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评价高速公路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包括人口总数、GDP、人均收入等8项指标在内的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了适用于相对有效性评价的DEA分析模型。利用DEA模型对陕西省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得出人均收入、公路货运周转量过低等因素是导致陕西省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协调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这一应用结果表明,采用DEA模型评价高速公路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能保证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并能识别出决策单元无效的原因,本模型可为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分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 ,并对其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区域水资源利用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尝试采用数据包络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利用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数据包络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利用的相对有效性评价可行性,给出水资源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的目标改进方案。结果表明,适当减少水资源投入或提高粮食产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产出,有利于提高水资源投入的相对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协调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系统协调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系统组成和作用机理,研究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诸子系统协调发展问题,并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经验证,其结果是可信的。最后提出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耦合”概念为基础,认为区域人地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耦合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上述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可以通过区域人地系统调控来实现。本文进一步指出,在区域人地系统中,区域经济子系统处于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焦点,因而是系统调控的重点。本文讨论了区域经济子系统与区域资源子系统、区域环境子系统之间耦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时空耦合系统。系统运行的机理主要包括 3个方面 :“区域流”、协同作用、反馈机制与多重耦合 ,系统演替的过程呈组合的“逻辑斯蒂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哲学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区域农业的影响,赋予人类一种崭新的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分析了区域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应更新观念、开拓视野,积极鼓励全民参与,制定和有效执行保障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政策、法规和法律,强化与完善可行的、规范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和检验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用于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可行性,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数据显示,所评价地区的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有效率为32.258%,发展水平较低,而且西部与中、东部发展存在明显差距,这就需要加大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投入力度,不断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以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物流业可持续发展,为系统效率变化及其改进措施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种定量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对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福建农业是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逐步迈进的,其发展协调性、持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0.
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利用资源-发展指数和环境-发展指数分析了资源、环境子系统对农业系统的支持状况,基本结论是陕西省农业系统从1995年至2004年总体上是可持续的,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同步性、非一致性的特点;资源状况正逐渐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情况差别较大,为使各地区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动态对比和空间对比的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能够对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总的判断,为实施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地流转效益、农业可持续性及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地对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以及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农业可持续性大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粮食非主产地区的农业可持续性大于粮食主产区;而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或粮食非主产区表现出显著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或粮食主产区则表现不明显。因此,建议大力推进耕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的有序、高效流转,如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地区,挖掘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与保持农业可持续性,实现区域间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行的农业经营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践中有必要在农地使用制度、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农业产业经营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现行的农业经营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过程的不可逆性成为导致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根源,因此,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适度的经济活动,才能实现区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实现合理、健康、持续地转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系统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提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 ,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前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 ,构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总量规模和结构协调两个方面对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可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合作社与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合作社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经济组织,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和双轨经营体制可以比较有效率地解决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问题,促进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西农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是 2 1世纪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从江西省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 ,我省必须重视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以科技为先导 ,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 ;广开财源 ,加大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 ,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 ;有效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全省可持续农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观,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民权益的一条路径。要打破小农经济的束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重塑和培育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体系。基于对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界定,进一步探寻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困境,进而构建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主体互动体系,并上升的法律范畴对各主体的合法权益予以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