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现实,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政策性、婚姻结构性、经济和文化等影响低生育率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低生育率对中国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造成的后果,提出提高离婚成本、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男女角色分工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邮市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还较早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低高”到“三低”的历史性转变。但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低生育率条件下人口形势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低生育率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生育转变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利用181个国家1987年以来的数据,研究了不同国家生育与经济关系变迁过程及模式。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家生育水平的下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生育水平下降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同步发生只存在于少数国家的某些发展阶段;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但生育水平却在持续下降,甚至低于部分发达国家,出现了生育转变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中国生育转变超前于经济发展,生育率在经济腾飞的早期就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而且在生育下降到较低水平二十多年后才成为中高收入国家。一方面,未来中国需要警惕生育水平继续下跌或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生育水平依然有继续下跌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生育率决定着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研究生育率的目的之一在于探明影响生育率变动的因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一般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的阐述,揭示了生育率的内涵,进而论速我国生育率的现状:首先,最为典型的是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从最高时的5.81降至目前的1.18左右;其次,我国生育率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表明我国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必要性;由于生育率下降造成的严重老龄化和性别选择导致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社会问题凸显,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实施“单独二胎”的计划生育政策.然后从经济因素、政治政策因素、文化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对生育率转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最后对我国未来人口生育率转变趋势进行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育率变动的规模效应将长期存在 ;生育率变动的年龄结构效应将在正效应和负效应交替 波动中逐渐收敛 ,最终趋于消逝 ,不如规模效应存续时间那么久远。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应始终兼顾规模 和结构两种效应。我国未来人口老化的加深、人口高'红利'的消失、人口高'负债'的形成 ,是以往和现在 多个时期、多个阶段、多种因素促成的。就生育率而言 ,它包括以往过高的生育率 ,也包括后来较低的生 育率。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 ,我国各地区共同的任务应该是创造条件进入稳定的适度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传统人口转变理论,还是“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相关理论,虽能大致描述和解释过往历史特定时期或某些阶段的人口现象,但在理论解释力与发展进程之间的包容性上存在明显局限。生育率转变是人口转变的核心,并且它的转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是多元而复杂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社会发展方式下尤其是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相关社会制度变迁下不断发生更替和转换,共同推动着生育率转变。纵观世界人口经济发展历史,生育率转变经历了五个阶段:低自然生育力、无有效生育控制力和较高生育率阶段,自然生育力上升、低有效生育控制力和高生育率阶段,较高自然生育力、低有效生育控制力和较高生育率阶段,高自然生育力、高有效生育控制力和较低生育率阶段,自然生育力下降、极高有效生育控制力和低或极低生育率阶段。实际生育率是自然生育力和意愿生育率在有效生育控制力的调节作用下选择与平衡的结果,同时还受到人口容量约束下的节育行为影响。中国目前已经处于极低生育率阶段,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关键在于保护民族生育力,提高个体生育意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影响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区域生育水平的差异、现行工作机制的滞后、城乡生育水平的差异、群众生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的矛盾等。因此,必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缩小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生育水平的差距,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稳定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迁移,社会养老体制逐渐完善和统一,生育与养老的内部关系却被忽略,即如今孩子的生育供给与抚养成本由家庭承担,但人口生产的养老收益及外部性却被社会分享,引致多生孩子的家庭赔本。抚养孩子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不对称成为生育率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这是如今生育供给公共品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生育率下降的困境成因,并提供了解决该困境的参照视野:其一,使家庭抚养孩子的私人成本社会化,即父母对孩子的生育、抚育和教育投入应逐渐转变为一种由政府提供支持的公共服务;其二,使抚养孩子的社会收益部分内部化,即养老社会化的同时,继续提倡和鼓励传统的家庭个体分散化养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特低丰度超薄油层水平井的开发问题,研究了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敏感程度,现有井网的渗流与开发特征及调整方法。以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为例,其最突出特点是油层厚度小,单位面积油藏供液能力和吸水能力弱,研究认为:水平井必须充分扩大控制面积才能保证足够的产油量和开发效益,单位面积油藏内有效水平井段长度(即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保持较小状态,就可以与特低丰度油层供液能力相匹配,即满足油层产液的需要;该类油藏布井的关键是要精确控制钻遇点在水平面上的位置。阶梯状水平井井网油水驱替前缘及剩余油区域均为不对称、不均衡状态,影响井网开发效果,利用不均衡分层注水或分支水平井代替阶梯水平井等调整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人力资本和生育率内生决定问题的引入,试图实现新增长理论与农业发展理论的某种整合。人力资本积累率的提高以及由此引致的生育率下降,是农业部门摆脱“马尔萨斯稳态”进入持续增长均衡阶段的根本条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应是政府农业发展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影响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些因素,对于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石油地质学、测井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结合,分析了影响低渗透油田产能和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并与油田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研究表明,储层产能宏观上受沉积微相和流动单元的控制。油层有效厚度及其渗透率是影响储层产能的主要因素,部署井位时,要确保有较大的油层厚度,否则,井的产量不但不高,而且无法保持稳产。对于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储层,部署开发井网时,要优选最优的井排距比和井网形式,确保油藏有较高的整体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与延迟退休和生育率关系相互割裂的传统认知不同,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延迟退休通过削弱祖辈对孙辈的照料支持而降低生育率的路径,将生育率视为内生变量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同时考虑死亡、偏好的影响.本文认为,推迟退休年限和生育率的关系并非线性;生育率随推迟退休年限的提高而递减但递减幅度逐渐减小并趋于收敛.在托幼服务尚不完善的当下,延迟退休政策将可能进一步加剧低生育率危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 ,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以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个人因素、健康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流迁因素对乡—城、城—城低龄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低龄老年流动人口普遍健康,但其就业率特别是城—城低龄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率较低。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和低龄老年流动人口的类型是影响低龄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的主要因素。对此,政府应尽快出台低龄老年人,特别是低龄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的社会支持政策;鼓励体制内企事业单位继续雇佣有专业特长的低龄老年人口,特别是城—城低龄老年流动人口继续就业,以提高低龄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的社会贡献;继续提高低龄老年流动人口,特别是乡—城低龄老年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为乡—城低龄老年流动人口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普遍认为独生父母群体更易陷入理想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的低生育率陷阱,文章基于成渝地区476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聚焦独生父母的生育意愿,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代际支持和文化观念四个维度全面考察独生父母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育观念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转变,当代独生父母选择再生育的最主要原因是“喜爱孩子,子女有伴”,而“养儿防老”观念淡化。同时,独生父母再生育意愿低但有上升潜力,大部分已育独生父母的生育理想和生育行为存在偏差,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和抚养条件的改善均会提升独生父母的再生育意愿。此外,由于机会成本更大,独生父母中女性的生育意愿显著低于男性。基于此,提出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主体从物质条件和生育文化两方面着手提升独生父母再生育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人口学领域重要的宏观人口理论——马尔萨斯人口论、传统人口转变理论以及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人口现象——长期持续低生育率现象,讨论现代人口变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对认识当今中国人口问题的借鉴意义,纠正对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几个错误认识,提出关于人口发展战略的一些建议,即在充分尊重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以平稳发展为目标制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经济学和保险学理论为指导,由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入手,从宏观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对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养育孩子的艰辛、资源有限、认识观念等因素影响人们的生育信心,进而影响生育率。在此情况下,通过提高生育率来缓解我国老龄化现象受诸多条件限制。调节生育率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提高人口生育率并非改善老龄化现象的灵丹妙药,人口稳定发展才是改善老龄化现象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