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瑞士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一男一女被救到医院后已经死亡。医生们发现,男的四肢和躯干血肉模糊,支离破碎,而脑袋却完好无损;女的则相反:头颅粉碎破裂、身躯完整无缺。一名在场的医生忽然开口:“两人合在一起,正好重新拼成一个人。我们何不进行头脑移植?”近来,在全  相似文献   

2.
钱雪娇 《优雅》2021,(5):58-63
在成都地铁6号线的金石路A口,"无缝衔接"着一座创意产业园区,与周边带着一丝荒凉气息的环境不同,以白色为主的园区外墙,结合站在园区外就能看见的大量绿植景观,为身处在三环以外、锦江以东的这片区域,增添了不少创意文化的生气与活力.这个名叫德必川报易园的创意园,乍听之下,有些许拗口.其实,它是66岁的川报和17岁的德必一拍即...  相似文献   

3.
擦胸养生法是我国古代简易有效的养生法之一,很适合中老年人学练,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诸种疾病的发生起到很好的作用。健康长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体内有很强的免疫力,而多病且不易恢复的人主要与免疫力低下相关。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中存  相似文献   

4.
辨“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杂志》1982年第6期发表斯维至同志《说德》一文,训“德”之本义为“生”,为“姓”,为“性”,其说似新。然深考之,则实与古义不合。因作此文以辨之。 欲探求文字之古义,非从训诂学——即考察古文字的形、音、义入手不可。因此本文探求“德”字的古义,自当首先从训诂入手。 《说文》释德:“德,升也。从彳,声。”又释“:“外得于人,内得  相似文献   

5.
清代伟大民族英雄林则徐1839年在广州查禁鸦片时,曾去澳门巡视,向澳葡官员“申明禁令,谕以安份守法”。澳门在那时是鸦片集散地。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也以澳门为推销鸦片的据点,奔走于澳门、广州之间。这是促使林则徐巡视澳门主要原因之一。林则徐当时任湖广总督,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在虎门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林则徐在取得这场轰动中外的更大胜利之后,仍恐英国鸦片贩子和奸商利用澳门的藏匿鸦片,便下决心巡视澳门。  相似文献   

6.
7.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公明仪的演奏家,擅长弹琴,琴弹得出神入化,非常动听。 公明仪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逢好天气心情就特别舒畅,常常把琴带到郊外去演奏。有一次他带着琴出外郊游,兴致勃勃地来到一条长堤上,摆好琴准备弹奏一番,可堤上什么人也没有,弹给谁听呢?公明仪不禁有些扫兴。 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拂动垂柳,垂柳旁有一头黄牛在低头吃草,悠闲地摆着尾巴。河里流水淙淙,远处隐约传来牧童悠扬的笛声。“真乃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呀!”公明仪沉浸在此情此景中,一时兴起,便对  相似文献   

8.
再辨“德”     
我曾作《辨德》一文,诂德之初义为“直行”,并与斯维至同志商榷。发表后,斯维至同志复作答文(《人文杂志》1983年第5期,以下简称《斯文》),拜读后,仍有困惑,因作是文以求教。 一、《斯文》说:“目,叫做眼,……小篆作。即今艮字。按象种子有须之形。后人不知目为种子,又加偏旁目(眼睛)。”按,艮字甲骨文中有其字,形作:(字见唐兰《殷虚文字记》102页)。显而易见此字上部象眼目之形,而非种子形。唐兰先生释此字谓:“艮为目顾之义,艮顾亦双声也。……后世假借为很,为限,而本义淹晦矣。”旁注:“眼字从目艮声,  相似文献   

9.
“敬”德论     
敬作为一种道德,出现于西周初年,其最初意义主要是指一种临事态度,即敬事。敬事表现为两大层面的意义:畏—惧—警的道德心理意识和慎—肃—勤的道德行为表现。当代敬业精神在继承和弘扬其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时代特征,在责任、创新、趣味和乐群等方面予以丰富和发展:凸显责任的属人性与社会性;辩证分析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长度为主体的敬业评价尺度,强调创新是人之主体性和创造性特征的集中体现;主张趣味是敬业精神的真正底色;明确乐群这一传统理念与团队精神在内涵上的相合处。  相似文献   

10.
“靡靡之音”是句成语,意指那些不健康的歌曲。关于“靡靡之音”还有着有趣的出处和来源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师渭的音乐家,他在轩辕黄帝时当了个收集整理乐曲的官,以后又担任了殷朝时期修改整理皇家歌舞的总负责。师渭非常精  相似文献   

11.
传家宝可以是一件古董,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可以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也可以是一则家训……你家有没有传家宝呢?讲讲你心中的传家宝的故事吧!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说到传家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价值连城”四个字。如果仅想到这个,你就很可能画地为牢、坐井观天啦!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字学的角度考索,端正心性是“德”最初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它的内含也在丰富,内心修养与行为实践的统一结合是“德”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现有的教科书中,当讲到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时,只是说人类的劳动力包含着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这是不全面的.如果我们把“德力”这个概念科学地揭示出来,确认它是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人的活动的内在机制,并客观地阐明它与智力和体力的关系,那么,我们对人在社会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历史前进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也就有了深入一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孔子的“仁”学体系里理解其“勇”德思想,可以清楚看到,他所说的“勇”作为德性的内在构成要素之一,与“仁”、“智”共同构成了孔子理想人格的德性基础。就人的德性境界而言,孔子的“仁”不是一个纯粹外在的目标与追求,而是关乎自己本身、来源于自身本性的一种生存状态。“勇”则是指源于人的道德本性的直觉任情和意志自由、自控。当“仁”展开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或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思想“,勇”则更为强调道德理性对欲念的抑制,侧重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坚定的道德信念和德行能力,表现为对刚健与柔顺二者的平衡、把握,也就是合乎中庸之道。同时,孔子也兼顾到社会价值目标对“勇”德的导向性,强调以“义”制“勇”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老子那里,“俭”与“啬”同义,均意指“不费”、“守约”.“俭”之为“德”,其旨归在于持守自然之道,因而被老子称为“三宝”之一.然而,历来有不少解老者出于功用的考虑而将其曲解为某种“术”,这种离体而言用的做法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俭啬求隐忍,由此演述了一种“南面之术”,此术以韩非为代表;二是以俭啬来敛气,由此演述了一种“养生之术”,此术以河上公为代表.在老子阐释史上,尽管任何一种术化的理解都能从老子那里寻得片言只语以作论资,但那毕竟已非老子之学的本真面目.  相似文献   

16.
程邦雄  谭飞 《殷都学刊》2010,31(1):103-106
甲骨文字以道路与视直绳之目会意,取象于取直以修衢道的做法.彳为道路,后引申指道德品行、思想主张. 为以目视绳取直,后引中用于评价人的行为.它们意义发展上的相同处为意义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加上取直以修衢道与按正道行事有很大的相似性,于是指人的品行操守成为的主要义项.意义的变化促使字形也有相应的演变,加"心"巩固了意义的发展,并使意义表现得更为明晰,因之,德遂成为主要字形.  相似文献   

17.
论巴金“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伟 《齐鲁学刊》2001,(6):39-42
巴金以《家》为代表的“家庭故事”小说与其早期直接反映其“安那其”主义的“团体故事”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同构性。对巴金小说“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的解析,为解决长期以来巴金作为反封建民主战士和虔诚的“安那其”主义信仰者的矛盾情结提供了较之以往更为恰当的视点和参照。  相似文献   

18.
于欣 《南方论刊》2008,(7):80-81
葛洪作为魏晋时期道教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关于"德"的思想既表现出了同儒家德论传统之间的深厚渊源,也具有鲜明的道教思想特色。在伦理层面上,将"立德"视为人最可宝贵者,力倡"仁明之德",同时基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主题主张"明先仁后";在政治层面上,提出"审威德所以保社稷",主张恩威并重、仁政礼法并举的德政论。  相似文献   

19.
张震 《天府新论》2001,(6):50-53,58
"以德治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讲话和中共中央有关文件之中虽未曾明确提出过,但在中共党的领导人从严治党的论述中已包含着这一思想.可以从其存在的必然性、内在结构、与法的关系等诸方面,认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思想史上 ,老子是第一个提出“虚”和“实”概念的人 ,尤其突出“虚”的作用。虚非虚假、虚无之意 ,而是指谦虚、博大、容物之德 ,意指心灵渊博广大的涵容性。从伦理角度来看 ,“虚”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内涵 ,与人的道德涵养紧密相联 ;作为传统道德中的基础性范畴 ,它又是人的德性与人格的基本要求或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物质观念的强化 ,物欲充斥着人们的整个心灵 ,人们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道德方面的某些倒退 ,致使人的心灵没有空间再来包容这个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来认清中国传统“虚”德的本质和内涵 ,发挥其在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