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主与法制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同中国当代法制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开创性地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建设的一系列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以后,最近又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的重点是端正党风,但对全局来说是抓法制。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解决教育问题,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这一论述高度评价了社会主义法制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对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作用之一——教育公民的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这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今后发展方向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包含着无产阶级政党为了人民解放而夺取政权、执掌政权,为了人民幸福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了解放全人类而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不懈奋斗的全部答案。对这"三大规律"的正确认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是马克思主义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并解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三大规律"的新认识、新观点,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它们统一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与正确进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是当前开展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栏目登载了这方面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从多侧面阐述了坚持党对国家政权领导的必要性,分析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所在,并批驳了在这些问题上几种错误观点。这些有理有据的论述,对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无疑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饶燕文  钟俊 《社科纵横》2004,19(6):37-38
北朝是第一个统一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北朝法制建设成果颇丰 ,为隋唐以后封建社会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辽、西夏、金、元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通过对内地汉族传统法律制度的学习效仿 ,创建了自己的法制 ;又结合民族的特点和习惯 ,丰富了民族法制的内容。清朝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封建政权 ,它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封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红亮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西方国家活跃着一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左翼人士,他们深受马恩政权思想的影响,并扎根于西方社会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坚持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这些没有执政的西方共产党人一直在寻求着夺取政权的恰当途径:和平、文明的政权变革。欧洲共产主义的长期战略是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民主,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特别是二战后,随着世界民主进程的发展,在发达的资本主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现代无产阶级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研究世界,改造世界的先进的方法论。列宁,忠实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运用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改变了整个世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同我国现阶段改革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而且对于完善和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挥法律在改革和建设中的保证作用,实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专政与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虽未明确论述无产阶级国家的治理问题,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巴黎公社和苏维埃俄国的政权实践所展开的理论探索,却具有重要的国家治理意义.这些可贵的理论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它揭示了无产阶级国家治理的根本的政治逻辑,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实践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学习和研究这一马克思主义领导观,对搞好新时期党的领导工作和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领导就是服务”,从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上揭示了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新社会的领导者,应当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是“社会本身的负责勤务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6、439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要“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  相似文献   

11.
高荣华 《探求》2001,(Z1):66-68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论述了国家的政权组成形式,讨论了国家的结构形式。但是国家的治理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这是造成我们国家,包括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治理方面,长期以来比较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国家产生以来,到现在为止,国家的治理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治国家,另一类是法治国家。人治国家的治理方式主要是以依赖少数人或者个人的权威智慧。法治国家是依法治理的国家。从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奴隶制国……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不断地总结法制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法制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地领导了中国的法制建设,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一、搞法制靠得住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情,指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①。由于封建主义在中国的长期统治,重人治、轻法制的意识根深蒂固,这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对这一现象保持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积极倡导社会…  相似文献   

13.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并决定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刑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修订和完善刑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步骤,对促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刑法的修订,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经过系统修订的刑法,具有统一性、完备性,而且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一、突出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护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刑法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对法制有内在的要求,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秩序要靠刑法来保障,否…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须坚持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认识: (一) 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来看,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恩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6页)。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统治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第26页)。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阶级的政权,这个阶级要掌握全部新的国家机器”(《列宁全集》第29卷,第467页)。  相似文献   

15.
政治学作为“研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社会主要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科学”,在诸多社会科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治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大地上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牵动着所有关注中国政治发展人们的视线,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服务,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宝库增加了新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所概括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中,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理所当然地被列入首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规律性,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特征。但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究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还是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教训,都充分说明,能否找到一条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集全党集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走依法治国之路,是邓小平同志法制思想的精髓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的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点是依法行政。在我国国家机关序列中,行政机关所占比重最大,拥有部门最多,涉及面最广。从一定意义上讲,依法行政搞得不好,就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因此探讨依法行政的有关问题,不仅对提高政府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约束、制衡政府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在我国,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主要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实现的。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并产生其他各级国家机关。因此,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制度。回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认清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根本区别,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反腐倡廉的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理论上阐述了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之间、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加强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为根本,加强法制是全局,打击与教育并举,加强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形成了完整的依靠法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法制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主义法制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