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首先对德国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美国制度学派、新熊彼特主义者关于经济发展的经典论述进行创造性综合,同时通过一个简单的重复博弈模型研究了制度与技术协同演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1)制度与技术可以协同演化并且具有自我维持机制,自我维持机制出现的条件是贴现因子δ足够大和存在一个可以约束政府的机制.(2)运用政府—企业家的博弈模型有助于理解经济发展,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焦雨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
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它的一般模型是由Pelikan发展的。该模型是理解技术和制度协同演化的起点,但没有回答协同演化的动力。如果把技术分为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把制度按照Williamson的分法分为四个层级,技术与制度就会呈现出一种多层级的协同演化。协同演化的驱动力是宏观发明,因其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系统外生的,而且能够给整个经济系统带来显著的变化。这个过程更像是一个达尔文过程。 相似文献
3.
演化增长理论的演变、超越与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2):202-206
演化增长理论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强调技术变迁、制度变迁、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阶段。它批评了新古典增长理论采用“完全理性”、“一般均衡”等脱离实际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应采用的演化机制。演化增长理论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在经济理论上具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产业演进是产业在发展中结构和内容不断更新及变化的过程,是技术和制度协同演化的结果。通过对创新理论学派的回顾和梳理,在协同演化论的分析框架下阐述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了基于技术和制度协同提升的产业演进过程,并以中国水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为例考察了技术与制度的互动性及其在产业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出口贸易对于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企业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并且得到适宜的制度保障。该文在分析三者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对2008—2012年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与出口贸易以及企业技术创新与出口贸易的协同度是密切相关的,三者协同演化发展,这种协同演化发展的趋势将促使中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影响中国的制度创新,同时其出口贸易额也将不断增加,进而提升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上的优势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6.
科技发展能够拓展制度效用边界,制度变迁可以构建科技创新的激励环境。科技与制度基于双向互动交流形成协同演化的创新系统,二者向彼此施加的非线性作用存在多重反馈的可能性。当前,制度变迁落后于科技创新步伐、制度设计背离科研工作实际、制度施行局部不协调等问题凸显,导致科技发展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协同演化步伐放缓、路径偏离社会需要、层级冲突加剧,协同发展效力损耗严重。为了维持科技与制度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与远离平衡态,需从制度系统入手,疏通创新系统要素流动的制度通道,制定科学高效的制度管理系统,统一地方与全局的利益战线,保障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双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嵌入性与制度演化——一个关于制度演化理论的读书笔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制度经济学现有的理论模型并不能有效地解释制度的起源和演化。制度演化问题必须重新考虑 ,一种新的模型设想是从经济行为和社会网络的嵌入关系出发 ,以哈耶克的秩序理论为基础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制度演化形成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宏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4):122-125
循环经济制度的演化形成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循环经济制度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制度的外生问题,还是一个内生的动态演化过程。循环经济制度的演化是循环经济的制度性服务需求增加引起的,而这种需求的增加又是因为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程度急剧提高促使人们观念和效用偏好发生变迁后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循环经济制度的演化形成过程中,生态环境要素稀缺性是循环经济制度演化形成的强制力量,人类观念的演化变迁是循环经济制度演化的思想基础,生态效用偏好为循环经济制度的演化提供了市场激励。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协同创新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论证了企业孵化网络主体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协同创新中存在多重均衡,网络结点协同具备了一般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特征,其中,自组织、外部政策的调控与约束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三类机制的发挥受网络协同初始状态、学习策略和调整策略的影响。因此,只有在企业孵化网络结点创新成员间构建起信任与约束契约,才能构建企业孵化网络稳定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建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87-89
大学与学科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学科是大学产生的基础,大学是学科存在的前提。学科制度是大学制度的核心,整个大学制度就是学科制度的扩张。大学制度随学科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学科制度也随大学制度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孟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67-170
本文针对高校校生法律关系失衡问题,主要论述了以法治衡、权限法定、权力与权利协调、合法与合理衡平等调节原则和思想,旨在强调通过合理调节,达到和谐校生关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国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24-29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也是世界进步的主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技术无疑充当了“发动机”的角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化成就.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所不期望的后果。从技术哲学视阈去审视,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在技术与人、技术与自然以及技术与社会发展等层面上无不体现出相悖性关系。正确认识其相悖性,理性面对当代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是破解相悖性应该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郑玉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3-156
伦理制度即道德的制度化,是伦理学研究和当前道德实践的重要领域。作者运用逻辑学的交叉概念理论及方法对伦理制度加以研究,认为伦理制度是制度与道德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交叉产生的具有新质的伦理范畴,它分为道德立法和道德纪律两大类型。与非制度化的伦理要求、道德规范相比较,伦理制度具有组织权威性、可操作性和外在强制性等特点,能产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强大作用,虽然它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但在维护当今的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道德说教和制度规章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梅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93-198
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人类进步,也可能带来无尽的灾难,故科技发展必须接受社会规范的调整。但过度的调整可能会造成科技发展的萎缩,社会规范的调控只有既能确保科技造福社会又有利于科技自身的发展才为合理。道德和法律是两种最为基本的社会调整工具,道德的核心部分是伦理。科技发展作为一种创新,在特定情况下有必要超越某些不合理的道德;科技发展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必须遵守社会中的法律,但这并不充分,还应以伦理作为其终极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6.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体育竞技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在基本价值、形式特征、基本原则、运行规则等方面具有同一性 ,发现这种同一性并积极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 ,不仅对拓展体育的文化功能、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杜素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114-117
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始终成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自己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就要抢占科技制高点,还要时刻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提高老产业,培育新产业,塑造大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林国先怂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43-48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存在不同的层次。我国不同层次的制度变迁方式具有不同的组合关系即适应性组合 ,但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地位与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浪潮 ,交往与技术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交往已不是作为哈贝马斯所认为的外在于技术的因素 ,而是内化于技术之中。它不仅表现为对技术需求的拉动 ,促进技术的传播 ,而且还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 ,有利于抑制技术的异化。技术成为交往的“主体—客体—主体”三级结构中“客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的进步改变着交往的结构 ,而且促进交往功能的增强。两者在现实的交互作用过程中 ,表现为一种“技术—交往动态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20.
张树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9(3):284-287
介绍了制度及其功能,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了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制度变迁和两种主要方式: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并分析了制度变迁的特殊形式、制度创新及其内容和形式,讨论了制度变迁与创新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