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川省情》2020,(1):20-22
2018年R&D经费投入基本情况R&D经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投入强度创新高2018年,四川投入R&D经费总量首次突破700亿元,达到737.1亿元,较上年增长15.6%,增速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总量排全国第8、西部第1。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重)创新高,达到1.81%,较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投入强度排全国第13位。  相似文献   

2.
四川R&D经费投入强度再创新高R&D经费保持较快增长,研发新增GDP总量514.9亿元2019年,四川省投入R&D经费总量首次突破800亿元,达到871.0亿元,较上年增加133.9亿元,增长18.2%,增速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比重)创历史新高,达到1.87%,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4位,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3.
2021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9916.9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即将踏上两万亿元新台阶,经济总量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位势,占全省GDP比重达37.0%、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多项指标发展态势好于全国全省,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1.2、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1.6、6.0个百分点。可以说,2021年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进一步增强,为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五万亿元贡献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张勇 《四川省情》2003,(11):7-10
R&D是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R&D投入作为各国之间比较科技投入的主要指标。R&D活动对国家整个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R&D活动的开展有赖于R&D资源的支撑,其核心资源包括人力和财力两个主要部分。R&D经费总量及R&D经费占GDP的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一、2004年全省林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200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979.3亿元,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4%,较上年增加102.6亿元,林业经济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列,并保持百亿元以上的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增长11.7%,较上年减少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情》2020,(1):12-13
2019年,四川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大关,达到20144.3亿元,比上年增加1889.8亿元,增长10.4%,超额完成全年10%的预期目标。五区协同竞相发展从分区域看,2019年,川东北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均同比增长10.7%,增速领先,较上年分别减缓1.5、1.0个百分点;其次,成都平原经济区增长10.2%,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攀西经济区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增长8.0%,虽较全省增速低2.4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且是五大经济区中唯一增速高于上年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3148亿元,全省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三千亿元大关的市州;8.9%,增速居全省第1位。这是2021年宜宾交出的发展答卷。2021年,宜宾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三千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比202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在四川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GDP比上年增长8.9%,分别比全国、全省高0.8、0.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如此亮眼的发展成绩,宜宾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8.
工业: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主要特点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生产形势好于全国 8月份,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累计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5位. 从全国来看,1~8月累计增速回升的省(市、区)仅有5个,四川是少数持平的省份之一,居全国位次由17位上升到15位. 从全国前8位工业总量大省来看,四川增加值当月增速屠第1位,累计增速居第3位;8个省累计增速仅四川、浙江与1~7月持平,其余6个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增速位次四川上升2位,江苏上升1位,其余6省排名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叶胥  潘欣 《四川省情》2024,(3):51-53
<正>哪些消费潜力仍待“挖”?消费持续释放尚有空间近十年来四川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2023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高于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贵州统计》2009,(2):87-87
2008年,面对年初特大雪凝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33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居全国第21位、西部地区第9位。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1%,比上年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情》2020,(1):28-29
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特点从总体看,收入增速持续回升2019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70元,增长10.0%,增速持续回升,为近三年增速最高值。从构成看,收入增长各具特点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662元,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增长相对平稳;人均经营净收入5641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年提升4.1个百分点,增幅明显回升;人均财产净收入456元,同比增长20.3%,为收入增长最快项,增速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增速为四项收入之最;人均转移净收入3910元,同比增长11.0%,增速较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持续呈现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2.
据海关统计,2021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513.6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8,较上年(下同)增长17.6%。其中,出口5708.7亿元,增长22.7%;进口3804.9亿元,增长10.8%。与2019年相比,四川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40.1%、46.2%和31.8%,明显高于全国23.9%、26.1%和21.2%的增速。  相似文献   

13.
王娟 《四川省情》2024,(1):18-19
<正>2023年,四川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发展。工业经济走出上扬曲线2023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外需求减弱等因素叠加影响,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季度间波动明显。其中,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4%;二季度,全省上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生产恢复向好,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恢复至4.3%;三季度在成都大运会带动及上年同期高温低基数双重效应下,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8%;四季度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11月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6.2%,保持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的领先优势,累计增速在前十位经济大省中居第4位,为全国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了经济大省应有作用(见图)。  相似文献   

14.
调查快报     
《四川统计》2011,(11):8-9
全国:2010年R&D经费增长21.7%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27.7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  相似文献   

15.
调查快报     
全国:2010年R&D经费增长21.7%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27.7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  相似文献   

16.
2011上半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速平稳运行,投资、销售面积总量仅次于苏州,在全省位居第二,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省末位;销售面积降幅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省第八位。1-5月,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52.52亿元,同比增长18.3%,较去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而去年前五个月的增幅始终保持在30%以上,至全年,增幅虽略有回落,但增幅始终保持在25%以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乐山紧紧围绕"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发展目标,筑牢发展根基,强化产业支撑,努力建设四川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2007至2011五年间,乐山经济增速达到1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至2012年,乐山GDP总量达到1037.75亿元,成功迈入"千亿俱乐部". 工业"挑大梁" 2012年,乐山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60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高于GDP增速2.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5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3%,拉动GDP增长9.8个百分点,成为乐山经济增长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强省战略,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导,不断加大研发(即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的力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基本情况和特点 2012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635家,其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共145家,比上年增长7.4%。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发经费稳步增长。2012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0%,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情》2015,(1):34-36
适应新常态,服务业增速换挡回落保持总体平稳 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10486.2亿元,增长8.8%,增速高于全国,回升幅度快于全国,全年服务业增速呈现换挡回落保持平稳增长之势。从总体看: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增长7.4%之后逐渐稳步回升至全年增长8.8%,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自2009年以来再次快于GDP(8.5%)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上海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科学技术的总体实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对科技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一、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明显提高,全社会科技进步意识增强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实力及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事业的支持程度.1997年,上海市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为165.61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R&D)经费投入为49.76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23.25%和21.66%,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名义增长率高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