竞争部门流动.  相似文献   

2.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既有进口又有出口是双向流动的,因此产业内贸易又称为双向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与扩展,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更加迅速,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东盟各国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将面临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4—2018年OECD服务部门STRI和STRIH指数,选取中国40个服务贸易伙伴国作为研究样本,从国家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了服务贸易限制性和服务贸易限制异质性对中国服务进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看,中国高水平服务贸易限制性水平是抑制中国服务进口的最主要因素,贸易伙伴国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是阻碍中国服务出口的主要原因,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服务贸易限制异质性对中国服务进口和服务出口均产生负向影响。行业层面看,贸易伙伴国物流、运输以及金融行业的服务贸易限制很大程度上抑制中国服务出口。我国应降低我国服务贸易壁垒,减少与伙伴国监管差异,推动自由贸易区战略。  相似文献   

4.
贸易方向即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贸易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贸易中心或贸易集团在该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 ,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国的贸易方向受诸如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国家关系的好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综合来说 ,都是为了发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一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一、中国贸易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秦建伟经济学家们曾把对外贸易当作一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并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三种贸易发展战略,即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这些战略的实施,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动态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持续增长,巴西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之一,巴西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通过分析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结构、贸易集中度、产业内贸易和贸易优势等问题,发现: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这种上升趋势以中国从巴西进口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产品集中度高,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优势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从发展现状、趋同性与替代效应等方面分析了我国1997—2006年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FDI的关联性,表明第二产业的贸易能力和外资吸纳能力都为最强,第一产业的贸易能力次之但外资吸纳能力弱于第三产业;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服务部门的FDI都存在趋同,而货物部门的FDI存在趋异的可能,相关部门的投资对货物进口和出口的效应要强于服务进口,且均在短期内存在互补性而在长期内表现为替代性。  相似文献   

8.
考察2004~2013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市场结构及进出口集中度,并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但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2)中国在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较分散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3)中国农产品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则较为显著。(4)中国对东盟7国的农产品进口互补性指数要略高于出口互补性指数,这也印证了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9.
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质疑和补充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货币贬值,对商品出口和进口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贸易收支,可能使贸易收支改善,也可能使贸易收支恶化或保持不变。马歇尔———勒纳条件认为,出口商品的国外需求弹性De与进口商品的国内需求弹性Di之和等于1,即De Di=1是一条绝对的分界线。本文经过推导和实例计算,发现实际存在的不是一条绝对的分界线,而是一个分界域或分界区间。  相似文献   

10.
论中印两国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的差异,并在HO理论的基础上,就中印两国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作了时间序列分析,发现两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其丰裕的劳动力,而后者来源于人力资本。上述分析为中印两国服务贸易部门存在的比较优势差异提供了一个基于要素因素的解释,并得出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能够为一国增强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提供有利条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中澳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但发展不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以两国自然禀赋为基础;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农产品增长迅速,但占比增长缓慢.利用贸易专业化、产业内贸易及显性比较优势等理论与指数工具,对2003年至2012年中澳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弱、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两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中弱澳强,不平衡局面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初以来中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加拿大在中国贸易伙伴中的排位却逐步后移。除了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关系扩展速度更快的原因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原因?对中加贸易互补性指数的测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本世纪初以来中加两国贸易互补性在上升到2011年后出现下降,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美国经济的复苏,此外双边贸易壁垒也是重要障碍。(2)中国产品对于加拿大市场的出口需求超过中国市场对来自加拿大产品的进口需求,其中两国产品价格差异是主要原因。(3)"类"或"章"上处于"弱"竞争力的产品在"目"或"子目"上并非都是"弱"势,由此通过产业内分工可以扩大中加双边贸易规模。为此,中加贸易规模的扩大首先需要消除双边贸易中的壁垒;其次依据比较利益的原则和要素禀赋的原理进行部门间和部门内的专业化分工;再者就是推动中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事实上,中加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很多,其中能源领域的合作既有必要性,也有其契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韩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将贸易引力模型和双重差法结合起来,实证分析检验、预测中韩FTA建立对韩国进出口产品产生的贸易效应。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韩国产品出口异质性影响非常明显,韩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签署FTA能够显著促进其对贸易伙伴的商品出口,但韩国与发达经济体签署FTA却显著地降低其对贸易伙伴的商品出口;另外,韩国对外签署的FTA对韩国的进口影响不显著。因此,构建中—韩FTA不仅有助于推动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中—韩FTA将为东亚合作提供新动力,帮助中韩两国更好地参与新一轮的国际贸易规则重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蒙经贸迅速发展,煤炭贸易在两国贸易中占很大比重。蒙古国是以能源出口为重的国家,中国是蒙古国煤炭出口的最大国家。中国大部分从地处内蒙古的几大边境贸易城市来进口运输煤炭。这种互利的经贸往来一直在持续发展。但是也存在诸多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在总结中蒙两国煤炭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指出两国间的煤炭贸易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倾销是指正常贸易中一国向另一国出口的产品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由于倾销被视为一种价格歧视,世界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他国的倾销行为采取反对、禁止的态度,并使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行为法律化。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空前强化,使反倾销走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一面。各国以提高反倾销税税率、扩大反倾销调查范围等手段对进口国、出口国及第三国的社会福利及对外贸易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海峡两岸进出口数据测算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其结果显示:中国台湾出口与中国大陆进口之间的产业间贸易互补性极强,中国台湾进口与中国大陆出口之间的产业间贸易互补性较小;海峡两岸在钢铁、机械用具及其零件和电机设备及其零件三种商品上处于产业内贸易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地区,也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以中国对欧盟27国的农产品出口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欧盟东扩、欧盟农业补贴政策、欧盟新食品法、欧盟绿色壁垒以及EurepGAP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发展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6—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从互联互通视角,构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测算并分析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出口潜力及拓展空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的经济规模、伙伴国的人口规模以及使用共同语言均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的人口规模、两国的地理距离均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效能、自贸协定、班轮运输连通性、铁路货物运输量、贸易自由度、进口清关时间、货币与金融自由度均对贸易效率具有促进作用,文化差异和政体水平差异均对贸易效率具有阻碍作用。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潜力较大,未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总产量波动增长,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区域集中度较高;进口波动增长,出口急剧萎缩,贸易逆差严重,自给率下降;进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贸易方式单一。针对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棉花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政策及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国木材及木制品进出口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木材贸易是保障我国木材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关注木材贸易的新进展及新问题,是我国木材贸易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以2007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原木、锯材等资源型产品的进口情况以及人造板、木制家具等加工产品的出口情况,并从资源进口、产品出口、市场分割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木材贸易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